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范文
阅读:425  
标签:高考范文
高考作文的启示 高考复习
 高考作文的启示

                                     汪银波

高考作文恰似一面反光镜,它反射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到底如何;它又如同一副望远镜,借助它,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学的方向。从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值得重视。

一、注重生活积累

综观这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提示语中往往会出现诸如“生活中”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之类的话语。这说明,高考作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要求考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谈对生活的的理解和认识。这无形中给我们一种启示:语文教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到语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语文教学中,应改变“语文学习在课堂”这种认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外,还要留心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认真地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生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二、增强阅读意识

2004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题别出心裁而富有创意,它把作文和读书结合了起来,要求考生从孔子等人物或薛宝钗等文学形象中选一个写一篇作文。这个题目的导向性非常明显,就是要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能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它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更要注重课外阅读。

选入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只有体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汲取了精美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才能为写好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但要学好语文,让学生的视野仅局限于课本中、课堂内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它要求考生从古今中外名著佳作中广泛采撷,汲取精华,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文化知识。这对开阔学生视野,充实学生生活,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等具有重要作用。

雨果说得好:“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生活中不能没有阅读,语文教学中更不能忽视阅读。

三、强化思辨能力

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如2006年全国卷的材料“乌鸦学鹰”继承了前几年作文的命题思路,让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如果从牧羊人的话“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出发,可以以“正确认识自己”来立意;如果从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所说的话“它也很可爱啊”出发,可以以“勇于尝试”来立意。可见,命题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指出:“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由此可知,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事实上,教材中也不发培养这种能力的例子。如学习了小说《阿Q正传》后,可以就“在现实生活着要不要阿Q精神”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材的潜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以及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那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就会更有力度,更有深度。

综上所述,只有立足于生活,以广泛的阅读为动力,并赋予思辨的翅膀,语文教学访客走上夹道成荫、充满活力的理想境界。

               (2008年3月31日发表于《教师报》)

 

汪银波

标签:高考范文 高考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作文教学的一种设想——写、读、评、改
下一篇:<童年的朋友>讲学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