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120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秋天
秋天
何其芳
作者:曾婧莉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体会诗的意境;体会炼字的传神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心身边事物的感情。
3.写作目标:诗歌的改写、仿写练习
教学重点:(能力目标)体会诗的意境;体会炼字的传神
教学难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关心身边事物的感情
教学方式:自主 探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渲染诗意氛围
玫瑰说:我用芳香点缀春天的怡人。
浪花说:我用奔腾挥洒夏天的热烈。
谷穗说:我用低垂昭示秋天的内涵。
白雪说:我用纯洁阐释冬天的胸怀。
那么,秋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对,丰收!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何其芳的《秋天》,看他笔下描绘的“秋天丰收图”是什么样的?(问题激趣)
二.整体感知 画面美
1.作者简介(五方面识记)
(人)原名何永芳 (地)四川万县 (时)现代 (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作)诗集《预言》 散文集《画梦录》
2.初读 正音
丁丁(zhēng) 肥硕(shuò) 鳊(biān)鱼 乌桕(jiù)
寥(liáo)阔 枯涸(hé) 清冽(liè) 梦寐(mèi)
明确:全诗三小节,呈现三幅诗情画意的图画。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加小标题
1)自由发言 老师:点拨 指导
生:农家丰收图
师: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是“农家”丰收?
生:“肥硕的瓜果”。
师:好,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词。其他同学呢,找到新证据了没?
生:有“镰刀”
生:还有“稻香”
师:恩,不错,是秋天乡村才有的景物。
生:“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最后一句直接说出来了。
师:看的很仔细,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节诗的结构是
“分——总”。那另外两节是不是呢?
生:都是最后一句总结。
师:根据这些句子快速的拟个标题。
生:“渔家打鱼图”“渔船归泊图” “渔家丰收图”
生:“草原丰收图”
师:那这都分别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情呢? 可以拟什么题目?
生:第一节是秋天的早晨,“清晨”“秋天”直接有时间词。
生:第二节也是秋天的早晨,从“冷雾” “白霜”可以知道。
生:“秋晨农舍图” “霜晨归泊图”
师:第三节稍微难了点,“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夜的香与热“呢?
生:要结合上一句理解,“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肯定夏天有人吹笛子,到秋天笛子声消失了,牧羊女开始怀念,夏天的记忆是很美好的,所以是香的,热的。写夏天就是要表明牧羊女的思念,而秋天紧接着夏天而来,依然很美好,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
师:结合语境理解,说的有理。
生:夏天本来就热,至于香,可以是花香,夏天植物都长得很茂盛,然后牧羊女回忆的时候连笛子的声音也是热的香的。
生:写夏天是为了突出秋天,夏天辛勤劳动很辛苦,秋天可以丰收了,心情愉快。她看到了秋天在农家和渔船上的丰收美景,沉醉在秋天里,
师:哦,牧羊女是被美丽秋景,丰收喜悦的巨大幸福陶醉了。能把三幅图联系起来思考,很好。这一节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牧羊女,可以拟“秋天牧羊女图”、 “少女丰收图”
师:我们看看其他两节主人公是谁?还可以拟什么题?
生:“农民丰收图 ” “渔民丰收图”
师:三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生:对秋天的喜爱。
生:赞美秋天。
2)总结 归纳
拟标题的方法
A、画面中的地点作题
如:“农家丰收图” “渔船丰收图” “草原丰收图”
B、画面中的时间作题
如:“秋晨农舍图” “霜晨归泊图”
C、画面中的主人公作题
如:“农民丰收图 ” “渔民丰收图” “少女丰收图”
D、画面中主要描写对象作题,巧用修辞
如:“农家栖息的秋” “渔船游戏的秋” “眼眸熟睡的秋”
(教师点评:D组最佳。抓住每一节最后总结性的诗句,既概括内容,又明确主题,真谓“画龙点睛”。另外,巧用原诗中的词语重组,巧用拟人手法,承袭原诗风格,可谓“事半功倍”!
展开全文阅读
三.作业
仿歌曲《春天在哪里》,根据诗歌《秋天》,改写成《秋天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秋天在哪里》赛歌(目的:1.检查作业 2.激发仿写兴趣)
学生甲:“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欢声笑语的农家里:飘满了稻香呀,堆满了瓜果,还有那伐木的丁丁丁……”
学生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镀金边的渔船里:撒圆了鱼网呀,收满了鳊鱼,还有那浪花笑得啦啦啦……”
学生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少女明媚的眼睛里:寥阔的草原呀,清冽的小溪,还有那竹笛声儿嘀嘀嘀……”
二.再读诗歌,析美感
1.大家 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儿写的最美?
生:“伐木声飘出幽谷”,“飘”从听觉,写出了声音的轻快,心情的愉快。
师:同时也衬托了早晨的静和山谷的幽。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还有蟋蟀声,木笛声,流水声……
师:还可以用其他哪些感觉器官去体会美?
生:“稻香”从味觉,暗示稻子成熟,秋天的丰收。“夏夜的香”是少女梦中的秋。
生:还有视觉,看到了露珠,瓜果,鱼网,牛,少女……
师:作者调动多个感觉器官,给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立体美。
生:我认为“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美。因为“饱 食” “栖息” “游戏” “梦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写出了秋的丰收之景 。将看不见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轻松、安静的感觉。
师:这些词到底美在何处?
生:“饱食”暗示了庄稼的丰收。
生:“栖息”形象的写出农家一派丰收景象。
生:秋天像和船在游戏嬉戏,把小船吹来吹去,像小孩在和大人闹着玩儿。
生:“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又喜又羞。
生: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所以对牧羊女来说也是盼望已久的。好不容易才盼到秋天,牧羊女感到很美好,就说是“梦寐”。
师:应该联系上下文在想想,牧羊女的还“梦寐”什么?
生:少女还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
师:这个“梦寐”应是牧羊女在思恋人。我们读出了她对美好秋天
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
师:还用了什么修辞?
生:“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句好。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青鳊鱼比作乌桕叶,形象生动。
师: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呢?看注释。乌桕的叶子形状略呈菱形,还有秋天会变成红色,在水里看应该很像鱼。
2.总结 归纳
美在声音:露珠震落的“滴答”声,伐木飘出的“丁丁”声,开心,爽朗的笑语声,婉转,清脆的木笛声……交织成一曲“秋之歌”。
美在动作:撒网的干脆,收网的利索,摇船的轻快……挥洒着一支“秋之舞”。
美在神态:欣然的笑脸,忘我的陶醉,热切的痴迷……溢动着一段“秋之情”。
美在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凝练的语句……编织成绮丽的“秋之梦”。
你来 试一试
美在颜色……
美在形状……
美在味道……
四.作业
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欣赏不同人眼中异彩纷呈的秋
2.试写《我眼中的秋》
(要求:1.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最大限度的用本课所学的好词好句。
《秋天》教案
曾婧莉
石家庄市八十中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秋天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苏教版八(上)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下一篇:
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