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52  
标签:教学论文
学法指导动力系统刍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孙国友

      当前,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研究尚处于表层阶段,有些甚至陷入某些盲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们对整个学法指导的系统认识不足,因而在学法指导研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效果也不很理想。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问题。学习的外在因素,包括教师的指导、学习内容的确定和学习认知方式的选择等,都必须在学生个体认同的基础上,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以后才能产生作用。因此,在学法指导实施中,必须系统地研究学法指导内外各种因素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即研究学法指导的动力系统,才能把掌握学习方法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也只有这样,学法指导的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一、学法指导动力系统的构成

      动力系统是指由内外各种因素构成并相互作用,能促进事物发展的合力体系。学法指导动力系统就是指能促进学法指导有效进行的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体系。它主要有两个方面:外部动力系统和内部动力系统。

      (一)外部动力系统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教师因素、教材因素、学习方法因素、学习活动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法指导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作为指导活动主体的教师的知识水平、人品和人格是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巨大影响源。特别是体现教师知识和智慧的指导艺术,以及由教师的人品和人格决定的人际交往水平,是影响学法指导效果的重要方面。在学法指导中,教师的责任除了设计、组织和指导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促使其将这些动机和欲望最大限度地维持。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师生观、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指导艺术。可以说,学法指导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艺术和交往艺术。因此,教师因素是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的核心因素。

      2.教材因素

      教材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的各学科的教材。它是学法指导的中介,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主要媒体。由于教材集中反映了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的成果,具有很强的知识性、逻辑性和发展性,其中又蕴含了大量的学习方法因素,因此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没有教材因素,学法指导便成为无源之水。教师只有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学习方法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也只有借助于教材,才能较好地习得学习方法。因此,教材因素也是影响学法指导有效进行的重要的外部动力因素之一。

      3.学习方法因素

      学习方法因素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条件,是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的又一个影响源。这个影响源包括学习方法的体系、学习方法的环节和学习方法的技巧等。没有学习方法因素,学法指导便没有实际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方法研究的深入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法指导研究和实施的水平。因此,对于学法指导来说,学习方法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4.学习活动因素

      学习活动因素是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没有学习活动因素,学法指导便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学习活动因素又是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中的另一个影响源,它包括学习活动的环境和学习活动的形式等。学习活动的环境指的是活动的场所、手段和交往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学习活动的形式主要指学习活动进行的方式,如班级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方式和个体活动方式等。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较为适合,要由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法指导的内容来决定。

      在学习活动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师生关系,它对学法指导的成功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学法指导中,当师生关系处于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状态时,就容易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容易得到发挥,学法指导的目的就容易实现。如果教师仅仅凭着自身的地位去强迫学生,而学生没有积极、自觉参与的意识,那么,学法指导活动就不会很顺利,学法指导的目的就难以达成。

      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的4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对学法指导产生外部的动力。在外部动力系统的这4个因素中,教师是决定的因素,教材是中介,学习方法是条件,而学习活动则是手段。

      (二)内部动力系统

      内部动力系统主要由学生的各种因素构成。从活动论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发出者,也是学习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从学法指导的过程来看,学多少和怎样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来实现。因此,研究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是提高学法指导的关键。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包括: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学习需要、学习计划与组织能力、非智力因素水平等。

      1.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

      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是学生接受学法和形成学法的基矗。从学法指导的角度看,知识结构是存在于学生个体头脑中原有的学习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一般学习方法和学科的学习方法。前者是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在学习中如何运用学习方法的问题。只有这两种学法的知识结构共同作用,才会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产生动力。


展开全文阅读
      认知特点是学生个体对学习方法认识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认识方式是不同的。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获得,有些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有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和体会,有些则是两者兼有之。

      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对学法指导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进行学法指导的基矗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并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学法指导的传授上符合学生这两方面的要求,才能使学法指导更为有效。

      2.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真正的内部动力。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为了实现其价值,如获得教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以及同伴的羡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大成功。学生正是基于这些需要,才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产生兴趣,进而为实现其价值而努力学习。在学法指导中,教师的职责在于正确引导、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需要。

      3.学习计划与组织能力

      学习计划与组织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环境、要求和内容设计新的学习活动,以达到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这里包括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计划、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如果学生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如认识自己的弱点、优势和自己学习的特点等),缺乏一定的计划、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很困难的。

      4.非智力因素水平

      非智力因素水平是指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的兴趣、动机、意志和自信心的表现程度。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决定着个体事业的成败。就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来说,非智力因素水平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教师的言行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能将学法指导的内容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给以及时的客观的反馈,那么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就会变成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内部巨大动力。

      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学习需要、学习计划与组织能力、非智力因素水平等4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动力因素,并成为内在的、持久的、主要的动力源。

      二、学法指导动力系统的运行

      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和内部动力系统共同作用是促使学法指导得以有效运行的动力保障。在学法指导动力系统中,只注重或只研究外部动力因素,并不能使它产生促使学法指导有效运作的动力,因为它失去了作用的对象;若只注重或只研究内部动力因素,也并不能使学法指导得以真正运作和施行,因为它缺少了影响源,使得学习学法变成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而并非是指导下的学习。

      学法指导动力系统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教师,二是学生。教师是学法指导外部动力系统中的决定因素,他的作用就是把影响学法指导的外部因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通过自己的学识、水平、智慧和人格的力量,对学法的指导对象——学生,施以指导的影响力。而学生则是内部动力系统中的决定因素,他决定着教师实施学法指导的速度和质量。在学生内部4个动力因素中,学习需要是决定因素,它决定学法指导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生本身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需要,或者需要的欲望不强,那么,学法指导就不可能进行,或者即使进行了,效果也不会好,也不会长久维持。因此,对教师来说,他的最大责任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唤起学生产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需要,将社会、国家、民族对学生的要求变成他自觉自愿的内部需要,并努力使其自始至终都保持这种自觉自愿的需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讨论的只是学生个体的因素,如果我们对学生整体进行考察,对学法指导的影响除了个体因素以外,另一个因素——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水平也是影响学法指导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之间平等、融洽、团结,就会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的气氛,这对于学法指导的开展和学法指导的有效运行都是非常有益的。

      外部动力系统是学法指导的外部条件,内部动力系统是学法指导的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因素只有相互作用、目标趋于一致并为内部动力系统所接受时,它才能产生影响力。而内部动力系统也只有当其自觉自愿地接受外部动力系统的作用,并使其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趋于符合外部动力要求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根据以上讨论,为了使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施更为有效地进行,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拓宽学法指导的研究范围

      学法指导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上。换句话说,我们对学法指导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学习方法系列这一层面上。现在有些同志在研究中小学的学法指导时,根据教材和学科特点,列举了小学生要掌握多少学习方法,中学生又要掌握多少学习方法,好象不这样就不是学法指导的研究,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学习方法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之分,这么多特殊的学习方法哪能都让学生掌握!其一,研究学法指导的目的并不是要教给学生很多的特殊的学习方法,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利用一般的学习方法去解决学科特殊的学习问题。其二,研究学习方法并非是学法指导研究的全部。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学习方法的研究只是学法指导研究中的一个很小部分,只是实施学法指导过程中的一个条件。学法指导研究要想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实施。如果我们不研究学法指导的内部和外部动力因素,不研究学法指导的有效运行机制,学法指导研究又怎么能有成效呢?因此,中小学的学法指导研究,必须拓宽研究的范围,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来。只有这样,学法指导的研究才能深入和发展,才能真正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二)要重视研究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活动是学法指导的唯一途径,离开了学习活动,学法指导便无从谈起。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现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研究仍相当薄弱。虽然理论界对学生学习过程有相当清楚的论述,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仍然研究不力。在学法指导实施中,一些教师仍用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去解决学法指导的问题。这样做,对学法指导的实施显然是很不利的。我们只有充分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法指导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学法指导中的师生关系

      学法指导的研究不只是解决学生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好在学法指导中的师生关系。反过来说,有了良好师的生关系,学法指导就会更有成效。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模式和他们的交往水平。因此,在学法指导实践中,处理好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但是,我们目前的师生关系的模式和他们的交往水平还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往往是围绕教师这个主体进行的,教师利用其特殊地位构建起自己与客体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往往变成支配的力量,把自己与学生的交往关系变成支配的关系,致使其与学生在认知、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产生冲突,从而造成教学活动的低效率或失败。这种由教师支配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如不改变,学法指导就会变成“学法传授”,这是明显违背学法指导研究初衷的。因此,在学法指导中,更要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现在有学者提出构建“生师关系”的设想,目的就是构建新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师生关系,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标签:教学论文 学法指导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定时定量练习好
下一篇:学生“顶牛”怎么办?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