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学生随笔
阅读:1194  
标签:学生随笔
试看文学作品中关于钱的描写(人教版)


陕西省白水中学    刘红敏    邮编:715600

钱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高明的作家也就巧妙地利用钱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善于抓住有关钱的描写,一定会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理解。

最典型的例子是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葛朗台的资产是一千七百万法郎,“除了快快发财他不知道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损失也不知道有别的痛苦。”他住的是破旧阴暗的房屋,吃的极其俭省,菜和肉全由佃户送来,从不花钱去买。家里不允许同时点两根蜡烛。对负债自杀的兄弟,他想到的仅仅是“他一点财产也没有了”。对前来投奔他的侄儿查理,他盘算的是得用多少钱才能打发他走,一旦把查理的一些金饰物骗到手,就下了逐客令。对竭尽全力包揽全部家务的女仆拿侬,他每年仅付给六十法郎,整整35年里只给过她一只旧表作礼物。他逢年过节给女儿一些金币,那不过是她陪嫁的压箱钱,当发现女儿把这些钱转送给堂兄查理,盛怒之下他立即把女儿软禁起来,每天“只有清水面包,没有取暖的火”。当他发现女儿替侄子保管的金匣子时,就像“老虎扑上熟睡的婴儿一样”欲抢走金匣子。当他想骗取女儿继承权时,就主动跟女儿讲和,给女儿一百金路易,而且许诺天天晚上要和妻子女儿共享天伦之乐,来“ 两个铜子”的摸彩,当女儿说“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时,他很快把刚才摔在床上的一把路易装到袋里。妻子病危,葛朗台请来医生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而且说“要是我女人还有救,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他为她求医只是因为她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妻子死了,葛朗台百计营谋,顺利骗得女儿的继承权,而许诺给女儿的每月一百法郎的大利钱却绝口不提。他生活中最快活的时刻是晚上躲进密室摩挲他的累累黄金,82岁风瘫以后还是清早起就叫人把他的转椅在卧室的壁炉与堆满金子的密室之间推来推去,他临终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想抓住神父手中的镀金十字架,最后一句遗言是要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通过描写葛朗台对钱的态度,作者给我们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黄金的占有欲贯穿于他的全部思维和行动中,他占有金钱却不懂得享受金钱,他支配金钱又被金钱支配,他既是金钱的主人,又是金钱的奴隶,极端贪婪,极端吝啬是他的性格特征。小说通过描写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下来我们再看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这篇作品,学生最感疑惑的是杜十娘虽然被卖,但有百宝箱在,她并不是无路可走,为什么一定要自沉于江。如果细读课文中几处关于钱的描写,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首先,杜十娘虽急于从良,却没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因为她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她从内心呼唤一种不为金钱和利害所左右的人际关系。毫无疑问,只有在这种关系中,人才能真正地尊重自己,关怀他人,才能产生包含人性中一切美好成分的真情,包括爱情。但现实却是人与人之间始终是金钱利害关系。如李甲在杜十娘身上“撒漫用钱,大差大使”时,鸨母胁肩焰笑,奉承不暇;李甲“囊筐渐渐空虚,手不应心”时,鸨母也就怠慢了,直止叱骂十娘要她打发李甲出院。为了凑足三百两银子赎得十娘自由身,李甲去三亲四友处以回家路费欠缺为由借贷,也是“说着钱,便无缘”,没有一个人“肯统口许他一十二十两”。包括路遇孙富,孙富也是以“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为由骗得李甲同意以一千两银子卖掉杜十娘,而当李甲拿到孙富送来一千两银子时,也是“欣欣似有喜色”。最后,杜十娘把大把大把的金簪宝珥、玉箫金管、祖母绿、猫儿眼投入江中,此时,李甲“不觉大悔”“又羞又苦,且悔且泣”。这一切描写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金钱社会,而在这样的社会中,要想寻得一份不计得失,生死无憾的爱情是多么难!而当她醒悟到自己选错了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自己仍然是个商品,可以被人卖来卖去时,她痛心于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至此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始终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于是她不惜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势力的反抗。可以说,杜十娘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她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的门第观念,等级制度以及明中叶商品经济发展,金钱作用日益扩展与提高的社会现实。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项链》中玛蒂尔德为参加夜会而做长衣裙付出的“四百法郎”,夜会之后她丢了借来的项链,只好东挪西借给朋友还上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为了偿还这笔债务,她“一个铜子一个铜子”节约,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再如《雷雨》中鲁大海揭露周朴园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宴值二十四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可以说,这些关于钱的描写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我们在阅读中,需细细品味,用心领会。

 
标签:学生随笔 试看文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与其仰望伟人,不如平视自己(人教版)
下一篇:12、懒惰的智慧(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