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55  
标签:教师随笔
2006教育六大看点(教师中心稿)
热点―― 

  港校热 春风乍起 

  今年,“港校热”刮起一阵旋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8所高校在我国内地多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批录取的重点高校名单,其余6所高校则自主招生。 

  尽管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仅招1000多人,报名者却达数万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一些成绩优异的毕业生,不再把内地名校作为唯一选择。而香港高校独特的面试招生方式和开放式的讨论话题,也让人们领教了人才选拔的“香港特色”。由于香港高校的风头甚劲,直接与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抢生源,“谁是一流大学”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高教界一时“风云四起”。 

  点评:香港的大学来内地招生,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内地多年一贯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究竟谁是一流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种大学制度之间的竞争和借鉴,将提升内地和香港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从这一点来说,在“港校热”中受益的,决不仅仅是内地考生,也不仅仅是香港的大学。 

  亮点―― 

  代偿制度 情注西部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2006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决定从今年开始,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 

  在全国实施“代偿制度”之前,湖北省已经先前迈出了一步。湖北省规定,对自愿到全省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任教的大学生,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的,由省教育厅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奖励,用于偿还助学贷款。3年来,已有1000多名大学生奔赴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点评: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反映在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上。如何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而走出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这需要毕业生调整心态,也需要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引导。“代偿制度”的实施,在完善高校资助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可谓一举多得。 

  着力点—— 

  职业教育 “百亿工程” 

  2006年,职业教育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超过以往。“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将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这是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首次巨额投入。 

  国家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预计为25亿元;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将安排40亿元,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目前正共同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教育部出台政策,在全国107所职业学校试点半工半读制度;中央还将对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投入经费。 

  点评:中央财政把这么多钱投向职业教育,对于中国职业教育而言,可谓雪中送炭。有了资金投入,有了政策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助推力。职业教育眼下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所作为,在提高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难点―― 

  高考改革 “破冰”前行 

  今年初,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经过两所高校自主命题考试和高考,共有500多名考生被录取。其中复旦大学的200多名学生不按专业录取,而是统一被新生学院录取。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招生改革“是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改革能否保证公平、公正。 

  教育部批准了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4个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江苏省的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已上报教育部,正在论证中。这5个省区都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省份,因而,他们的高考改革格外引人注目。 

  点评:其实,高校招生和考试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一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弊端多多,早已成为选拔创新人才的桎梏。但高考究竟应当怎样改,人们却始终难以达成共识。不少人认为,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不是最坏的制度,改得不好还不如不改。复旦、上海交大的改革虽然涉及面不大,而且引起不少意见和争议,但这种“破冰之举”的意义值得肯定和重视。 

  焦点―― 

  高教质量 防止“虚胖” 

  年底,一则有关研究生报名的消息引起人们关注:目前,有128.2万人报名参加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多年以十余万计增长后增速放缓。 

  5月19日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当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年年攀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2年的15%,继而上升到2005年的21%。我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扩招是应人民群众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之需,然而,连年大幅扩招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显现。暂不说大学生就业难,今年以来西安等地出现的大批量大学生因考试不合格而劝退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 

  点评:单纯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就像人一味地长高长胖并不意味着强壮。在高等教育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确实是明智之举。只有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轨道。 


展开全文阅读
  薄弱点―― 

  校园安全 敲响警钟 

  11月2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以学校安全工作为重点,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而在此之前不久,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件,致使6名学生死亡,90余人受伤受惊吓住院。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黑龙江省双城市一辆满载小学生的非法“校车”发生坠桥翻车事故,8名小学生不幸身亡,39人受伤。12月4日晚,山西省蒲县蒲城镇南曜村教学点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6名小学生被夺去宝贵的生命。 

  为了切实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安全,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日前开始实施。但愿,孩子们每天都能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点评:中央三令五申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而学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却接连不断、令人痛心。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管理上。学校管理中的种种弊端和疏漏,已成为影响校园稳定的关键因素。呵护学生生命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政府部门没理由敷衍推诿,社会各界也不应漠然视之!

标签:教师随笔 2006教育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大语文”与创新思维训练(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影响学习的质量的诸因素浅析(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