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11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着本色——浅谈我心目中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论文)
     我们应该赋予语文课堂怎样的色彩?本色!唯有本色才是语文课堂的芬芳所在。

语文课堂的本色是什么?真实有效、书声琅琅、诗情画意、灵动和美就是其本色。

    一、真实有效,语文课堂的去伪本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形成自身能力 ,并体现素质教育的落脚点。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做到真实有效,这是本色课堂存在的基础。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悉数经过千锤百炼的粉饰而成为“课秀”,华美乃至完美的背后是虚假。要达到教学的真实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语文课“以学论教、重在实效”,关键不完全在于教师讲得多精彩,而在于学生收获有多少。语文教学一定要求真务实,不浮躁,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一定要着眼文本,融入文本;要重视背诵积累,追求真实有效。真实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习富有意义,最初的意义是学到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崭新而强烈的学习激情。语文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每课时都有自己的课时目标,都要做到切实有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就要讲究效益,尽量做到:低投入,高产出,节省能源。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做到大气和大胆——大气有胸襟,大胆可创新;知识要点清楚、方法策略对口,思路清晰、环节简约、渗透巧妙,精心准备,预设到位。这样上课中出现的可能出现的“事故”自然就会变成令人惊喜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一堂课,对预设之外,要及时因势利导,恰当地调整或变通教案,以保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书声琅琅,语文课堂的传统本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故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友影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字句之间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懂,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笔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在传播媒体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字类朗读显得尤为珍贵、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理解文义、培养语感,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对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非常重要,对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情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说:“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必须把情感性因素和朗读指导的技巧性融为一体”。因此语文课就应该要求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要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象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读”是语文学习的主线,是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能力形成的主渠道。以读为主线,内容在熟读中吸收理解,结构思路在阅读中梳理,技巧语言等,在阅读中鉴赏。每篇文章,我要求每个学生阅读的“底线”是三遍,欢迎多读,表彰背诵。每篇诗歌或文言文必须熟练背诵,做到张口就来。教师要帮助激励阅读,给学生提供背景,要求学生背诵,教师先示范背诵,指导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寻找记忆的线索标志。经典段落篇章要求“美读”,要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

以读代讲,以读促问,以读入情,以读达理,语文教师的教学的最高境界。读,这样的体验,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三、诗情画意,语文课堂情趣本色。

    语文是用语言文字来描绘意境,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描写的场景的特殊艺术。艺术的理想境界是追求美感。语文是语言艺术,所以,语文要追求美好的意境。语文本身就是一首首诗,是一幅幅画。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广袤美丽,多姿多彩。既有《春》、《济南的冬天》等山水风景的赏心悦目;又有《风筝》、《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生活故事的回味无穷;既有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的荡气回肠;更有贝壳、蝉等平凡生命的动人心魄、刻骨铭心。流连其间,可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启迪人生智慧,丰富文化底蕴。 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儿童,则更是一首首灵动的小诗!纯真无邪的脸庞,灵气闪烁的眼睛,侧耳凝神的表情,神奇绚丽的思想,以及那如雨后春笋般举起的手臂……即构成了那一首首或隽永、或诙谐、或深刻、或幼稚、或含蓄的小诗。

    营造诗意画意的课堂,老师要充满诗情。语文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老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其次是要让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因为语文具有人文性,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内心经历,都能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领学生去研读课文。有时根据需要加上音乐,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营造起诗一般优美的课堂氛围,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感染。这样学生才学得快乐,老师才教得轻松,其乐融融。要营造诗意的课堂,教师还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指导。教师激情的导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发现,深化知识的迁移练习,交流讨论时的提示,依托文本的“旁逸斜出”等,都展示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


展开全文阅读
语文课堂因诗情画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四、灵动和美,语文课堂的智慧本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预示着语文课堂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应让学生“活”起来,以创新、实践为主线,让灵动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旋律,让和美的气氛充溢语文课堂。

    灵动的课堂,学生必须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故动起来会更精彩。语文教学要切实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课文以外的知识与能力。如: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语文,收集不少民间语文形式,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体味民间语文的智慧与魅力;让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故事、诗句、歌词等,感悟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深情与寄托;带学生漫步古诗苑,学唱古诗,给古诗配曲,给古诗编舞,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深刻地领悟诗词内涵,含英咀华,领悟到诗词的旋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灵动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心扉敞开,平等自由的心灵对话、情感沟通和智慧碰撞。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

     灵动的课堂必然是和美的课堂。和美的课堂因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而异彩纷呈。寓语文课堂教学于乐,方法异常多,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还可借助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挂图、PPT等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课堂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学《蚊子和狮子》、《皇帝的新装》等时让学生编演课本剧,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还有语文课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以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都可以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又如开展辩论、知识竞赛形式,能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只有为语文课堂着上本色,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上正途!

      

 

韩支云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正确看待教师课堂上的“讲” (语文版)
下一篇:《行道树市》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