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师随笔
阅读:512
标签:
教师随笔
安徽一小学前10名学生能戴绿领巾,校方称是激励
王旭东
只有前十名才能戴上“绿领巾”
家长:不能给小孩子刷上颜色 校方:是一种激励没啥不妥的
在西安“绿领巾”事件后,教育部明确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但在蚌埠第三实验小学,十几年来,学前班的小朋友们表现好的,都提前戴上“绿领巾”。有家长反映说,学校的作法太不该,难道其他的都是“坏宝宝”吗?
前十名小朋友戴上“绿领巾”
10月26日,记者来到蚌埠市第三小学进行走访。下午4时许,正值该校放学时间,记者守候在学校门口,等候小朋友们走出校门。
如学生家长反映一致,在众多小朋友飘扬的红领巾中,有少部分小朋友戴极为惹眼的绿领巾,记者询问得知,这些戴绿领巾的都是学前班的小朋友。
“我们班前十名的都戴绿领巾,老师说我是好孩子。”一位学前班的小朋友兴奋地说。来接他的奶奶也显得十分高兴,表示孙子很听话,很聪明,老师很喜欢他。
家长反感给孩子戴绿领巾
蚌埠第三实验小学门口,围满了接小孩的家长,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绿领巾一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学校能取消这种区分好坏宝宝的做法。
“不能给小孩子刷上颜色,纯洁的童心需要的是呵护。”一位学生家长称,这么小的孩子,有必要加入竞争机制吗?家长送他们来,就是希望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不希望他们过早就有了心理上的压力。据几名家长讲述,“孩子回家就哭闹着要卖绿领巾,说没有绿领巾就不是好宝宝,没办法,只有找人做一条绿领巾,在家里戴。”
校方解释这是一种激励
学校为何以戴绿领巾的方式,对学前班的小朋友进行优劣区分?带着家长的疑问,10月27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蚌埠市第三实验小学。
“都戴了十几年了,这是一种激励的方式,没有什么不妥的。”该校基础教育部的胡主任说,有关绿领巾的具体做法,该校幼教部的高园长最清楚。随后,记者与高园长取得了联系。据她介绍,家长所说的学前班,实际上就是幼儿园的大班,的确采取了给“苗苗队员”戴上绿领巾的做法,这是一种激励,学校针对最近家长们的质疑,专门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封信,做出了解释。
“会不会给没戴上绿领巾的小朋友心灵上带来负面影响?从此认为自己是差生?”
“不会的,在进入小学之前,每个小朋友都会戴上绿领巾,只是分批戴。”高园长如是说。
标签:
教师随笔
安徽一小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富豪为子女教育移民将怎样影响教改
下一篇:
古代做太监要经过哪些“潜规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