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896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2.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3.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教学难点: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水,清澈得纤毫毕现,宁静得微波不兴;它的山,一年四季总是浓得化不开的碧绿;好山好水造化出众多天使般的妙人儿,或是一把花伞,或是一领飘逸的筒裙,万种风情,迫面而来。请大家猜猜看:这是哪里?(学生答:西双版纳)对了,今天我们大家运气不错,有幸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旅游栏目《精彩中国》做客,主持人李舵将带我们走进旅游直播间,一起欣赏这个被称为“金孔雀故乡”的理想而神奇的沃土——西双版纳。
二、主持人开场白:
设问: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西双版纳给李舵留下的总体印象?
学生:美丽、神奇秀丽。
老师:“美丽”简洁意赅,开门见山,印象直接,点出了西双版纳的特点;“神奇秀丽”用在文章开头的一段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在全文中起到了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的作用。
三、景点展览馆:
设问:下面请大家边走边看,随着主持人李舵的脚步,到景点展览馆,看看这里向我们展示了西双版纳哪些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
学生:自然风光:望天树、热带雨林、野象谷、傣寨水、……。风土人情:傣家竹楼、热情好客的傣家人、大象表演、打谷子、泼水节、在河里玩耍洗澡、傣家寺庙、修行当和尚、关门节、开门节、傣家少女能歌善舞、竹楼一角摆放新棺材 ……。
(展示图片)
过渡语:如果说自然风光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
四、景点品味馆:看来大家都有一双慧眼,发现了版纳许多风景习俗的外在美,下面我们再到景点品味馆,具体品味一下这些景色与风俗的内在美,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进行诵读,说说你喜欢(关键字词句)的理由。
可参考下列句式,其他赏析方式亦可。
我很喜欢文中的哪一段,其中的 (词语,句子皆可),因为我觉得 。(可从语言、修辞、句式、感情等方面加以品析)
示例: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赏析:我很喜欢第一段其中的“神奇秀丽”,我觉得作者用此词来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文中的“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
学生再读课文,作批注,同桌交流。
总结语言特色:选用恰当的词语,鲜明形象,富有感情色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生动传神。
五、景点探究馆:
设问:走出了品味馆,我们走入景点探究馆,可以发现这个馆列有五个小标题——《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这是对刚刚欣赏过的版纳风光习俗的概括,你觉得这五个小标题用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是为什么?你能拟一个比它更好的标题吗?
示例指导:“高高望天树”这个标题有好有不足,好在“高高”二字指出了望天树的特征,更隐含了作者的喜爱、仰慕等感情,不足在这部分内容似乎只有第一段写了望天树,第二、三、四段都与望天树无关,不足以概括这部分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小标题自己先思考,再四人小组简单讨论交流一下,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发言。
六、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在旅游直播间,在主持人李舵的带领下,了解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相信同学们一定也像李舵一样对版纳心驰神往。
七、景点体验馆(可做作业):在西双版纳,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生的,无论你是自愿还是被动无意,版纳的美与你耳鬓厮磨,步步相随,下面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利用自己课前查找的有关西双版纳的其它景物,运用学过的写景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拟出要点,加进自己的语句,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族风情。每一个景点需提供以下内容,包括:
自拟与前面小标题结构对称的小标题;
景点魅力口号;
概况描述不少于50字。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
《落日的幻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