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607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自然之景•眼中之景•心中之景水鱼(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自然之景•眼中之景•心中之景
水鱼
《阿里山纪行》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考虑用层次阅读法来讲行。
在一般意义上,景物描写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自然之景,二是眼中之景,三是心中之景。所谓自然之景,即独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的纯客观的景物。它在文章中体现为作者要进行记述的景物。作者要记述些什么,这种被记述的景物必然是客观的。所谓眼中之景,即文章中那些打上了观察者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景物。因为是作者而不是其他人在记述,那么这种记述必然打上了作者主观的体验和感受。这里的景物,是建立在作者个人经验基础上的认知,故称为眼中之景。所谓心中之景,即饱含着作者个人浓烈情感的景物。此种情况往往是情在前,景在后,景物作为作者抒情的物象而存在。明白了景物描写的层理关系,我们的阅读可循此特点进行。
第一个阅读层次,试试读出文中的自然之景。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里,我们的提问是:作者写了什么?循着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在文中依次看到那开往阿里山的旅游性小火车,看到穿过林区后出现的那一泓水潭,那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那山间的曲径幽路,然后是台湾著名的红桧——神木。在此阅读之下,我们基本上可以理出文章的记叙对象和线索。
第二个阅读层次,试试读出文中的眼中之景。
眼中之景,即作者眼中之景。请看这样一个句子“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体现是作者的行踪,“出现一泓水潭”乃是作者眼中所见。接下来,作者就开始刻画他眼中的水潭了:
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在这里,作者写潭清澈透亮如明镜,用了一个动人的比喻句,“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这里表现的即是作者眼中之景。
当我们顺着作者的眼光看过去,将刚才看到的景物回味一下,我们会忽然发现刚才看到的景物全都活起来了。这是因为在作者眼中,这些景物本是活的,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体现景物本身的存在,还有作者活脱脱的体验和发现在里面。明白了这一点,阅读文章时你就不要再骑马观花,而是一边读一边感受作者的观察与发现传递给你的知识,请你试着读读以下的文句,进一步体会一下作者的眼中之景:
山间的曲径曲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第三个阅读层次,试试读出文中的心中之景。
说到心中之景,我们不得不提及文章压轴的那一句话:“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正是因为有对阿里山风光的如此浓郁之爱,文章的景色平添了许多非人为莫能及的魅力色彩。如:
偶一人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偶一人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此话当真么?“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请注意这个“都”字,再读后面的两个“仿佛”,就着我的疑问来读这句话时,你发现这句话是有毛病的,再回过头来你又会发现我这种较真是极没趣的。作者此处的写景,是饱含着浓浓的情感在里面的,与其说是“偶一人也是悄悄的”,不如说这么美的景“我希望”每个人说话都悄悄的,不要打破它的宁静与和谐。与其说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不如说这里的空气值得同行的每一个人深深地吸气,是那种值得吸进去而不要吐出来的美好的空气。虚的写法表现的是极实在的内容,读来仍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这是情感枝头结出丰美的写景之果。
施万明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自然之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常见语病诊断(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