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98
标签:
教学论文
落实新课改,阅读要先行(人教版)
2007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之内实施高中新课改,笔者有幸执教高一年级。一年多来,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在教学中,老酒新装的时候有,彷徨苦闷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有,有成就收获的时候亦有。最终觉得,语文新科改要落实,阅读必须放在首位。
一、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来看,必须重视阅读。
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性来看,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
标准(实验)》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性质的确认上,承认工具性的同时,又承认了人文性。
2、从高中语文课程理念来看,对阅读提出了更有利的挑战。在课程目标的设计
上,除了强调“知识与能力”,还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这些要求不是凭借老师的课堂就能够实现的,它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来逐渐实现。而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便是阅读。
3、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的模块设计来看,对阅读明确提出了要求。其中明确
提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能力……”“发展独立阅读的“注重个性化阅读”等等一系列要求。对阅读的大致内容、方法、目标、能力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
4、从“名著导读”这一模块的设计来看,对阅读的内容做到了具体化、量化。
在必修的5个模块中,共安排了10部古今中外的名著阅读。这就表明已经对高中生的阅读有了最小阅读数量的明确限制。
二、从学生的现状来看,必须要注重阅读。
高中生,已经过了将近10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培养了自己阅读兴趣和方向,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这些对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未必是有益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阅读不仅要抓,而且要着重抓,要有针对性地抓,改变不良阅读习惯,养成一生受用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近十年的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存在下列误区:
1、在阅读习惯上,轻文本,重感觉。
在教学中,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就能侃侃而谈,仔细一听发现,大多都是在初读一遍之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而谈的,追问下去,落实到文章中,又不知如何回答。长期不深入文字,不研究文本,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自主把握作者写作内容与思路,无法明确说出语言美之外的艺术特色,无法体会文章感人之处,无法感受文章的哲理意味。
2、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轻过程,重结果。
在课堂上,尤其是语文课堂上,我发现发言的永远是那么几副熟悉的面孔,更多的同学采取了沉默以对,沉默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思考。许多同学都认为,反正老师会公布结果,不思考也没有关系。殊不知,最重要的能力训练,最可贵的情感体验,就在这样沉默中一次次错过。所以,当我们的学生面临新的文本时便显得手足无措,不知所云。考试中的阅读题目得分就低得可怜。
3、在应试教学的压力下,轻阅读,重做题。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检测手段往往就是试卷,因而老师、学生无一例外地都看重试卷上的那个分数。所以,老师如果将内容与考试扯上联系,学生就格外认真,而如果不强调,学生就置之不理。一说起复习,学生就会搬出题目来做,读也就读读字音,背背要默写的内容。而阅读就会被认为是闲事。十年语文学下来,错音照读,别字照写,阅读好像只与现代阅读题目有关。
4、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轻经典,重流行。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他们喜欢直接的东西,一看啥都明白,轻松!所以他们喜欢卡通片,喜欢漫画书,喜欢网络文学。他们对名著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一旦接触到课本上那些大家的作品时,你说它好,他们还说太矫情,干嘛躲躲藏藏,直接说,来得痛快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似乎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三、在实施新科改的过程中必须让阅读落到实处。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我们常常仅仅将阅读挂在嘴边,倡导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希望学生能挤时间去阅读。我们常常忽略这样的事实:在漫画、电视、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怎么会将时间花在经典的作品上去;在应试教育下生活的他们,怎会自觉去阅读。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保证阅读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在课堂上,要注重阅读,还学生以阅读时间。
新的课程方案一实施,执教者就会发现任务加重了,时间显得紧迫了。但决不能因为这样而忽略一些该落实的任务,而一味去赶进度,而将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阅读跳过。
新课改的执教者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阅读与鉴赏”中的文本只是一种阅读方向和阅读指导的蓝本。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给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将一篇文章探求到位,学生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知识,一些有用的方法,那么每个单元即使只教一篇文章也是有收获的。相反,为赶进度,在学生还没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就教,什么都教,结果什么都没讲透;讲完了,学生也可能没有任何收获。每篇文章都教完了,也可能收效不大。
所以,执教者一定要根据单元与模块,确立好每个模块和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敢于取舍,将训练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多在阅读中自主地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所执教的年级,就每周果断地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仅教学任务按时完成了,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语文的某些教学任务还能够更快、更好地落实下去。
(二)在课堂上,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新课程的三维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而,在执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放羊式的阅读,而应该适时交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并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使之内化为一种阅读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1、适时指导学生阅读探究的方向和步骤。如:第一遍,整体阅读,自己落实好生字、词;第二遍,梳理文章思路,弄清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围绕一个什么中心话题,表达了什么主旨;第三遍,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达到上述目的。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学生逐渐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会在文本中发现许多很闪光的东西。
2、教给学生将阅读成果记录下来的方法。我在必修①和必修②中就着重指导学生学会三种方法,即:圈点批注法,精彩内容摘抄法,有感就提笔抒发法。这样,既保证学生在阅读中能立足于文本探究,又能给学生成就感,让阅读更好地进行下去,并逐渐让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
3、在作业中,要落实《名著导读》中的阅读任务,并加以检查督促,让课外阅
读不流于形式。
高中的学生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如果让他们自由安排语文学习,很可能就会将“名著导读”置之脑后。在现实情况下,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督促。笔者认为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规定学生必须作读书笔记,在笔记中,可以摘抄精彩的内容,可以摘抄有关的评论,可以写下自己的感触,哪怕是几句。督促检查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读书笔记本有了厚厚的一叠,仔细翻阅,会发现,里面不仅有《论语》《巴黎圣母院》《家》《大卫•科波菲尔》这些内容,还有平常上课的“课内延伸”、自己阅读中的精彩片断、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美文,更有一些同学在里面开始写读后感,成文的、不成文的都闪烁着学生阅读过程中跳跃的智慧。
(三)在平常的测试中,要体现对阅读内容的检测,要注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高中的教学,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事实——参加高考。而这根指挥棒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最大的。如果在平常的教学测试中,让“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进入测试卷,就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注重阅读效果,这样,会让阅读更好地落到实处,更好地见效果。笔者所在的年级,在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目前应该阅读的名著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针对性更强了,阅读的进度无形中加快了,一些重点内容的掌握到位多了。同时,在考试中,每次都会涉及一篇与“阅读与鉴赏”中类型相同的文学作品阅读,来及时检测学生目前的阅读水平,对上课时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落实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以后的“阅读与鉴赏”教学。
阅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是一个人终身都该具有的良好习惯。在高中阶段,将阅读落实了,我们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近期目标、终极目标都将会实现。
标签:
教学论文
落实新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下一篇:
让审美教育在阅读鉴赏中落到实处(人教版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