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256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感情,学会欣赏诗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离别情感,体验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意象的品味与朗读;把握诗情。
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诗歌意向的把握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朗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合作与探究,找到走进诗歌的尽可能多的突破口。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
一 导入新课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种情感经常被诗人表达,比如下列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学习表达离别的一首现代诗《再别康桥》。
二 作者及背景(多媒体展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诗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康桥又名剑桥,英格兰的一座城市,临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1920——1922年,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剑桥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自由的探讨空气,使徐志摩精神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观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剑桥是诗人梦想开始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园。1928年徐志摩重游康桥。在一个晴明的下午,是人怀着激动地心情,悄悄来到康桥,没有见到自己的朋友,只有熟悉的康桥在静静的等待着他。于是,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得图景,如梦一般在眼前展现。在乘船返回祖国的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诗人用诗句写下这次重游的感受。
三 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 读准字音
荇 篙 溯 斑斓 笙箫
2 学生自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3 整体朗读把握,同学互读互评。
4小组朗读并推荐,朗读展示,学生点评。
5学生推荐,配乐朗读。
6 听课件朗读并进行想象。
四 合作探究,走进诗歌。
1 品味意象
诗人常用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我们把负载着作者感情的事物称作意象。在诗中,作者选取了一些美的意象来代表康桥,表达情感,你喜欢哪一意象?和同学交流探讨,建议采用“我喜欢( )小节,因为诗句运用( )的写法(修辞),写出了(表达了)( )”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理解或体验。
2体会诗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一般的离情是牵手顿足,柔肠寸断。而本诗所表达的离情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如果本诗也有离别的忧愁的话,你是如何体验到的?
五 体会“三美”,学会欣赏。
1 在我国诗歌史上,新月派诗人主张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你是如何理解这“三美”的?你能结合本诗来做一点分析吗?
2 读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诗《沙扬娜拉》,任选一个角度来谈谈诗歌的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温柔
沙扬娜拉
六 感受离别,珍藏真情。
学生唱表达离别的歌曲,听课件音乐《故乡的云》,分别谈谈听出了什么。
七 结束课时,布置作业。
听课件录音,试着跟着背诵。
课外阅读一首与本诗格调相近的诗歌。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留恋 迷醉
淡淡的哀愁
“三美”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金岳霖先生说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人教必修高中90个必考文言实词(上)(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