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336  
标签:教师随笔
由牛吃草看语文的积累(教师随笔)
       小时牧牛,看到牛唇吻蔓草,不择老嫩,不避荆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味“拿来主义”;不再进食时则要反复咀嚼,慢慢消化,为我所用。真真羡煞人也。

      长大为师,常为写文章讲课选词择句而搜索枯肠,切切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师多年,每每看到:学生回答问题,词不达意;背名言诗词,断流抽丝;构思写作,凝眉愁思,痛苦万状,腹中空空,笔下生涩,所用素材,陈旧枯瘦。作为人师,羞愧满颜。焦急心中生,方法遍地寻。唐僧取真经,老汉抓积累。

     积累词句。

     词句乃传情达意承载思想的基本因子,学生说话写作词不逮意,一个重要原因是词语储存少,或关键时候不能及时有效地提取,解决办法是积累,具体方法,备一小本,将教材上或平时所接触到的文章上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将语言运用上的如仿句练习等句子搜集起来细心研读,揣摩,练笔时有意运用,反复历练,久而久之,收集的词语自然发酵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运用也自如了。

    积累名言警句,诗词格言。

  《唐诗宋词》荟萃了诗词经典,选修时,指导学生在理解中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含英咀华,营养滋润,提高肠胃的吸收力。不仅如此,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时,随时记下格言警句,细细品味。

    积累常识。

   语文包罗万象,知识点多而杂,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多:词语用法含义,实虚词意义用法及推断方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相关知识等等等等,都需要积累。不积累,基础不牢,难以深化。

积累素材。

   “下锅”要“找米”,绝没有“无米”做成“炊”的巧妇,帮助学生找“米”,使人人都能成“巧妇”。途径有几:从教材中找,每篇教材,从作者到文章中的相关内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从报章杂志新闻媒体中找,只要有一支笔,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素材是不难找到的;从老素材中翻新,变换角度,发散思维。有了“米”,就要及时“下锅”做成“粥饭”,否则,“米”只是“米”,自己永远不会成“粥”,做成饭的关键是运用。运用也是积累。

    积累思想。

   思想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着,如何积累?其实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成功的作文,无论语言华丽与否,形式有无变化,构思如何巧妙,无不以思想作为其支撑点的。思想是内在的,需要驱遣语言来体现。积累思想,就是要在平常练笔的时候,对现实问题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认识评价,借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平时的训练,写作时胸中有“语言”之物,更有“思想”之物。有“米”,有“锅”,做“巧妇”还难吗!

    积累能力。

    平时注重对素材的运用,写字说话写文章,锻炼提取能力。有时候,书读的不少,但应用时却不知道该用到哪里,用什么。词典洋洋数十百万言,却很容易查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关键是我们有一套提取的办法,信手查来,轻松自如。平时注意了提取能力,需要不再犯难。

    有人说,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尽管有调侃意味,但至少说明了语文博•大庞杂,不积累怎么行。积累知识就要像牛吃草一样,先积累后消化,也可以边积累边消化,积累多了能力也就会慢慢上来了。

 

 

任鹏

标签:教师随笔 由牛吃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老汉卖驴 --谈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下一篇:于无声处听惊雷 --谈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 (教学总结)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