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论文
阅读:1507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苏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烛之武退秦师》课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陕西/黄琳昭

设计一

一、教学角度

采用讨论法,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烛之武的性格特点,以及本文写人记事的独特方式,学习《左传》的文学特点。

二、主要教学步骤

1.复习《曹刿论战》,简析曹刿人物形象;

2.复习《左传》写战争、写人物的特点;

3.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4.自读课文,分析主要人物烛之武的性格特点;

5.分析文中其他人物郑伯、秦穆公以及晋文公的性格特点。

6.总结《左传》的历史价值和文学特点。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

1.由常用成语“一鼓作气”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左传》名篇《曹刿论战》,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讨论曹刿人物性格特征;

3.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

4.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简要总结:《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左传》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简而精,曲而达,常常是寥寥几笔,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结合课前预习,请学生全面讨论有关《左传》的文学知识。

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十三经”之一,相传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还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在文学史上亦有很高的地位。

(三)学生通读课文,通过集体讨论,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集体讨论以下问题:

①烛之武是谁?他为什么要退秦师?

②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去退秦师的?

③烛之武怎样退的秦师?

④本文对人物的写法与《曹刿论战》有什么异同?

⑤阅读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3.请个别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四)讨论分析主要人物烛之武性格特点。

1.整体设问: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烛之武是一位机智善辩的义士,年轻时壮志未酬,却能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为己任,义无返顾奔赴敌营。临危不惧,巧设话题,不卑不亢,层层递进,一箭双雕,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文章从哪些地方,通过哪种描写方式来表现他的主要特点?(语言描写)

3.烛之武怎样退秦师?

①欲扬先抑,巧设问题———“郑既知亡矣。”

②设身处地,点明利弊———“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④察言观色,道明主旨———“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本文对人物的写法与《曹刿论战》有哪些相同之处?

(共同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婉而有致,栩栩如生。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这正是《左传》写人物的主要特点。)

5.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话为什么详写,说服的结果为什么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后果只作简略交代,从而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繁简得当,层次井然。这也是《左传》记事“条理清晰、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的特色。)

(五)分析文中其他人物郑伯、秦穆公以及晋文公的性格特点。

1.学生总结,互相补充。

2.允许有不同意见,言之有理即可。

(六)课外拓展,进一步学习和领悟《左传》的历史、文学价值和表达上的特点。

1.推荐阅读《介之推不言禄》《子鱼论战》等篇目;

2.体会《左传》整体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及表达特点。

设计二

一、教学角度

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入手,开展探究发现式的合作学习。

二、主要教学步骤

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主学习本文;

2.小组之内尝试口头翻译全文;

3.小组之内探讨难词、难句的理解,并做好书面记录;

4.班级之内,各组之间互相答题;

5.小组讨论文章反映的主要问题;

6.课外拓展。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入:

1.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2.为什么我们反对战争?我们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来反对战争?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看看古人是如何制止战争的?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及课文的注释,先独立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2. 4人一组,口头试译全文,注意意见不一致的词、句、段;

3.将这些字、句、段作为难点,小组重点讨论学习;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为其他小组设置问题,书写在纸条上,交给课代表;

5.教师按学生座位将纸条分为两部分,交换发给两位同学,各小组依次以抽签的形式回答纸条上的问题;

6.对于回答出现失误的知识点,教师重点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或讲解,或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设置问题加入。)

(三)本课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理解的问题。

A.知识点:

1.学认多音字:逢(páng)孙等;

2.了解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外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省略句:(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夜缒而出 (烛之武)许之

(秦伯)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5.倒装句:何厌之有?

B.集体讨论、思考的主要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1.烛之武在“夜缒而出”之前,在郑伯面前所言,是一般的谦虚,还是真的对过去未被重用有不满情绪,还是别有用意?(烛之武在年轻时是未被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他真实的委屈和牢骚,既不是普通的谦虚,也不是别有用意。)

2.烛之武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说服秦穆公?(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己任。)  

3.烛之武用哪几点理由说服秦穆公绝晋而交郑?这几点理由为什么能说服秦穆公?

(①若强晋,则弱秦;②不取郑,则利秦;③晋食言,不可交;④晋无厌,欲阙秦。)

4.秦穆公被说服,与秦国的“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有无关系?

(有一定的关系。)

5.你认为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将重点放在烛之武退秦师过程的说辞上,退秦师之前和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繁简得当,错落有致。)

(四)课外拓展

1.你认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2.你认为应该全面彻底地禁止核武器,还是让有能力的国家都拥有,哪个更有利于世界和平?请试着写出几条理由说服联合国秘书长。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苏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烛之武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阿房宫赋(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下一篇:《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