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37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教学设计
写作教案:第二章 文章载体论4 (语文版高一)
第九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文章图式的含义、意义和种类
教学重点:
文章图式的含义、意义和种类
教学难点:
文章图式的含义、意义和种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教程:
一、文章图式的含义
所谓文章图式,是指存在于作者心中的关于文章的样子、关于文章体式的表象、作者心中关于文章的理想规范面貌。
文章图式是作者心目中有关文章的样子,从这种“具体可感性”出发,我们可以把文章图式理解为一种“感性的形式”。这种“感性性”,意味着文章图式并不是把文体种类的表象抽象成千巴巴的模式或者概念,而是将文体的感性形式从具体的言语作品中提取、积淀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要素。这些具体可感的要素包括:
(1)文体特点和文体知识,即某类文体的“质”的规定性;
(2)文体结构规律和用语特点;
(3)文体的综合表现技巧。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文章图式是一种心理定势,是作者心目中对于“这一类”文章的外在表象的稳定的心理态势。
从本质上说,文章图式是言语主体“内化”文章的表象,也是“类化”文章的范式,它必须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将文章的范式“内隐”为言语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心理模式。
二、文章图式的意义
首先,它内在地、隐秘地规范和引导着我们的写作,既是我们整合客观信息的一种内在形式,也是我们运思、表达的一种规范。
就一个作者来说,他心中积淀的“文章样子”越多,越有个性特色,他的写作也就越自由,越有特色。相反,作者心中的“文章样子”越少,越缺乏特色,他的写作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
三、文章图式的种类
一篇文章,从外观看,有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尾署;从内在构成要素看,有主旨、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它们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文章审美图式”是我们心中所认为的、最理想的文章表象。如我们心中积淀了许多小说的表象,有情节小说、性格小说、氛围小说、意识流小说、问题小说、哲理小说等。我们进行写作时,往往会依照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某一种或几种小说图式来进行写作。
四、文章图式的获得
进一步考察文章图式形成的心理机制,它与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较为相似。语感论I者认为,语感的心理机制是语感图式。
文章图式的心理层面实际上也是“形式”,不过这种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性的,要结合着文章表象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
文章图式是主体在阅读大量言语作品的基础上,通过主体内在的情意化,将文章表象“简化”、“定型”,从而形成主体心灵世界中的关于“这一类”文章的范式。
一般说来,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阅读,有利于文章图式的形成,如果零打碎敲,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学习文体知识和阅读作品时,善于比较各种文体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获得正确的文体感和文章图式。
文章图式是伴随着理性的感性形式,这种理性思维需要理论引路,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内省、修整,才能“完形”。没有理论的引导,就如同在黑暗中穿行,难以形成正确的文章图式。
一般习作者尽可能多积淀一些“文章图式”,应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基本的文章图式”,不能单凭兴趣,过分狭窄。过分狭窄,只限定在一两种文体上,一方面是影响我们写作基本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眼界过于狭窄,缺乏比较,也难以形成正确的“文章图式”。
林云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教学设计
写作教案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写作教案:第二章 文章载体论3 (语文版高一)
下一篇:
写作教案: 第三章 写作客体论1 (语文版高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