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35
标签:
教学论文
用媒体 提效率 促素质 ──泛谈电视录像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老师、学生和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伴着教学过程而出现的媒体,是指教师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以及学生向教师借以反馈的载体,通常称为教学媒体。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基本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去完成教学工作,这种传统化、常规化媒体教学一直占统治地位,久之,当然枯燥乏味,令人生厌,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技术媒体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类电子技术媒体,一般称之为现代教学媒体,或直接称为电化教学媒体。电化教学媒体一般包括影、幻灯教学,电视录像、电影教学,闭路电视教学,语言实验室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国家、社会对教育投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添置了上述电化教学设备,如“四机一幕”纷纷进入教室等,其中,投影和幻灯教学因为能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视觉形象,操作简便,方便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弱点,和传统教学媒体并无本质区别。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电化教学的高级形式,是电化媒体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在目前条件下,因学校财力的限制,电脑软件、师资力量的缺乏,一时无法在中小学普及。
比较而言,电视录像媒体在中小学电化教学中却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及幻灯、投影媒体教学相比,它是一种较高级、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媒体:视听并用,动静结合,操作简单,灵活多样。
首先,它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容易引起学生审美愉悦。最能发挥语文教学那种纵横开阖、挥洒自如的特点。
其次,它突破了传统媒体那样以听觉为主的单一灌输方式,而以视觉为主,视听并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记忆效能,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需要大量记忆材料的,以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教学,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以下二表所示:
表一: 关于学生比率的研究
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味觉
比率 83% 11% 3.5% 1.5% 1%
表一可见: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所起作用最大,采用电视录像媒体教学可以使上述研究成果有效地体现出来,能使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
表二:关于学习知识比率和记忆的研究
统计内容 视觉 听觉 视听并用
学习比率 83% 11% 79.4%
记忆比率 (三小时之后) 70% 60% 90%
记忆比率 (三天之后) 40% 15% 75%
从表二可见:以视觉和视听并用为主的电视录像媒体教学能获得最佳的记忆和学习效果,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再次,电视录像媒体教学也有利于减轻语文教师的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密度,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美好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为此,必须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充分利用视、听等感觉,有针对性地使学习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充实、最具体的经验,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1999年8月9日星期一用什么教学手段去实现上述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因笔者所在中学,在电化教学设备方面舍得投入,每个教室都配备一台25寸彩电,录像机,在平时注意搜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电视录像资料,利用管理学校电教设备方面的有利条件,尝试把电视录像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经过几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体会到合理地运用电视录像媒体教学实在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活用电视录像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运用电影录像媒体,学生在学习时,能调动视、听等感觉,刚开始可能是被动、短暂的,但如经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手、脑、眼、耳并用的能力就能会提高。从语文教学角度看,他们的听、说、读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如在教每一单元都有附录的古诗词诵读时,就可以播放一段中外诗歌朗诵晚会上的选段,等于把最好的教师请来教学生,大师们的充满激情的朗诵,可谓是音形兼备,神采飞扬。在艺术享受的同时,让学生模仿、学习大师们对诗歌朗诵时对语调、语气的处理,表情、动作合理的运用,多加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再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中间穿插电视连续剧《水浒》中有关镜头,不仅化静为动,通过电视艺术的略显夸张处理,鲁提辖的“醋钵儿”般大小拳头特写充塞着整个电视画面,那快如疾风、雷霆万钧的三拳,打得多么地痛快淋漓啊!鲁提辖的疾恶如仇,刚强勇猛的高大的英雄形象深深镌刻在生心的之脑海中,挥之难去。之后,更可以使用电视静音的技巧,让学生当一回讲书先生,复述课文内容。这种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复述,要求学生随时对复述的内容、详略及说话的情态作出快速调节,努力使复述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具体情境。对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很有好处。再如教《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课时,也可以采用配音的方法,留图象,消原声,看字幕,在课堂上让两位学生扮曹操和刘备,有表情的配音,使学生通过看(看图像)、听(听配音)、想(联想、想像),回味文章在人物语言描写方面的妙处,加深对人物语言和性格的理解。这种训练同样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掌握,培养其语文能力。
二、借用电视录像媒体,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就要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当然这种审美观的形成不是轻易靠说教就能培养的。我们可以凭借电视录像媒体在再现方面的独有优势,依媒设景,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境,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经长期的潜移默化地熏陶,达到目的。
展开全文阅读
如我们在教《长江之歌》时,平时一般都单纯采用朗读、分析课文的方法(当然也是必要的),在使学生体验崇高的美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效果不显著,但如果我们借助电视录像媒体手段,在学生朗读、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播放一段《话说长江》的片头录像,就会起到强化审美效果的刺激作用,电视镜头推出的高耸入云、绵延起伏的雪山,一泻千里、奔腾壮阔的长江……配以那激越深沉、悦耳动人的音乐……所有这一切,无不使学生“入镜”(也就是进入镜头所提供的信息因素和音乐之中),不但印证并突破了学生经验图象的既成模式,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知觉意识的注意兴趣,把他们吸引到审美接受活动中来,体验到了一种情景交流的美感的愉悦,于是那种依恋长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崇高爱国主义激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如果学生再面对镜头,高声朗诵或歌唱《长江之歌》,不仅很快记住歌词内容(在不经意之中完成了背诵的任务),而且那种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久远回荡着……
我们在教抒情散文、诗歌时,也都可适当地运用电视录像媒体,创设美的情境,调动学生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体验、去领会,用感受补充甚至代替语言,把录像媒体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陶冶美好的情操,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三、巧用电视录像媒体,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授写作课时,一般总是在口头上大讲特讲观察的重要性、如何去观察等等,却忽略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口头传授的,而要在实际的情境练就,如果巧妙运用电视录像媒体,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如在教学生如何写一个景物片断时,可以用摄像机拍下湖滨公园的大榕树或玉海广场的一角的几组静止镜头。一边播放,一边解说:怎样用多角度、多次序去观察,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去观察等等。还可以进一步播放一些活动场面的录像,如拔河活动、学自行车大扫除等场面的镜头,培养学生观察动态过程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东西容易死记硬背,造成想像力很贫乏,我们可以巧用电视录像媒体,在学生学完一篇文章之后,首先让他们想像文章的内容、,生动的细节,想像把情节还原成生活将会怎样 …… 然后播放录像,加以印证,并不断调整。现在电视台常播放的电视散文就是很好的训练材料,如《小桔灯》、《春》、《绿》等,课内和课外录像资料相结合使用,学生的想像力必将会得到提高。
在运用电视录像媒体教学时,当然,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审美观在形成,思维的发展,三方面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不过在具体地操作过程中有所侧重而已。
电视录像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广大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课题,教师在实施时,要避免过分依赖,切忌不顾学生实际情况,机械地死板地动用录像媒体教学,采用电教媒体学生 教师三方互动这一电化教学模式较为理想。另外,录像媒体毕竟只是教师诸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用时要适可而止,否则,就可能走向反面了。
标签:
教学论文
用媒体 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加强“说”的训练 提高“写”的质量
下一篇:
不要让学生戴着镣铐作文——兼评近几年高考作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