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97
标签:
教学论文
为语文学困生的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人教版)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教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而提高初中语文差生的作文水平,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了解分析差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以便有的放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作文方面来看,差生普遍存在以下消极心理:
1、应付心理。面对作文,差生无言以对、束手无策, 但因畏惧老师的批评,又不得不写作文,于是就表现出一种敷衍塞责随便应付的心理;或是不管文不对题,写完即可;或是东拼西凑,草率了事;或是干脆“借用”他人文章……
2、 自卑心理。差生虽经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但仍无长进。 老师讲评时,总免不了当作“反面教材”,于是差生深感失落和自卑。
3、逆反心理。因长期的困惑,差生对作文仅是“望洋兴叹”,教师对此又“熟视无睹”,于是,一种抵触的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有的差生本来能写好一点偏偏马虎了事; 有的差生干脆“交白卷”。反正在你老师眼里总是一个“差”字。
在以上种种心理表现中,也同时推动着差生的厌学心理。这样,日积月累,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差生就“付之以笑”,就连以前那愁眉苦脸的神态都失去了,结果其作文水平每况愈下。
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依据。老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因材施教。这对差生的作文教学,最为重要。我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差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作了如下尝试。
二、以情感为桥梁,以兴趣为依据,以生活为教材,全面提高差生的作文能力。
1.尊重差生,培养语文差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前面分析了差生因为作文水平差,时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一般信心不足,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我的首要工作是尊重差生,信任差生,帮助差生树立信心。为了改变差生作文不求上进、自甘消沉的状况。我开导他们说:作文并非难学,你们具备学好作文的许多有利条件,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同时,我在批改差生的作文中突破“差”的心理定势,客观地评价差生,总是指出其与众不同的优点。在讲评作文时,也避免把差生的作文当作“反面教材”。这样,差生在作文时,心情舒畅、轻松,作文状况也有很大的改观。另外,课外时间还多与他们交心谈心,捕捉他们心灵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全面的信心。
2.激励差生,激发语文差生热爱作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尤为重要。培养差生的作文兴趣,我的做法是:
①表扬差生的学习态度。一位刚入初一的差生,前两篇作文就不交。我发现后找他谈话,他满不在乎地说:“不会写。”我笑着劝他说:“是学生肯定有不会的,但是学生又不能不学习,你应该试试!”谈话的第二天,他果真把作文交上来。我仔细地读了他的作文,作文确实写得差,但我仍在课堂上表扬他也能完成作文的良好态度。这位差生很受感动,从此以后,每次作文都能及时上交,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
②善于捕捉差生作文的闪光点,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我在评改差生作文时,注重运用“沙中淘金”式的方法,从差生的能力角度出发,运用鼓励式、启发式、商量式的评语,尽量挖掘差生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生动的句子,也不轻易忽视。如我在批改《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的作文,发现一差生的作文,记叙条理混乱,但开头一句写得较好。这句是:“今天难得空闲,可自由地看够电视,因为我一个人在家。”我当即用红笔画出来,并写下旁批:“开头一句写得妙,切题干净利落。”
差生也有自尊心和好胜心。所以,仅仅在批语中勾勒其闪光点还不够,应将其“闪光点”亮出来,以满足其成功感。于是,我在讲评作文时,除了讲析优等生的佳作之外,还特别注意讲出差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差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追求。
3.以“用”开路,以“情”引发,以“实”下笔, 培养差生作文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为的是有用。”不明确写作文的用途,也是初中差生厌倦作文、盲目应付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作文教学,对差生进行实用性的尝试。具体做法是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如开学时要差生订计划;在开展为“汶川灾区捐款”活动时,教学生写书信;学校开展活动时,教学生写通知等。这样结合“用”进行作文教学,差生不仅有兴趣,而且学得主动,印象也深。有一个差生深有感触地说:“作文一定要学好,它与我们的生活太密切了。”
差生的作文,大多是缺乏真情实感。于是,我在指导差生作文时,注意以情景来引发其情感。今年三月份,我校发起了援助身患绝症的黄金铃的募捐活动,场面催人泪下,十分感人。我便抓住这种情景,引导差生写作“得知黄金铃患白血病之后”的作文。结果,差生的作文较以前的感人多了。
4.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就连差生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更注重差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他们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让学生他们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他们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他们,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他们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差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差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差生的写作兴趣,诱发了差生的作文潜能。
展开全文阅读
5. 注重佳作鉴赏与再创,为差生写作指引一条捷径。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语文差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给差生一点启发,或者让他们自己谈谈思路。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差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他们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他们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差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长期训练,差生产生了写作灵感,增强了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了写作水平。
6.语文即生活,作文即生活,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差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亲情的,亲情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情感,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激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我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五单元之中的《风筝》、《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风筝》一课后,可以以“风筝”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差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差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总而言之,差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件繁杂而又艰苦的工作。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用真心来尊重他们,用细心来呵护他们,用耐心来指导他们,一定能给差生的作文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让他们的作文“扶摇直上”。
黄春建
标签:
教学论文
为语文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杨修之死》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
作文素材积累六法 (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