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130
标签:
教师随笔
屈原的三次落水
丁丁
……三闾大夫,魂兮归来!
历史不是翻过了五月初五了吗
你怎么又一次被波涛葬埋?
他们禁止了一个端午
又制造了一个端午
三闾大夫,魂兮归来!……
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时,一边听我一位同寝室同学讲述他当
“红卫兵”目睹的那一幕,一边在枕旁写下这几行诗,感慨那一段今人已经很难理解
的往事:1966年8月底某个凌晨,坐落在武汉市郊东湖风景区的行吟阁前那座屈
原塑像,一声爆响,在烟尘中化作了遍地石砾碎片,随后被悉数抛进了浩浩湖水。当
一切恢复平静,晨光熹微,湖波无声,泪光点点……
在那中国大陆全民发疯的年代,屈原塑像被归入十恶不赦的
“四旧”。从此那儿──以及人们心中──都只剩了寂寥的石座,枯败的杂草。
屈原两次葬於水中,而第二次更令人悲愤:第一次,是他自
己投入清波,第二次,却是被人投进碧涛;第一次,有满江的小舟,满江的呼唤,
满江的用竹筒装盛、苇叶包裹的米饭,担心“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而第二次,
人们却把《九歌》、《天问》、《离骚》,连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统统都投进了熊
熊烈焰……自然,此后十年,人们不再吃粽子,不再熏艾叶烧菖蒲,不再饮雄黄酒,
更不去赛龙舟──端午节从日历上被一笔勾销了。
历史在一个怎样的怪圈里循环往复?整个民族不是终于从噩梦
中苏醒过来了么,屈原塑像已重新郑重其事地重新竖起,那清癯孤傲的身躯不是又昂
然独立在芳草萋萋的湖畔了么,我写下那几行诗时,是那样坚信永远送走了放逐诗歌
的岁月。我怎么料想得到,屈原居然还会第三次被浪涛吞没!?──我的那位老同学
从国内来信,勾勒了心灵塌方的众生相:屈原塑像前倒不时掀起语笑喧天,但那和屈
原其实毫无关系。他依然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神州之大,有了许许多多的
“龙舟节”,有了许许多多的亭台楼阁、祭天祭祖祭神,却都是招徕洋人游客的噱头;
人们为歌星影星神魂颠倒,对名牌洋货趋之若鹜,却消泯了“上下而求索”的热望,
熄灭了忧国忧民的激情,更远离了幽兰芳芷的真正的美!到处争说“下海”,屈原没
有下海,却被横流的物欲、泛滥的商潮冲倒,谁还认识、还在乎这位峨冠博带的执拗
地吟哦的老人!
端午还在,诗魂却无。没有人再禁止端午了,端午却完全变了
质──还有什么比这一次的悲剧更可怕的悲剧?
魂兮归来!
标签:
教师随笔
屈原的三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屈原·九歌
下一篇:
“崇高”也是一种“真实”!(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