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导学案设计
阅读:749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论美》感悟生活式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安徽省庐江县长岗中学 张为民
教学目标: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含义深刻的语句。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的审美观,认识什么最美,认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道理,总结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3、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学习杂感的写法,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4、品味生活,品味语言,学习文章的论述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揭示本课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1分钟)
1、生活中美的东西很多很多,山美,水美,人美,那么什么最美呢?山水自不必论,对于人来说,一个形貌出众的人最美,还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最美?我们怎样追求美呢?今天,我们学习伟大的哲学家培根的文章《论美》,看他是如何认识美的。
2、本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
具体内容见上。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生活。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2分钟)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生活,注意节奏和停顿。
2、出示小黑板或多媒体展示生字生词,自学自读2分钟,对应生活再现词语反映的生活情景,对照解释换一种方式表达词语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词。
3、阅读课文,感悟生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反映的生活道理,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认识和观点,准备交流。
4、探究问题:为什么说外在美不是最美?进一步感悟生活,品味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
5、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学习写作杂感反映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6、品味生活,品味语言,学习文章的论述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感悟生活,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10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文、自读注释、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感悟生活、质疑提问,老师指导答疑,准备对话交流,但关于作者或写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材料附后)让学生自读一下就行,不要不放心学生。
四、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检查朗读,学习朗读。先品听朗读录音,后指名学生朗读指定段落,并点评指导。
2、交流学习生字生词,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
1)、多媒体显示下列生字,指名学生读准生字,并纠正错误读音。
腓féi力普王 菲fēi斯帕斯 伊yī斯梅尔
2)、多媒体显示生词和解释,让学生对照解释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配合动作表情说说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检查学生理解词语情况。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考究:考查,研究。
滑稽:(言谈、动作)引人发笑。
摄取:吸取。
3、共同感悟生活,解决“课文反映什么生活道理”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的生活道理,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老师追问,促进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学生发言和老师追问略。师生对话,思想交锋后,根据预设要点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思想交锋后,多媒体显示内容要点)
课文反映外在美不能成为最美的道理,反映内在美是人的最美的道理,反映人应该把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起来的道理,教育人要正确认识美,切不可只注意外在美,而不注重内在美。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追问:烫发给人带来的美能维持多久?大家发言,共同探究,共同品味。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
4、共同探究自读问题:为什么说外在美不是最美?共同探究,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思想交锋后,多媒体显示预设要点)
因为“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主观的。”追问:日常生活中,你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共同探究,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略)
5、共同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发动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进行交流,了解杂感的特点,学习写作杂感反映生活经验。学生发言,老师追问,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展开全文阅读
课文运用杂感的形式反映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观点。杂感是写零星感想的一种文体,它不受论述形式的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述经常是断想式的。段与段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第一段表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正面说人要有美德。第二段表明“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反面说人不能追求美貌,突出人要有才能和作为,并举例证明。第三段表明“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强调外在美是相对的,没有规范,不可追求,只能随机而定。第四段从年龄的角度来说明美貌不可求,有些老人比年轻人可爱,是因为他们作风优雅,“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值得赞美。”第五段作者又举例证明美貌的不可求,说许多美人愧悔放荡的青春。最后作者根据正反两方面的议论,顺理成章得出全篇的结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纵观全文看,作者主要是从外在美不可求的方面来论证观点的,没有更多的语言直接论证内在美的重要。其实,内在美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常常犯错的焦点是因为追求外在美而导致内在美缺失。由此可见,作者议论是有针对性的,不是空乏议论。这是杂感的重要特点。
6、品味语言,学习理解课文亲切自然的语言。品味语言的方法是把语言反映的生活情景想象再现出来进行感悟和玩味,并说说语言反映生活的巧妙之处。这种方法和理解字词、课文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重点品味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更华丽。
(追问:宝石在华丽的背景下会怎样呢?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宝石在华丽的背景下可能会被埋没。买椟还珠就是一个例子。美德在华丽的外表中也会被冲淡,甚至被埋没。说明一个人只要有美德,外表朴素会使美德更可贵。)
2)、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予彼。
(追问:造物主吝啬吗?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作者不是说造物主吝啬,而是说外在美和内在美很多时候不是兼而有之。一个人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
3)、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追问:美德也不能制订规范吗?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美德是可以制订规范的,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这句话是说外在美不能制订规范,它是相对的,随机而定的。外在美因时因人因地而异。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追问:为什么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因为晚秋的美是成熟美,是内在美。有些老人就像晚秋一样具有成熟美和内在美。)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追问:内在美也难以保持吗?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内在美是可以保持的。只有外在美不能保持,不能长久。)
五、结语,布置作业。(1分钟)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3、课后自由阅读培根作品一篇,做好笔记,准备交流。
附(让学生看看,不必讲解):
作者介绍。
1561年1月22日出生。父亲是当时女皇的掌玺大臣。培根12岁进入剑桥大学,15岁就担任外交官,35岁担任首席检查官,45岁担任掌玺大臣,不久担任英国大法官。1621年,因一起宫廷阴谋而被判罪。培根说:他自己是“英国50年来最公正的法官”,而这次审判是“英国200年来最公正的裁判”,讽刺意味深远。代表作《新工具论》和一大批随笔。
有关美的名言。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着(塞·丹尼尔)
●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得追求(罗·布坎南)
●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德谟克利特)
张为民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九年级导学案设计
论美》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学问和智慧》感悟生活式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