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2537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
【背景链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
二、课前自学
1、走进作者
本文作者是 • ,(1802——1885), (国家)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 》、《 》、《 》等。
2、知识储备
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是修辞的一种。
反语一般有两类①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②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如,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
3、字词积累。
赃( )物 箱箧( ) 制裁( ) 给( )予 恍( )若
琉( )璃( ) 珐( )琅( ) 眼花缭( )乱 惊骇( )
晨曦( ) 瞥( )见 劫( )掠
是否还有疑惑的字词?如果有,摘录下来
4、解释词语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5、我的阅读疑惑?
三、课文研讨与交流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加以概括?
2、读1-4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感受最深的词、句进行赏析。(注明段落)
展开全文阅读
词句
赏析
3、读5-10段,找出雨果评价侵略者的句子并对感受最深的词、句进行赏析。(注明段落)
词句
赏析
4、“读文识人”,读了这篇文章,你对雨果有了什么认识?
四、自测自评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āng( )物 箱qiè( ) 制cái( ) 惊hài( ) piē( )见 晨xī( ) jié( )掠 dàng( )然无存 不可míng( )状
眼花liáo( )乱 liú( )lí( ) fà( )láng( )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3、雨果, 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 《 》、《 》等。
希腊有 ,埃及有 ,罗马有 ,巴黎有 ,而东方有 。
4、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和“
照应,用 修辞手
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徐秀形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就英法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两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