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23  
标签:教学论文
从问题到课题
“研究型课程”专题系列讲座教案

第二讲:从“问题”到“课题”

本讲中心

了解“问题”的基本特点,了解“问题”和“课题”的联系和差别,学会准确的陈述课题。

课前安排

1分析“自读练习”中学生的问题,从中发现可作为典型的事例;

2阅读“指导手册”的有关章节及其示范课题;收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若干实例,备用。

3印发讲课提纲;制作powerpoint电脑幻灯片备用。

讲述要点

导言

——界定“问题”“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许多学生在谈到开展研究型课程最困难的问题时,不约而同的写上“发现问题”和“选择课题”。“问题”与“课题”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简单的说:课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爱因斯坦所说的问题,可能指的就是这一类问题。

关于“问题”的认识

——“问题”的“普遍性”

专家告诉我们:“问题是有信息引起的”(田运《思维科学》p51)。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各种信息像大海的浪淘拍击着海岸一样冲击着人们,产生着无穷无尽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是生活在“问题”之中。

(举例:早上起床,饥饿的信息,触发人们“早餐吃什么”的问题;

        古埃及戏剧《阿依达》的上映,触发人们对埃及历史的兴趣,产生问题;

        UFO的频频出没,触发人们“地球外面到底有没有生命”的问题:……)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关于“知识面的圆圈理论”所说的:知识越多,问题越多。

所以,不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问题”,而是我们有没有对问题的敏感。“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强烈欲望,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思维辞典》p221)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好奇心”的丧失,对于个人来讲,是停滞的开始;对人类来讲,是堕落的源头。

——“问题”的“客观性”

“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但其根源依然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见《高级中学课本·思想政治(高一年级)》)。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思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即使那些幻想的问题)。

(举例:外来词语的大量出现,引起了杨浦中学学生的注意,产生了问题;

        背书包上学,有几种背法?怎样背才更好?

        校服为什么有同学不喜欢?

        外星生命的存在?……)

·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过程中,不能忽略异常现象,因为这也是客观事实。

(举例:语文书第十三课上“燃素说”等例子。……)

·对现实事物的不断观察是能否“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的关键。

(从上面“问题意识”和“问题的异常性”角度略讲)

——“问题”的“层次性”

“问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通过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有它的“层次性”。

·问题的构成要素:

一般说来,构成“问题”的要素有:目标、条件、障碍

目标——表明问题解决的对象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程度?即“任务结束时的状态”。

条件——面临“问题”,你已经拥有主客观条件如何?(如:知识准备、客观条件……)

障碍——面临“问题”,你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有无解决途径?

(举例:引用“杨浦高级中学的实例”)

·问题的分类:

一般的问题:目标明确单纯、条件充分、无障碍或障碍不大。不需做多大努力就能解决

较难的问题:目标明确、条件充分、但有一定障碍。需要做一定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需研究的问题:目标较明确、有条件基础,障碍较大。需用新的信息或重组信息来解决

(举例:见上文的例子)

·具体怎样提问题才好呢?

“指导手册”p11~12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分法有它的道理。

提醒学生注意:三种提法的解决方法不同,所以应注意考虑“条件”和“障碍”问题。

“是什么”——查找资料、现场观察为主——找

“为什么”——设计方案、重做解释为主——验

“怎么办”——全面思考、提出对策为主——做

课题——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课题”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从语义上看:《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

[问题] 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课题] 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

从实际情况看:课题总是表现为或者还原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举例:用“指导手册”p14的课题陈述的例子)

从“问题的层次性”的分析来看:所有“问题”中确实有所不同。

——从“问题”中筛选“课题”的原则

·实际需要原则

这里的实际需要来源于“问题”的客观性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高中学生的课题的“实际需要”与科学家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差距。“研究型课程”重过程、重方法、重体验的特点决定了在考虑“实际需要”时,不一定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而是从我们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

·可研究性原则

这是从“问题”的普遍性、层次性角度提出的原则。包含两个层面:

其一,“一般的问题”,由于太简单,没有必要去研究,不值得花时间、精力。


展开全文阅读
其二,一些不可能产生结果的问题,例如

〉没有解答可能的问题(如:最后一只恐龙的诞生日)

〉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如:3000年11月5日上海天气怎样)

〉可以产生无穷辩驳的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没有必要去花费时间、精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类没有“可研究性”的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变成有“可研究性”的(如“早餐问题”),衡量标准依然是:目标、条件、障碍。

·量力而行原则

因为课题研究,不仅要有热情,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主要表现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

主观条件——知识准备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其他相关条件(主要如学习精力等)

客观条件——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见书上p15)

——怎样选择和确定“课题”

建议:做好前期准备——通过初步思考、阅读有关资料、多方设想提问

      听取专家意见——初步确定方向后,多请教老师

      写好开题报告——即“研究计划”(见p6的样本)

陈述“问题”与“课题”应注意的问题

——陈述课题的意义

明确研究课题的中心、方向。

——好的“陈述”应遵循的原则:

·选准焦点定方向

·范围明确可操作

·简洁明了合规范

(详见“指导手册”p14的例子)

(扩展介绍:市二中学“校服与中学生形象”课题的立题过程:见《上海教育科研》2000第3期。“时装与品牌”→“时装品牌与个人形象”→“校服与中学生形象”)

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上一讲作业提出的问题中,选择1~2项改造成“课题”

标签:教学论文 从问题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研究型课程”专题系列讲座教案
下一篇:荔枝(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