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680
标签:
教师随笔
谁为他们的未来买单(网友来稿)
河北邢台市葛泉矿学校 翟云斋 刘芳
进入初三以来,我越来越觉得黔驴技穷。自信十三年的教学经验,足够教学中为学生捧出一杯水了吧?可是,我的头越来越大了。 因为要升学率,学校自然就要为学习好有希望的学生开小灶,学习差点的班级自然就成一锅粥了。天气的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支持的,什么样的环境,成什么样的气候。不学的学生成了气候,那真可怕。 当我为了让他们考个好成绩,卖力地为他们做考试准备时,剑课上总会冒出“多考几分对我们有啥用?”晔说“考上学不照样没工作吗?”胆小的在课堂上窃窃私语,胆大的在课堂上大声喧哗。老师声小,他们声就弱;老师声大,他们就跟着声高;老师不说话了,放眼向下看去,“哗”卧倒了一片,有说累了的;有慑于老师的威力不敢说了的;但要他们学点真难。强摁牛头不喝水,拧着鼻子灌,又会给他们呛着。怎么办呢? 再上课时,强每天必去厕所,紧跟着陆陆续续6、7个都要去,一会儿一个要上厕所的声音。憋着学生那一定是老师的责任,学生不学,学不会那帐还是要算到老师头上。他们回来闻闻,满身的烟味,不让他们去厕所,学生说,老师不通人情。考核老师把分打低些。学生岂止是上帝。告领导说,领导说,连个学生也管不住。于是定下严管老师的规定:不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罚款扣分;课堂纪律混乱,老师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罚款扣分;、、、、、、谁为老师的教育买单?教育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老师们觉得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老师的良心,促使我深深地为学生的未来担忧,他们将来怎么办?谁为他们的未来买单?就是不成才,也要让他们成人啊。我觉得现在他们急需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对症方能下药。
先了解学生家庭的现状,从生活实际入手,了解他们的根源。特开展课堂讨论,“未来的打算” 师问:剑,毕业以后打算干什么? 晔:“干什么?卖轮胎呗,他家开着一个轮胎门市。” 师:哦。 师问:晔,你呢? 凡说:“他才不用愁呢,他可以当老板呀。” 师:老板? 凡说:“当然,他家是开大饭店的。” 哦,我开始若有所思了。 “剑,你呢?”我接着问:“别人都有支持的,你不学有出路吗?” 刚说:“磨面呗。他家有几个磨。 哈哈哄堂大笑。我真怕剑受不了,注视着他,剑只低了一下头,就迅速的脸含笑容得抬起头来,那笑是那样的灿烂!为了留着自尊,我决定问那个动作似男孩的飘。我问道:“男生都有靠山,咱女生怎么办?” 飘低下了头,只有不看颜色的剑喊道:“当家庭主妇呗。”有人“嘘”了一声。沉默,全班出奇的静。我不敢再问下去了,我想让他们认识到未来知识的重要性。总结道:经商少知识被骗;经营管理少知识赔钱;从事具体的操作缺知识难以运行;就是简单的养家糊口,挣不到钱,怎么养家?、、、、、、
课下通过了解,原来飘的父母离异了,飘过去学习是相当不错的,我应该早已意识到她的变化了。她在作文里不是多次提到“恨不负责任的男人嘛”我该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理? “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得让他们信任我。为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我把他们分成几种类型,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试制了一个“心理健康状态简便自查表”。本着一定教学生成人的原则,加上语文老师肩负的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责任。根据下列几条打分,以15分为界。有下列情况之一记一分,分越高问题越大。
1、 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 2、 是否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3、 是否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4、 是否被别人认为不机灵。 5、 是否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以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 6、 对别人的不幸是否幸载乐祸。 7、 是否感到厌世。 8、 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 9、 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 10、 遇事是否无所适从。 11 、感情是否容易冲动。 12、 别人是否认为你有神经质。 13、 对别人的批评是否无所谓。 14、是否会被人误解。 15、是否稍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冲。 16 、是否别人请求帮助就会不耐烦。 17、是否会因一点小事就走极端。 18、半夜是否经常听到声响。 19 、是否经常做恶梦。 20 、是否经常感到胆怯和害怕。
根据分数,这样走:第一,心理健康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教知识。第二,心里欠健康的对症下药。1,因家庭条件太好,孩子太放纵的,结合家长。2因家庭过骄,孩子没形,不懂礼貌的,结合家长。3因家庭不和,孩子少管教的,多谈心,多交流。4孩子在家长面前表现好,在学校表现差的,多次磨合。第三、多与学生接触,和他们打成一片。让学生跟我没有距离,消除心理的障碍。从简单的体育活动中,给他们以自信。 我想通过多方努力,让学生走进社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为他们的未来买单,但我总想让他们能听听我的心声,我努力了,我无悔。
标签:
教师随笔
谁为他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背诵《项脊轩志》,课堂指导十要点(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说三道四——也谈教师、学生、家长(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