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239
标签:
教学论文
抓好起承转合提升散文品位
江苏省兴化中学 陆明泉
不少同学写作散文时都注意抓好开头和结尾,中间几段用概括段意的语句最好是句式相同的语句领起。作为应试作文,这样写,确实比较容易操作,并且比较容易迎合阅卷老师的心理。但是,这样不是会造成新的“八股文”吗?而且,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过分注重它的功利性,势必会削弱它的文学性。我以为散文与另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是相通的,散文是扩展了的诗歌,而诗歌则是浓缩了的散文。诗歌强调起承转合,散文也如此。
先看古代散文名作《石钟山记》的结构。开头引《水经注》中的一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领起全文,接着写“人常疑之”的郦元之说及“余尤疑之”的李渤之说,并进一步写自己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而得出的命名原因——这是“承”。然后由对苏迈所说的“古之人不余欺也”一“转”,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著名论断。最后在分析开头两种说法的基础上,总结全篇:“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此为“合”。
再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的结构。开头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是“起”。于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欣赏恬静幽美朦胧迷人的“荷塘”“月色”美景——这是“承”。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最后,文章巧妙一“合”:“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全文共七节,课文节选了其中的第一、二两节。尽管篇幅很长,但课文同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第一节开头提到地坛,是“起”。接下来写自己瘫痪之后逃避到地坛,以及因此获得的对生命的感悟,这是“承”。第二节开头用一句“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自然引出母亲当年对自己的关心与担心,从节选部分看,这是“转”,由写“我与地坛”转而写“我与母亲”。最后写“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将“我”“地坛”“母亲”三者绾合,这是“合”。
通过上文的简要分析,我们发现,优秀的散文大都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散文写作如果能注意到起承转合,就会浮想联翩,神游八荒,思接千载,充分体现“形散神凝”的特点。散文写作如果能注意到起承转合,就会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符合“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审美要求。散文写作如果能注意到起承转合,就会开阖有度,流转自然,富有韵味,给人以不尽的美感。总之,如果能做到起承转合,必会逐渐摆脱“学生腔”,大大提升散文的品位。
做到起承转合,关键是抓好“转”字。
从内容上说,不能是前文内容也就是“承”的部分的直线延续,而应有所“转移”或“转变”。可以宕开一笔,由此及彼,如朱自清由描写荷塘月色的美景转到写惦念江南,如史铁生由写“我与地坛”转到写“我与母亲”。也可以向纵深挖掘,揭示道理,如苏轼由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探究,上升到“事非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高度;再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由自己的游历经过,转而写“志”“力”与“物”三者的关系。这两大散文名家的散文名作,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透过现象分析蕴含的本质,自然非一般的游记散文可比。还可以正面相承,反面立意,如聂绀弩的《我若为王》,先极言“我若为王”之后的种种荣光,后由对带来这种种荣光的原因探究而“恍然大悟”:“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从反面揭示出种种荣光的实质。
从思维上说,“转”的部分必须是前文内容的自然流转。正如佘树森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所言,写作者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而洞察其中的真谛和生命,并从仪态错综中发现事物间复杂、隐曲而又独特的联系点”。只有抓住事物间的联系,才会“转”得自然妥贴,给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审美愉悦,从而打通“由‘平凡处所’通向那‘极乐世界’的幽邃的大门”,把读者“带入其中,出其不意地领略到那里的无限风光”。
从篇幅上说,“转”的部分不宜太长。短小,才更显得突出,才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与“鹤立鸡群”具有同样的效果;短小,才更集中,才更能在“承”的基础上有力地表情达意。所以,“转”的部分,或寥寥数笔,发散开去,让人回味,如《荷塘月色》;或三言两语,揭示主旨,引人思考,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我若为王》等。
当然,“起承转合”仍属于写作技法的层面,写好散文的根本还在于写作者有生活、会思考,但如果已具有写散文的基础,抓好“起承转合”无疑是会大大提升散文的品位的。(正文字数:1861字)
(发表于《新高考》2008年第一期)
标签:
教学论文
抓好起承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试说材料和观点的“水乳交融”
下一篇:
散文阅读“三要”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