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528
标签:
教学论文
从科学化到现代化————试论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
山西师范大学 武永明
近年来,许多人在探讨张志公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时对于他的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思想,一般皆合二为一,笼统而论,停留于平面的、静止的述评,缺乏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笔者试图就张志公先生语文教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内涵以及由“科学化”到“现代化”的发展变化,探究这一思想发展的轨迹和意义。
一、关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主张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致在很长时期内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科学化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于语文教学科学化问题,张志公先生早在60年代就有所意识。1962年他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序》中说:“进行语文教育……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同年,他在《讲不讲语法》一文中申说了语言训练要有系统、有计划,要跟上学生语言能力发展需要的观点。
如果说他在60年代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的话,那么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国外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语言心理学等理论的影响,他对这一问题则有了明确而深刻的认识。他在这一时期率先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1977年8月,他在《语文训练问题要加紧研究》一文中提出“很需要把语文训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在谈到识字教学时,他认为需要“使识字训练带有较多的科学性、计划性,减少一些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其效率。”全文论述到的几个问题都带有科学探讨的性质。在《中国语文》1978年第1期上,他与田小琳、黄成稳联名发表了《语文教学要大大提高效率——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性,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科学化的主张。此后,他在许多文章和讲话中,从各个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
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应当而且可以科学化
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特点和传统的语文学习观念的影响,语文界许多人对语文教学科学化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对此,张志公先生旗帜鲜明地说:“语文教学科学化是必要的……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更要注意效率、速度的问题,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何况由于历史的和其他种种原因,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很不科学或者不够科学的做法,存在着因此而造成的不应有的浪费”。又说:“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可能性也是无需怀疑的。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难道唯独语文教学是例外吗?不会的。语文教学也有它自己的规律,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掌握的。”
(二)要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必须进行科学研究
他认为,研究的方法“要从大量的艰苦的调查工作开始”,要弄清各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找出他们学习语言的规律,要弄清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心理基础,弄清汉语常用字、词、句式的数量,成段成篇有什么规律等等。
(三)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语文训练的规格、标准和要求,使语文训练有一个科学的序列
这一点是张志公先生语文教学科学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语文训练应当有规格、有标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几个不同阶段,语音、文字、词汇、说话、读书、作文等几个方面,都应当分别有明确的规定。”“每项规定都有比较科学的根据”。不仅如此,语文训练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和学才能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可能有好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方法要科学化
关于语文教学方法,张志公先生主张:“要科学方法,要模式,但不要模式化”。怎样才能使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呢?他认为:“语文教学的规律源于语言的规律,教学的规律,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应当把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放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使方法合乎客观规律。凡合乎规律的方法就有效,按照这种方法去教学,就能提高教学效率,否则,就会降低教学效率。”如果说以上是他对语文教学方法科学化总体认识的话,那么,他对具体的方法也有许多论述。比如,针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语文教学讲风太盛的弊端,他提出“精讲多练”的原则和方法,他在许多文章中对这一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既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又体现了科学化精神。
二、关于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主张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和现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语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以语言教学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上,常常出现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可以说,从我们古老的语文教学到现在的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就是语文教学跟实际生活有接触,但不多;和时代潮流的接触,有,也不多,课文不还是《桃花源记》《阿房宫赋》么……每个国家,不同的时期,总有它要解决的问题,可语文状况怎么样呢?”正因为张志公先生对我国传统的和现代的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社会的弊病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所以进入80年代之后,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他又提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课题。1981年2月,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一文中,他首次提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主张,分别从语文教学的要求、内容、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内涵。1984年,他在《关于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在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又论及语文的现代化问题。90年代,他对这一问题更加关注,1994年12月发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1995年1月又发表《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直到1997年1月(逝世前几个月),在《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文中,还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全人类也正进入一个现代化信息社会,一切事情,包括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人文科学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着……要从21世纪对学生语文能力有什么要求来考虑,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时代的要求,否则将是毫无意义的。”可以说,语文教学现代化是张志公先生80年代以来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他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和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全文阅读
(一)语文教学要求要现代化
张志公先生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家,总是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来思考语文教学的改革。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将语言文字发展的前景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对语文学科提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80年代中期,他的这种现代化意识更为强烈,他在《关于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认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电子计算机将成为工农业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的日用工具了,甚至会进入不少人的日常生活领域。生活、工作、一切活动的节奏都很快,一切都要求高速度、高效率。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他设想下一代具备的语文能力将是“出口成章”的口头交际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他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信息社会发展的预见,现在有些已成为现实,有些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他对“下一代”提出的语文能力要求被实践证明是必要的、正确的。
(二)语文教学内容要现代化
张志公先生十分重视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自80年代以来,他一直主张语文教学内容要现代化,这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有几点。1.强调语言的口头交际功能和语言的通用性、标准化。他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反思时指出:“语文教学只管书面上的训练——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章,完全抛弃了口头上的训练——听话的能力和说话的能力。”他认为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因此,他在许多文章中都呼吁语文教学要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与此相关的问题是要求口头语言的通用性和标准化。他说:“教给下一代掌握的语言,必须是全国通用的,在国际上通用的、规范化的标准语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运用口头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口头语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学生充分熟练地掌握普通话,已经远远不是为了个人之间交往的便利,而是一个时代的要求,现代化的要求。”2.强调写作的实用性。他主张在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写各种各样的文体。比如公文、笔记、报告、总结、试验报告,甚至广告、商品说明书等。他曾批评现在的写作教学“生活中用的,学习研究中用的,工作中用的文体不受重视。”3.强调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否定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从现代化角度考虑这是不适当的。”“不学语法知识也可以学会讲话,但事倍功半,学了语法,学会讲话就更便利,事半功倍。”4.强调文学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教育不仅有语言、认识、文学鉴赏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而“科学研究、科学工作、科学发明,不仅要有逻辑头脑,更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教育与科学文化即现代化在这里接上轨了。”
(三)语文教学方法要现代化
关于这一问题,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学方法论〉序》中论述得相当精辟。在这篇“序”中,他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两点。其一,现代化教学方法要求“大面积,高速度”。他认为,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适用于很多地方、很多人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是“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他们可以关起门来慢条斯理地“十年寒窗”读些古贤圣书,写些应时文章,以此应付仕途经济的需要。现代社会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班级授课制,国家有统一的教育方针,有基本一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世界上,文化、科学飞速发展,要振兴中华,要摆脱落后的状态,很重要的一条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这种新形势下,“耳提面命”式的教学不仅不够用,而且是不可能的。要科学,要科学方法,一切领域都是这样,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其二,教学法的中心目标在于最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自己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显然,他强调教学方法最本质的功能是要适应现代科技信息社会,培养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和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的人才。他认为“这是现代化的教学法必须解决的课题。”
三、从“科学化”到“现代化”是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70年代末,张志公先生率先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主张;在此基础上,80年代他提出语文教学现代化主张;90年代,他对这一主张的论述更加全面、深刻。那么,“科学化”和“现代化”这两种主张之间有何联系,由“科学化”到“现代化”的发展有何意义?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与体会,以求专家与同行批评指正。
(一)“科学化”与“现代化”是同一思想,两种提法;既有联系,又有侧重
首先,其内容有所侧重,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关于语文教学科学化问题,张志公先生在1978年5月发表的《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一文中说:“无论说话、听话、识字、读书、作文能力怎样一步一步地提高,应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摸清这些规律,运用它,设计出训练的途径、步骤、规格和方法,就能大大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提高效率,这就是科学化。”关于语文教学现代化问题,他在1981年发表的《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一文中说:“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现代化?教学考虑现代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为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教学内容要现代化。”结合前面对这两个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张志公先生的“科学化”主张,主要是对语文学科自身内部规律的探讨,以求得科学的训练途径、步骤和方法,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而他的“现代化”主张,则主要是研究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语文教学的要求、内容、方法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最终解决语文为现代社会服务的问题。就其论述的角度而言,同样是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科学化”主张通过对语文学科自身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的探讨来提高其效率,而“现代化”则主张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要求未来的新一代应具有高效率的语文能力。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几大弊端,如对“语”和“文”采用分而治之,厚此薄彼的做法,“科学化”主张是从脱离语言实际,违背语言训练规律的角度进行反思,而“现代化”主张则是从无视现代化社会对口头语言的需求这方面进行批评。再如,针对语文教学忽视文学教育的做法,“科学化”主张认为:“文学课的任务是进行文学教育,不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把这两种任务并列只能使这门课两不像,两不沾,两败俱伤。”在这里他是批评这种做法违背文学教育规律的不科学性;而“现代化”主张则认为,文学教育不仅有培养文学欣赏能力之功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因此忽视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脱离现代社会、脱离时代发展之举。其次,张志公先生提出的“科学化”主张与“现代化”主张,尽管提法不同、论述的角度不同,其内涵也各有侧重,但就其实质,二者是同一个思想。因为语文教学只有科学化,才能提高其效率;而只有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从这方面说,“科学化”既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正因为如此,张志公先生在论述这两个问题时,常常将二者联系起来,有时甚至将二者的提法互用。
展开余文
(二)由“科学化”到“现代化”,标志着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果我们循着张志公先生在这一领域不懈探索的足迹进行深层次地研究,就不难发现,由主张“科学化”到主张“现代化”,决非名称的简单更替,也决不仅仅是上述所论述的内涵与角度的不同,而是标志着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如果说70年代末他主张语文教学科学化,只是就语文教学内部的规律进行探索的话,那么,80年代和90年代,面对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和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展望21世纪信息时代的前景,他则把研究的重点转到了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其视野更加广阔,眼光更加长远。从90年代他所撰写的文章和讲话可以说明这一点。1994年和1995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论述语文教材、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接轨的问题,而且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他对语文教学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一文中,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同学制接轨;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要跟信息社会、信息交流接轨。在《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一文中,他认为必须改变语文教学游离于社会生活与时代潮流的状态,“让语文教学跟时代大潮流接轨。今日的大潮流是什么?是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什么是现代化?他认为现代化的根有这样几条。第一条,规范化。第二条,科学化。第三条,信息化。第四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五条,国际化。第六条,坚持爱国主义。第七条,人的素质。从他所列的这几条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化”只是“现代化”的一个要素(当然是其主要的要素)。由此,我们认为张志公先生所主张的语文教学现代化较之语文教学科学化,其内涵更加丰富,研究的领域更加广阔,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还有一点需要说明,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就我国的整个教育提出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张志公先生在这一时期就我国的语文教育提出要现代化(研究的范围也涉及面向世界和未来)。这与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一致的,从这一点来说,张志公先生的语文教学现代化思想有其深远的意义。
正如语文界的同仁所说:“志公先生最少因循思想,总是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思考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常常冒出如许的思想火花,有时代的责任感,有改革者的气魄。”从张志公先生率先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继而又提出语文教学现代化这种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的精神,我想上述评价是不为过的。
中国寻呼网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标签:
教学论文
从科学化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三找多重复句的层次(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