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505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欣赏乌江山峡(人教版高一教师随笔)
 源于贵州省乌蒙山麓的乌江,穿峡破谷,流贯黔中大地,娓娓而来。经重庆市酉阳、彭水、武隆、止涪陵、入长江。乌江在沿河县境内长100余公里,形成山水自然画廊,景致集雄、奇、险、峻、幽于一体,乃造化之浓缩,为自然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游于其中,眼前恍惚尽是画中极品,令人心驰神往。

    乌江沿途,没有峡便失去了风骨,从沿河黑獭乡至洪渡镇有三峡,依次为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各峡的个性和风格特征都不相同。乌江画廊有十八滩,过去老船工称之为“十八子”,有折维子、三门子、碑磨子、张公子、银童子、白芨子、婆儿子、银窝子、尖小子、矶头子、小滩子等,一个“子”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子”给船工们带来希冀和惊恐。长年在船上的船工将两岸的怪石赋予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名字,月亮岩、猴子岩、老鹰岩、辣椒岩、银子岩等。

    乌江峡谷是一幅卷轴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泼彩恣肆潇洒,墨法鲜活而变化多端。集古今绘画技法之大成,是一本传统艺术的教科书。斧劈皱、马牙皱、折带皱、乱紫皱、大小混点皱……应有尽有。山石嶙峋怪异,也有中规中矩。岩壁上有洞,大则气吞长虹,小则望如凤眼,随意变化,形态万千。长长的钟乳石倒挂悬垂,野岚山气蒸腾变化。常有灵猴吊住古藤来回晃荡,顽皮之极,昔时轻舟飘过,猴群啼叫声不绝于耳。

    峡江两岸有一条明显的水线,为每年最高洪水位置留下,水线以下被水扫荡的痕迹很明显。历经千百万年的洗涮,岸两边的岩石灰白狰狞,颇具咄咄逼人之势。

有时山的极险处会有一条羊肠小道,若隐若现,转个弯便消失掉。世代生活于斯的当地居民刀耕火种,能背负着柴草行走如履平地,脸不改色。

    白鹭和野鸭是峡谷中的主人,若不是洪水季节,澄碧的水上浮着成双成对嬉戏的可爱生灵,漂亮的羽毛和倒影惹得您想把心都贴近水面。白鹭飞起来,扇动的翅膀激活的沉默的山,一双纤细的腿努力后伸着,轻盈地在水边突兀的岩石上,左顾右盼。有时能望见岩羊瘦脊的背和张惶回望的脸。鹰在峡的高空中有耐心的盘旋,或许它是看见了一只露出几根胡须的山鼠。 

 

  黎芝峡,又名荔枝峡,在沿河县城下游黑獭至思渠河段,峡内滩多水急,一滩一景,蜿蜒壁立,奇峰兀起,怪石嶙峋。雨季,山泉奔泻入江,形成大大小小的飞泉走瀑,蔚为壮观。

    黎芝峡内景点颇多,有佛指山、上天石、羞女泉、青龙戏水、人字瀑,还有盂获祭江、霸王谷和太白天书。

    银童峡在思渠至毛渡之间,山重水复,江流曲折,如入迷宫,峡内鸳鸯成群,白鹭飞翔。前人曾有这样的诗句赞叹银童峡:

渡从流水梯云上,

翠浪连翻卷入迷。 

    又云:

洪流难禁水云忙,

又转轻舟过峡乡,

关塞重登毛渡口,

银童应笑张公狂。 

    银童是指银童滩,张公是指张公滩。

    土坨峡在思渠鲤鱼池至洪渡一段,雄奇竣美,奇石林立是土坨峡最大的特点。仰望是“迢遥翠影接云齐”,俯视是“眼底洪流一线低”,平视是“山青水秀若画屏”。土坨峡内滩险景多,古迹多,传说故事多。滩有土坨子滩、龚滩,皆以凶、险而著名;古迹有汉墓、汉砖窑、宋花瓷、孟获遗书、惊涛拍岸和鲤鱼池明清时代的三合院吊脚楼民舍;传说故事有关女温泉的传说,鲤鱼池的传说和蛮王洞的故事。相传蛮王洞为三国时候孟获所居,清代一位诗人游蛮王洞时,曾这样赞叹蛮王洞的景色和盂获当年的豪情。

上一层楼又一楼,

目空两岸气横秋。

波涛滚滚鱼龙化,

山径幽幽草木柔。

洞口风狂鸣铁马,

滩头雾密起沙鸥。

笑他乱石顽如我,

甘卧江心让水流。 

    那是一个仲秋的早晨,我们先乘车去夹石峡的最后一站——淇滩古镇。

    越过沙坨大桥,再走一段乡村公路,一大片状如戈壁的石滩横陈在河床上,占据了河床大部分空间,把偌大乌江挤成一线。河道陡窄,江水咆哮,与空旷的河滩形成巨大视觉冲击。而河岸,百来幢老木房瓦缝参差,民间俗称“封火统子”的四合院翘角飞檐。沧桑老街,淇滩是也。

 

   下车后沿公路走至街口,淇滩的江水、河岸、老街已历历在目。但我们没有直接上街,而是绕行到江边,重新选择切入的角度。我以为,对于淇滩这个乌江古镇,只有借助纤夫的目光,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切入历史的纵深。

    放眼河滩,石盘横陈、空旷而寂寞。上溯数百年直至几千年前,则是另一种景象。从滩上的木鱼洞到滩下的彭家渡口,盘滩的木船绵延河畔。往事悠悠,在漫长的岁月里,空旷的石滩之上,杂沓着纤夫们多少带血的赤脚与磨穿的草鞋。怒吼的船只夹杂咆哮的涛声,是乌江亘古的交响。

    淇滩的古建筑,最有价值的是几家清代和民国的四合院,这些建筑均砌有封火墙,自我一统,故俗称“统子”。我们走进的第一个统子与万寿宫相邻,人称杨家统子,据说为杨伯涛所建。四合小院,中间一个天井,结构紧凑,石雕柱础(磉磴)、木雕窗花与栏杆,典雅幽静,古色古香。我跨进院门的时候,一束久违的明亮阳光,如同一盏射灯,正好从高高的屋脊射进天井,仿佛来自历史深处,与古老的四合院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仿佛历史与现实的某种暗喻。我立时沐浴在这束光里。

    保护得最好的是王家统子,原为王永涛所建。这个统子濒临河岸,建筑设计别具匠心。两边是封火青砖山墙,飞檐翘角,富有装饰感。房屋分内外两重,临街为商用铺面,里部为居家的四合院,还有一个伸往江边的通道。粗大的原木柱子,精细的木雕工艺。坐在四合院里,感觉安全舒适、特别自足。比起其它民居,似乎四合院更能给人一种完整乃至完美的“家”的感觉。在建筑上,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从实用到安全感、满足感,最后上升到美感,而古典的四合院似乎可以满足人的所有这些心理需要。


展开全文阅读
    最后走进的张家统予,是张柄庆任区长时建的,时间当在民国时期。残存的窗棂、烛台雕刻精美,当时一定富丽堂皇,只是而今呈现出一副破败之相。

    落寞淇滩,不堪回首昨日的辉煌。无法割舍、挥之不去的是那份恋旧情怀。

    据淇滩万寿宫碑刻推算,至少在四百多年前,淇滩场就已存在,自古就是黔、湘、渝、鄂等货物集散地。从思南德江来的桐油、菜油等,在此发货,发往涪陵,转运长江销往渝、鄂、湘、沪。

    从淇滩老街俯瞰,乌江一如既往、奔流不息。阵阵涛声撞击耳鼓,如吟如诉,如怨如慕。

    十点,我们弃车乘船,从沿河乌江码头出发,前往黎芝峡。

    船一离岸,“贵州文学先生”欧阳黔森在前仰后合的颠簸中向船家问这问那,憨态可掬。不知走了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船脱离了宽阔平缓的江道,驶进了窄而险、雄而秀的黎芝峡。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白鹤朝五门”。滩长平缓,涌起的浪花形如白鹤而得名。走过五门滩,过黑獭,才算真正进了黎芝峡。

    我以为黎芝峡是一个处女峡,因为至今为止,她的名字都还有争议,是“黎芝峡”还是“荔枝峡”,说法不一,其美丽的峡谷风光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乌江本是一条多情的江。有时候,她自由、散漫、柔情,像风情万种的土家女。但峡谷的羁绊使其显现的是另一种男儿野性,咆哮、奔放,甚至生猛,似乎要用“他”来称谓才相宜。在峡谷在那些首尾相连的长滩上,至柔的水变得很刚性,卷起的巨浪如崖崩雪裂,长滩上像万马奔腾嘶鸣。放眼长峡,忽然觉得乌江像一支正在穿越茫茫时空的蓝色长箭。

    峡谷长长。大自然的地貌仿佛在这里变了形,天空被拉成一条窄窄的线,而大地则被挤为一条长长的缝。古代先贤如果在这里感受天地的形状,绝不会得出天圆地方的结论。重峦叠嶂,夹岸连绵。下临江水,上接云天。山是静的,像一个永远的守望者;水是动的,一个注定漂泊的灵魂。仿佛演绎远古土家女与纤夫生离死别,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凄切哀怨。

    峡谷里的山雄奇壮美。贴近江面的崖壁被江水千万年冲涮,裸露出崖石的纹理。这里是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碰撞断裂地带,江面崖壁就是一个横截面,地壳的升降沉浮、断裂碰撞留下沧桑印痕。那些纹理层次清晰的层叠岩,或如长虹饮涧,或似剑指云天,更多的断裂或破裂,呈穹窿状、S状、或种种剧烈变形。谁说那些岩石不是些活生生的生命,被扭曲、挤压、窒息,而在愤怒、呐喊、抗争?

    从船上仰视群峰,高不见顶。许多有名的或无名的孤峰,耸峙其巅,雄奇壮美,傲视苍穹。峡谷深邃,蓝天一线。云中偶尔一现的太阳贴着高高的山崖,像一盏淡淡的壁灯。峡中,水雾氤氩。

    每过一滩一湾,船家都向我们介绍那些有名的,诸如古纤道、媳妇坨、天门石、上天石、送夫岩、青龙戏水、羞女泉、佛指山、人字瀑、草帽石等等。对于无名的,船家缄而不言,只让我们去想象。

    走到太白天书那堵崖壁前,船家小心翼翼地把船停泊了下来。上岸一看,太白天书其实就是偌大一石壁的形如蝌蚪的钟乳石,这些龙飞凤舞的钟乳石形如文字,如高山流水,自然而苍劲,雄浑而不俗。相传唐代诗人李白当年遭贬,越涪州,经沿河,至石阡。云游到黎芝峡时,诗人哀叹人生抱负,心恢意冷,欲投江自尽。此时,峡谷里传来优美热情的土家妹仔的情歌,听着听着,李白心襟豁然开朗,于是诗兴大发,将头上草帽放在江边岩石上,拨出宝剑,踏着这位土家妹仔歌唱节拍,对着江边石壁,奋剑疾书,书写之后,遗下草帽,继续逆江云游。也许是岁月风雨的剥蚀,也许是李白不想让后人知晓他当时的落寂心境写的就是蝌蚪文,总之,久而久之,这些如高山流水、自然而苍劲、雄浑而不俗的文字变成了蝌蚪般的钟乳石,演变成了一部永远无法破译的天书。故后人称之为太白天书,以缅怀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伫立在太白天书前,缅怀伟大的先人,感叹人生的坎坷和命运的辛酸,岁月一去不复返,我们无话可说。

    到人字瀑,我们攀崖而上,走进一个幽深的大峡谷,船家告诉我们说:这就是霸王谷。船家介绍,霸王谷方圆不下十公里,是乌江道上一个有名的大峡谷。

    霸王谷里那些高耸入云、直指苍穹、千姿百态的石笋、石岩、石壁和石林,简直就是一部楚汉相争的奇书。用欧阳黔森先生的话说,如果将霸王谷里的石笋、石岩、石壁、石林与张家界作个比较的话,张家界还将逊色一分。在这个纵深20余里的大峡谷里,100座大大小小的奇峰、桅峦,连绵起伏,如竹笋般林立着,奇怪的是,这些石笋、石岩、石壁、石林的阳面和相对的排列顺序,都能让人从楚汉相争的故事中找到脸谱和情节,西楚霸王项羽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河山之气势,汉帝刘帮阴沉而又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嘴脸,萧何、张良、范曾运筹帷幄、布局谋篇谋士之神韵,韩信的一代将才之风范,美女虞姬的一往深情和生离死别的哀怨,以及项伯的心之向背。在这些石笋、石岩、石壁、石林中有楚河汉界、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拜将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有汉代君臣群像和项羽二十八勇士,栩栩如生,让人感叹这是天公造就,鬼斧神工。

    欧阳黔森先生曾从事地质工作十多年,跑了不少名山大川,他说霸王谷的地质构造,赋峰峦于形态于神韵,而且这些峰峦与历史中的人物那么逼真,堪称世间一绝。

    走出霸王谷,感叹之余,禁不住又回头看看项羽和他的二十八勇士,看看汉代君臣,耳边不禁响起了四面楚歌,声声切切的乡音,让人悲苦,让人痛彻。人世间为何有那么多的相争?为何要相争?为何?昔日的风云人物何去矣?只留下座座山头、一片石林和一个个故事,让人去缅怀。让人去领悟。不禁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

    流连忘返之际,江面豁然开朗,大片隆起的沙洲横陈在河床东岸,那是重庆地界。重庆与贵州,一江之隔,山水相邻。隔洲而望,便是思渠镇。思渠夹在两个峡谷之间,像乐曲中间的一个休止符。码头地形很美,极有韵味。峭壁上的建筑富于想象力和创意,险中有奇。一爿危崖、一方巨石、或者随便一个小小支点,就可以撑起一个江畔的家园。遗憾的是这些建筑缺乏吊脚楼那样优美的造型,过于实用主义了。其实只要稍加修饰,就是一种人文风景。码头两岸有路,向四周辐射。路是小路,明灭于垒垒乱石之间。下方有一长满竹林的山坡,叶子茎梢,变成一派透明的金黄,明丽可爱。将一句古诗改一字,“霜叶黄于二月花”,倒也贴切。

    当夜,我们宿于思渠。夜里,踩着淡淡的月光,我们来到码头边,坐在玉梭梭的青石板上听浪。回首再望月光下的黎芝峡,欧阳黔森先生禁不住感叹道:“黎芝峡太漂亮啦,比长江三峡还漂亮。真想在这里住上十天半月,好好的品一品”。说着,他的脸上洋溢着向往之神情。

    其实,欧阳黔森先生还不知道,我们明天要走的银童峡和土坨峡,比黎芝峡更漂亮,更赋有传奇色彩。

    翌日,天刚微明,我们便开船前行。走进银童峡。船家说黑叶猴王国麻阳河就在银童峡,银童峡两岸的黑叶猴,都是从麻阳河里走出来的。

    麻阳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河光山色清秀之外,还分布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76群730多只。河内森林密布,溪流泉涌,溶洞众多,冬暖夏凉,空气清馨。主要有观猴台、龙清潭、石碑、国画石、朱家洞、凉桥等20多个景点。


展开余文
    我们与麻阳河只是擦肩而过。在峡里行走,头顶的一线天象一个迷宫,天街遍地耸立着蜃楼,虚虚幻幻象是那欲寻的绿洲。其实绿洲就在眼前,银童峡、土坨峡最多的植物就是水竹,茂密的水竹一年四季流青滴翠。江两岸满山满岭的绿强劲地覆盖了我心中的苍凉。山、崖、村庄沐浴在阳光里,显出一派祥和,让人望而目悦心爽,而在这时我耳边响起了古时候走江人那圣歌一般的“还阳”号子:“……不怕滩不怕浪,我们要还阳,要还阳……”我不敢妄谈古时候那些苦于生计被江滩、黑壳精吃了的走江人能不能还阳,我却知道,这沿河乌江山峡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整治,途径四十余年的改造,乌江山峡里的滩滩湾湾已经变得温顺,黑壳精的性格也温和了起来,不再象过去那么野蛮、吃人。在我叩读的每一堵崖壁、每一座山峦上,我知道,那绿的里面,有岩豹的呼吸,有黑叶猴的舞步,有野猪的嗥叫,有狐狸的脉动,有白鹭鸶动人的歌……

    一山连一山,一峡连一峡,一片绿浪盖过另一片绿浪。放眼望去,天地成了一条线,那线的中心是一片又一片的水竹,我们的船正向那一片又一片流青滴翠的水竹驶去。茂密的水竹就那么清晰地矗立着。还是打纤绳的好材料,船家说古时候走江的人最离不开的就是水竹,纤绳是它,扎排是它,编织蓬顶还是它。我知道水竹是属于乌江和走江人的,也知道它的躯干,它的精神,然而眼下它的出现,却使这凶险荒芜的峡突然有了情感,有了想象,有了性格有了美。我从不曾为城市的风雅打动,此时,却被水竹的伤怀打湿了。我们驶过麻阳河、驶过水竹林,水竹林迎着九月的江风,摇曳着一个故友的脸。朋友,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吧?象是一块色泽极淡的素布。你象水竹一样坚强,不畏滩,不畏浪,但你的坚强并没有和我的生活维系在一起,我无法介入你那个闯滩破浪的风雨世界。其实你也脆弱,但是你为何总是默默承受?让人用来捆柴、扎排、拉纤、撑船……伤怀的日子,象这尖尖的竹叶,江风一吹,就轻轻地撩拨我。于是,我的心灵有一块永远陪伴我的,填不满的空白。

    无论是哪一种生命,一旦有了疤痕,总是会令人触目惊心。然而,水竹,为你身上那眼睛样的伤痕却脉脉含情?你注视着我、注视着走江人,让我们在最痛苦最凶险的时候依然保持着站立的姿势。

    前面,黑白分明的信号杆,黑白分明的通航停航指示牌,和那石砌的小石屋,伫立在峭壁上,以如诗的年代,站成了一幅现代的装饰画。那不沉的江岩,正强调着信号杆,通航停航指示牌、石屋的灿烂,水竹的挺拔!和那一段历史,如诗如画可歌可泣的历史!

    参差不齐的植被,深深浅浅的绿浪,使远远近近的江岸在多层次地或黄、或红、或紫、或蓝、或绿,空气里到处流荡着湿润的野花野草、古松古柏的气息,到处都感到生命鲜活的呼吸。站在秋阳里,我感到江岸每一棵树的年轮都因江风拂动而欢乐的旋转,我明白了自己为何一向有着那么强烈的草木意识和痴迷的植物崇拜,那么的喜欢林荫和乌江山峡荡舟。

    船停泊在土坨峡一座废旧了的绞滩站,这是一座废旧了的人力绞滩站。阅读乌江山峡的历史,绞滩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首先是搬滩,再是人力绞滩,再是机械绞滩。由于治理的得力,现在,乌江山峡绞滩已成为历史。绞滩的三段历史已迁徙至乌江的上游。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流放时,曾通过这个绞滩站而进入夜郎,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清代的教育家、诗人田秋又是从这个绞滩站离开贵州走入山外的世界的。贺龙率红军转战乌江开辟黔东革命根据地时,贺龙元帅蹲在绞滩站边的岩石上钓鱼,夺回了被国民党军队劫持的盐船。各得其所,各显其能,都因这个人力绞滩站。所谓的绞滩站,早已不见了昔日的繁忙,滩已没了旧时的凶险。只是那石桩、残壁、石板路,还隐约让人觉得出它往昔的繁华。传说,李白、田秋当年都在此绞滩站住过。

    站立在剥蚀的残壁下,我与前贤相对视,似乎刹那间从残壁里冲出了若许绞滩人和走江汉,似乎听见了绞滩的号子声,似乎看见了先民粗大的骨骼;绞滩人和走江汉疲乏的身影,一一从残壁洞里出来,走过滩,走入林子,走进绿色,走进历史,从这残壁洞悄悄地爬过,没有声音。这是生长传说的地方,创造神话的山峡,每块鹅卵石、每个江滩,都是凋谢的故事,和残壁、石桩、石板路一起横陈在荒芜线上。从最后一次关上沉重的洞门,这门便未打开过,已经没有船再需绞了,再也没有搬滩人、绞滩人大汗淋漓的喘息,也没了“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恸场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心绪也丧失殆尽,再也没有飞沙走石打在刀斧上进出的火星。这里只留下一座古遗址,在蓬蓬的马二秆、茅草丛中,迷一般的沉默着,带着幽光。

我在残壁洞前与古人对视,民族的历史已在我手中匆匆装订成厚厚的线装书,它收进了一只只船和排上的故事,收进贺龙红军转战乌江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那杂草凄迷的残壁,在阳光中的剪影如同一幅雄浑的拓片,沙坝边的茅草丛我的幻觉中凸浮出象形文学的轮廓。我已感觉到,先祖象是密集的细胞,象是汹涌的血,在厚厚的沙石层下汹涌、舞蹈……我呼一口沉郁之气,心旌在猎猎飘拂,飘拂如某个部落或某支军队的一面徽帜,我仿佛显身在乌江山峡古近代文化的黑白光影之中,从一片陶片,一块鹅卵石,一处废旧的绞台上,感受到先祖的体温,并接受它的注目。

    一切都已经远去了,如云,如烟,江岸青翠雄奇的峰恋一千年一千年地失落着,衰亡的只有物植,欲望之火仍在荒原炽烈燃烧。我们的前面,是颤颤巍巍的老者;我们的身后是蹦蹦跳跳的孩子。那就是我们的过去和将来——什么是我们的现在呢?我们的现在,是我们手中握着的水,正一滴一滴地流失……我忽然觉得已不复存在了,在每一支野蔓的纤维和经络上,都有我舒畅的灵气的跳荡。

    船抵达龚滩时大约是中午十二点多钟。天色朗朗,湛蓝如洗。龚滩是乌江名副其实的滩王,昔日的纤夫们无不谈“龚”色变,视为畏途。

    放眼龚滩,只见长滩逶迤,峡谷幽深。左岸绝壁如削,几乎与江流垂直;右岸山岩稍斜,一大片瓦檐鳞次栉比地起伏错落,翼然其间,恍如一些张开翅膀的黑色大鸟,在绝壁上栖息。

    人们说,那就是龚滩老街。

    龚滩的历史,十分古老和悠久。《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有“共”人居住,这共人居住的地方就是龚滩。苗族《龚氏族谱》说:“吾母族龚姓,肇自共工”,可见“共”人即“龚”人。正因龚姓世居于此,史称“龚湍”。而湍与滩,大约声同韵近,后来渐渐流变。早在距今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涪陵郡汉复县的治所便设在龚滩。唐麟德二年(公元644),洪杜县的治所也迁移到这里。因此,至少两千多年前,龚滩就有大量的苗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而龚滩的兴盛,始于明万历年间。历史记载,万历元年(1573),乌江山洪暴发,山岩轰然崩塌,乱石堵塞河道,形成一个断航长滩,重庆彭水与贵州之间的船只必须在此盘滩转运。从明清到民国,这里一直是渝东南与黔东北的最大口岸。抗日战争时期,长江中下游失守,国民党政府迁至涪都重庆,乌江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大量抗战物资从涪陵口岸折进乌江,经龚滩转运湘楚,抵达抗日前线。在民族危亡的时间,乌江与龚滩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载入史册。至此,龚滩达到历史的鼎盛。数百年间,乌江航道先后经清末丁宝桢、民国政府和新中国的多次疏浚,但直到上世纪中叶,龚滩依然是千里乌江的滩中之王。

    从渡口仅攀援几步,便登上老街。按照今天的标准,说是“街”简直有些夸张,叫“巷”恐怕更为确切,而且差不多是一条独巷。宽度不过三米左右,两旁屋檐低垂,也许除了中午,街面大多数候都处于阴影之中。

    各种木楼造型各异,柱檐也不是固定结构,完全依山就势,根据地形宽窄来确定。有些临江的吊脚楼,悬撑在陡绝的峭壁上,脚下凌空,看去让人头晕目眩。这些千变万化的木楼错杂掩映,曲曲折折,高高低低,蜿蜒两公里长,像凌空飞架在悬崖上的一条空中走廊,给人无尽的回味与美感。就是这条窄窄的小巷,演绎了乌江的千年文明,创造了乌江航运与商业的辉煌。

    龚滩的对岸是古朴幽幽的蛮王洞,相传为三国时期孟获的营盘。洞前是清代书画家孙雅竹题字的“惊涛拍岸”和飘逸之士那楚酿书写的孟获遗书。传说诸葛亮第七次擒获孟获时,孟获自知必死无疑,于是写下遗书,交与那氏,要那氏远走他乡谋生。那氏将遗书代代相传,直到民国时期,那氏楚酿云游乌江,至蛮王洞,将祖传的孟获遗书书写于洞前石壁上,而后拂袖而去。半个世纪多来,不少名人雅士前来凭吊孟获,阅读孟获遗书,但却没有人能破译。孟获遗书与太白天书遥相呼应,这两部无法破译的天书,都是人世间的奇文,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沧桑和造物主的神工造化。

    离开“蛮王洞”,离开“惊涛拍岸”,离开龚滩古镇,船继续前行。在洪渡,我们还欣赏了汉砖窑。传说那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留下来的砖窑。在欣赏古人留下的砖窑时,“贵州文学先生”欧阳黔森不禁感叹道:“睁大眼睛看沿河。”他还说在今冬明春来洪渡,在汉砖窑里甜甜地睡上三天三夜,再去龚滩的吊脚楼,睁大眼睛听三天三夜的涛声。

    在洪渡,拜谒了汉墓,探访了汉砖和宋瓷,我们便走进了王坨峡,来到了让天下所有男人想入非非的美女泉,美女泉是乌江山峡百里画廊的最后一站,该温泉地处洪渡王坨村,依山傍水,隐映于江边一片楠竹林中,人入其中,飘飘然犹入仙境。美女泉有两种说法:一是泡美女泉,可使女人水灵漂亮;二是泡美女泉,可使人长寿。使女人漂亮之说,有传说故事,使人长寿之说,则无科学考证。相传古时候,洪渡王坨王氏家族中有一位名叫金枝的姑娘,从小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谁知就在十六岁那年,金枝却患了“十八癞”,请巫婆“观花”,请土师跳神,四方求医都没有医好。根据当地风俗,癞子是血统传染,一辈出癞子,辈辈就要出癞子。哪家出癞子,就要累及九族。有儿找不到媳妇,有女嫁不出娘家。从此,金枝到处受到歧视,大门不出,就像坐牢一样关在家里受苦。

    正当金枝要满十八岁的时候,皇帝驾崩,太子登基。一天幼皇得梦,梦见一白发老翁呤道:大人胯下藏一痣,小子头上无桂冠,大山横卧寸土上,乔边女儿泪不干。幼皇醒来,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幼皇升朝,要众文武大臣圆梦。观天师道:回禀陛下,大人胯下藏一痣,是个“太”字;小子头上无桂冠,是个“子”字;大山横卧寸土上。是个“寻”字;乔边女儿泪不干,是个“娇”字。联起来就是“太子寻娇”,这仙翁是暗示陛下寻找娇妻,从“乔边女儿泪不干”一句,可知太子登基,娇妻落难,据微臣夜观天象,见南蛮之域务州,洪渡上空五彩祥云升腾,祥云紫气罩贵人,千岁娘娘定落难于此,望陛下定夺。经观天师说梦,幼皇即封观天师为选妃大臣,前往洪渡一带寻选千岁娘娘。


展开余文
    观天师带着戏班在洪渡一带搭台唱戏选妃,选了两个多月,也没有选到千岁娘娘,心中十分焦急,就在观天师唱戏选妃第八十天晚上,金枝姑娘得了一梦,见一鹤发老翁吟道:一个人王长眼睛,一支娇花生木边,似人非人八不是,行走自然绕先生。醒来,将梦告诉嫂嫂,嫂嫂听后大喜,说道:一个人王长眼睛是个“金”字,一支娇花木边生是个“枝”,似人非人八不是个“入”字,行走自然绕先生是个“选”字,联起来“金枝入选”。老翁要你快去入选。经嫂嫂破谜,金枝觉得不好意思,扭一边赌气。嫂嫂道:还是去看看吧,今天再不去,就再也看不到京城戏班唱的戏了。于是,姑嫂二人决定去看戏。

    第二天,嫂嫂陪同金枝到温泉先洗个澡。金枝跳入塘中,不洗则罢,一洗奇迹出现了,原来金枝身上好像罩着一层猪尿包皮,经温泉洗澡,尤如金蝉脱壳,那细嫩而洁白的肌肤以及那匀称而又丰满的身材,使她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就连她的嫂嫂也看得入了迷。金枝头顶上的疮壳,似一顶封帽脱了下来,乌黑而又发亮的头发,经嫂嫂梳妆成盘龙髻,老远看去,就像一条活龙活现的金龙盘在头上,闪闪发光。

    就在当天下午,金枝入选了千岁娘娘,离开了家乡,去了京城。后来人们便把温泉取名为美女泉。美女泉的温泉水到底能否让天下想漂亮的女人脱胎换骨变得漂亮,也无法考证。不过,温泉方圆二十里的女子确实长得很水灵,很耐看。我们向一位前来泡温泉的少女打听美丽漂亮之说,那位少女羞涩的笑了笑,说她十年前全身都是癞子,是泡温泉好的。她说她泡温泉已经有十年了。这位女子目光灵秀,肤色红润洁白,充满了青春的魅力。

    另外,温泉方圆二十里的古稀老人特别多,据不完全统计,古稀老人就有近百人。这些老人尽管年岁大行动不便,但他们总是坚持每十天前来泡一回温泉,几十年如一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现象,也许是一种巧合吧。

    我与欧阳黔森先生是一丝不苟地泡了一回温泉。温泉的水十分清澈,一尘不染,水温也很适度,不冷不热,清清爽爽。泡久了,就让人内心骚动,总想说点什么,或干点什么。那种感觉,那种骚动,让人无法用言语表达。

    泡了温泉,我们只觉得身子轻了,就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果用身轻如燕来形容那份轻的感觉,一点也不过分。

    离开美女泉,我们开始回返。我感到很兴奋,乌江山峡以它饱满的深度和力度,演绎了我的人生,也阐释了我的爱情;连历史都那么短暂,我们又何必为一时一事而怏怏不乐、耿耿不快?我经历过痛不欲生的情感和挫折,反而豁达起来。好端端地活着吧,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它完全可以没有来由,只要你不画地为牢,心胸象乌江一样浩荡、坦然,每天早晨醒来不必有那么深的算计,把所有的极致看成淡泊,遂淡泊以致远,就象乌江山峡两岸的青山和田野自自然然。

    “贵州文学先生”欧阳黔森又与船家谈起了沿河土家的吊脚楼、情歌、摆手舞和红军当年在沿河,以及乌江山峡的旅游开发和水电站开发。船家告诉欧阳黔森,沿河的一位个体户投资十多万,在黎芝峡开发一个洞,县委县政府将在新城建一广场,取名为红军渡广场,沙坨水电站即将开工建设等等。原来,在我们不了解的时候,已经存在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山水人文的世界了。接着,欧阳黔森又与船家谈起乌江山峡的草本、木本和麻阳河的黑叶猴。谈起生命;我们都说热爱,我却刚刚觉得生命的丰润和充盈。因此,我在江边的沙坝里留下一串脚印,长成那树木的根,在每个春天的早晨,酿造独醉的情韵。

    我们从层层的极限中走出来,江的极限,山的极限,峡的极限,生命的极限,身影落在天地交接处,意象在胸中点燃,创造出眼前这派全新的风景。——再回头,看一眼这从崇山峻岭中走来的乌江,看一眼灿如杨柳秀如彩带鬼斧神工的乌江山峡,看一眼那死而复生、生而复苏的草木树丛,高耸的大楼,别致的江亭和雅俗的吊脚楼,我只觉从纤尘不染的梦幻,走向万家灯火。太阳又一次沉落,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为我们叠映出无限风景!

 

冉金龙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欣赏乌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师说》的教学设计、效果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反思)
下一篇:语文《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