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师随笔
阅读:299
标签:
教师随笔
孩子的书包沉,还是父母的担子沉
千龙新闻网 2000-12-21 阿良
寻常百姓几乎都是这样:人到中年,如果还没有打出一片天、杀出一条路、闯出一点名堂,就会偃旗息鼓,十分现实的封杀自己孜孜以求的理想与抱负,专事油盐柴米酱醋,照顾家庭,哺育孩子,未展鸿途和未了心愿寄望下一代实现。为了让儿女健康发展、早成大器、出人头地,他们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任劳任怨,甚至不惜砸锅卖铁、借钱贷款,付出的心血,投入的精力,没有做过父母的绝难想象。
有一对年近40的夫妇,妻子有病下岗,生活补助不够看病吃药,一家三口的衣食住行,全盯着当工人的丈夫每月500余元工资。去年夏天,儿子上了初中,正是打底子奠基础的关键时刻,可不敢松懈怠慢,整个家庭运行都是以儿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儿子转:儿子要补脑、儿子要添衣、儿子要买自行车、儿子要进兴趣班、儿子要去夏令营……儿子没有想到的,夫妇俩都已考虑周全,儿子开口,就更是最高指示,夫妇俩极少说个“不”字。
儿子越大,开销越大,脾气越大,他的小脑袋瓜里没有此家彼家之分,总以为天下父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与人攀比,事事要强:学英语,同桌买了复读机,自己也要,还不能比同桌的便宜;学电脑,班上同学家有586,哭着喊着要买一台,其它品牌其它机型都不行;练田径,训练队的伙伴们全是清一色的“阿利达斯”,拉着父母上商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国内名牌连看也不看……
儿子就读的学校和加拿大某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寒假期间要交流相同年级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语言,费用上万元。儿子兴高采烈回家,告诉父母:“老师说加拿大的枫叶很美丽,叫家庭条件许可的同学都举手,我举了,老师也登记了。”夫妇俩委婉的告诉儿子家里真没那个条件,“咱不去那么远,到长城香山玩玩?”儿子不依不饶,“咱们家怎么没条件呀?同学都去,我不去多糗啊。”
省吃俭用一个子儿一个子儿攒下的钱不够支出,反背上一身债。为了消灭赤字,填充窟窿,丈夫8小时以外、节假日期间也要四处找活,拼死拼活的干,妻子则拖着身体,在瑟瑟的寒风中一站数小时,向过往行人散发“房地产资讯”传单,一张收入一两分钱,一天下来不过几块钱,还得避开儿子和儿子同学的眼,以免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窝在心里的愁苦,邻里知、同事知、亲戚朋友知,唯独儿子不知,儿子从小受宠,只道父母朴素节俭是多年的习惯,不晓实是家道艰难,还为父母不常给零花钱而生气。夫妇俩独处时,总是相对潸然——稚子不知爹娘愁啊,人们都说孩子的书包太沉,可它有父母肩上的担子沉吗?
星期日上街,儿子抱怨每次出门不是骑车就是挤公车,不象别人家有靓车,进进出出真是潇洒;又怨母亲穿着老土,不象同学的爸爸妈妈穿金戴银,一身的珠光宝气。娘儿俩挤上车,坐在一起,可是眨眼之间,儿子不见了,找了一个离她远远的座,心高气傲的望着窗外,当母亲的眼泪禁不住“刷”的掉了下来。
标签:
教师随笔
孩子的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亚洲铜
下一篇:
韩寒现象:中国教育自命清高的悲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