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学生随笔
阅读:344  
标签:学生随笔
试论诗歌作品的修改及其原因(原创)(选修)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工具”。诗作者一般都要把构思的内容表现出来,而且表现成“写的语言”或“目治语言”,然后进行语言文字的修改。精炼语言,或提炼语言,这就是诗歌的修改。修改有多有少,其根本原因是许多人只注重的外观的文字符号,而忽视了在构思活动中,思维的损伤和度或中断的后果,即创作受到阻碍等重要的原因。下面就语言本身及创作阻碍两个方面,对诗歌的修改及原因作简单的叙述。

在语言上,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1现代汉语已发展了七十余年,人们的习惯语言都以白话的普通话作证常的思维语言习惯,创作已用此来表现。但许多诗作者初写诗却常用半文半言半现代汉语以及常用较多的单音节之词,或生造语词,代汉语诗歌的创作语言欠自然、朴实、流畅。这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如“有一把雨烂你为泥”(选自初学者诗作,下同)“烂”,现代汉语是形容词,一般都配搭一些字组成词,如“烂泥”有用好,反而弄巧成拙,语句就显得别扭。又如有作者把“秋波”→“眼波”,想别出所裁却生造词语,使诗句难堪。再如“有的喜在家里转来转去”,“喜”即“喜欢”“喜爱”等,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化发展中,单音节词多向双音节词变化。写现代诗,应该用现代汉语语法,才能更好地表达内容。

2初学写诗的作者,自己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在诗歌创作中,没有注意到诗句造成了“概念性”太重,这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因为,诗歌创作是意象思维自然流动的创作过程。

例:“点缀化妆/小心飘翼/偷偷摸摸,”可见这几句全是一些概念组合而却使诗句无意象的流露。这就缺乏了一定的艺术力。

3“虚实”比例搭配不当和意象重复

把世界分为“意识世界”和“物质世界”,前者的语言文字称为“虚词”,后者为“实词”。因诗歌不能忽视“意象”的表现,但有的诗歌全是“虚”的语言文字,如2中的例子就是“虚”的语言文字太多,成了“概念”化的而无意象的诗了,有的则“太实”,意象重复,如一写与“打扮”的诗:“昨天她鲜艳得象一朵花/今天鲜花好似枯萎了”。“鲜艳”改为“开放”的过程,表现人之美,则意象重复。所以,把“鲜艳”改为“开放”,“鲜花”删去,这样“虚实”结合有了适当的比例,诗句会变得自然、流畅,也有了一定的诗味。

这种诗歌,作者应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即作者化为创作主体,阅读主体反复审视自己的作品,就会自然感司和体味的。

4诗歌语句表达的语言义不够、作者不应该站出来,直接地表现读者身份的感叹和抒情。

诗歌的语言要精炼、含蓄,但不是半文言半现代语,让人捉摸不透;或只写半句,丢一半句,让人去猜迷,而晦涩难懂。而是说诗歌的语言朴实、干净而内涵丰富。读者读作品如挤海绵一样,艺术力自然在阅读时流露出来。但诗歌不等于说明文,一清二楚地把内容外露给读者的,而是隐藏在诗句的意象内或诗句的词语的流动过程里。例如:“我写马路和公共汽车”可改为“公路如公共汽车一样/很拥挤”,因人多车少→拥挤,公路窄、烂而车多→拥挤,作者以此跳跃开去,读者也会明白其内涵的。诗歌忌讳作者替读者发表感叹或抒情的,例:“你多美呀/你多伟大!”作者只有把“美”、“伟大”表现足的,例:“你多美呀/你多伟大!”作者只有把“美”、“伟大”表现足够了,读者才会感悟其“美”、“伟大”,不需作者这样表露情感。

以上主要是从语言角度谈诗歌的修改及其原因,当然原因还有许多,在此不必多叙。

我认为诗歌修改的原因,很重要的在于创作受到阻碍,即创作思维受到撞伤或中断的结果。

1开篇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因此,作者的创作思维在意识过程的“内部语言”,往往与“原”语言形成分裂状况,还外加外界意识的挤压,从而思维难于还原。这种潜在意识思维的损伤在于作者库存的文字、词汇莫法表达所触及的内容,形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伤情绪,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由。这样,诗句修改的存在就留下了潜在因素了。

同时,在构思过程里,作者的思维突然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创作受到破坏,或中断或停止,随后弥补,也难无斧凿的“痕迹”,所以相对的“静”对于创作是有利的原因。

另外,作者观察、了解生活不够,这更是影响创作思维的根本因素。不然,只能空想,内容则不能反映社会生活,人的心灵。所以创作思维就不能正常地进行语言来表达程序,诗歌就缺乏艺术力。

2、避免以上原因,要求作者深入观察、深入生活,审视人的灵魂,提高文化知识的素质修养。作者在构思时,则赋予联想的手段,展开比喻想象力的翅膀,然后处于“静”的创作心态,即自我控制内心情绪,创作才能进行自然,当然,这是很难办到的。可以贮积有关的诗句在意识里,然后由此展开,触及生活、心灵,再进行推敲、琢磨,从而以“时空距离”后再表现出来。古人说:“要有感而发”就是这个道理。“诗”不是硬“挤”的。“诗,志也”则反映了人的内心灵魂之所在。

总之,由于篇幅有限,这点没有深入,待作者、读者去感悟、体验。这个方面称为诗创作的“内部修改”。

 
标签:学生随笔 试论诗歌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犟龟》(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图形分析法试探(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