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12
标签:
教学论文
试谈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学论文)
陈佩华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教学论也强调,教学是相互联系着的师生双边的活动。因此,教学过程实质也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让教学课堂有效地互动起来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一、要转变落后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
落后的学生观,是过分强调学生的未知世界而导致对学生认知行为的怀疑,以及教师自我权威意识的膨胀。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过多地否定学生的思考过程及其结果,而将教师的思考及其结论强加于学生。例如对课文的解读,教师总是习惯于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自求理解。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麻木性和依赖性。如我在教《理想》这首诗时,怕学生还不能理解诗中语句所蕴含的意思,因此,总是不敢放手让他们自主讨论,畅谈自已的理解,而是把难以理解的诗句逐句给讲解了一遍,但发现课堂上学生听得是毫无兴趣,连平时很积极参加讨论的学生也只是机械地记录笔记。课后反思自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发现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不相信学生本身具有的理解能力,教师包办了课堂。于是,我把原来的教学设计推翻了,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下重新设计这首诗的授课,在另一班的授课上,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朗读体会这首诗,并让学生就诗的一些语句进行讨论,畅谈自已的理解。这节课学生没有了笔记,但却看到学生飞扬的思想,优美的语言,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畅谈自已的理解后的满足。
经过这两堂学生反映和课堂气氛截然不同的课之后,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师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新课程要求的语文教师,他不单单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完善过程中他还应该是一名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只有进行这样观念上的转变和角色上的不断调整,才能组织更有效的课堂过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的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课堂的生命力来自教师的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再不能执着于以往的“师道尊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及时转换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教学相长,建立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转变落后的教师学生观,教师才能切实地在课堂上跟学生进行思维地互动。
二、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互动艺术技巧。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我相信在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这是马卡连柯基于自己长期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课堂上教师体态语重要性的充分肯定。许多优秀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都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教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演戏不但要唱,而且还要自己以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才能吸引观众,教师上课也同样要讲做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背影》中:“父亲是一个胖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这段文字中的加点的词语,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词义,学生会因为过于抽象而印象不深,甚至会觉得很烦,很难去记。但如果教师在讲台上用手脚表情直观表达出来,或者让学生试着做出这些动作,那么学生就会因其直观性而对词义的理解深透得多,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的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唯一工具便是语言。课堂是一首诗,教师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和文本对话,来和学生对话。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具有亲和力,最重要的是时时记住自己是在和学生对话,而不是命令学生。去年我接了初一两个班,一开始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人愿意开口,于是在称谓上我便有意识地多用:“我们”、提问时便多用“想一想”、“说一说”、“你认为”这些词,在学生发表意见完毕后,便多用一些鼓励的语言,慢慢地这个班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三、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一些老师很认真的备了课,但准备的也就是这一节课有哪些重要的知识需要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而没有准备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中介是“问题”。怎样提出问题呢?提出问题以后怎样做呢?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在质疑中互动。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②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教科书质疑,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使学生有了质疑问题的习惯、方法,就能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主体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也就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中发现思维的切入点。教师在质疑中发现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和疑点后。要在课堂上尽快地对疑点分类梳理,归入几大方面,抽出一两个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并设计母题,安排子题。从包容力上考虑哪个问题最有凝聚力,最能激起连锁反应,最能牵一发而动全篇。 再次,创设“辨析”氛围,鼓励探索合作。在对问题的辨析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别人的见解,虽然有时在辨析中并未得出什么统一的结论,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力的激活。对话并不是你问我答,而是循循善问,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智能。当学生在交往对话中出现困难,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答问铺路架桥。教师不应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使学生不紧张,不拘谨,沉着有序地将问题表述出来。要对学生的答问作出评价,将学生的答问转述给其它同学,让他也让你自己摆脱孤独感。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要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多向关系,教学活动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
展开全文阅读
参考书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 主编
2、《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教学示例》陈建伟主编
3、《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黄鉴流
标签:
教学论文
试谈如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巧妇为炊苦求米水到渠成现源头(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下一篇:
《沂水春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