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17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一 七律 长征
万水: 金沙江 大渡河
远征难 只等闲 革命英雄主义
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性化
补充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激趣: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长征》主题曲导入(或投影显示毛泽东手书的《七律 • 长征》,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内容。
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1.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千难万险)
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
3.这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描红:难)
4.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描红: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描红:等闲)
5.有感情地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的总领句是什么?找出来,再读一遍。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首联中的“万水千山”在诗中具体指什么山?什么水?这一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体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五岭的“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的“磅礴”“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中描绘的画面,了解两次战斗,用心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4.根据历史事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还没有越过岷山,尾联为什么说成“三军过后”?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当堂训练,拓展提高: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逶迤——
磅礴—— 云崖——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默写一首毛泽东描绘长征的其他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评价,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易永利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长征》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再解析 (人教版)
下一篇:
《心声》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