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912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评改二题(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29
锡南高级中学 高得水
一、不要伤害学生的写作信心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上的自信是理智感的表现。学生一旦 缺乏自信,就会越学越没劲,就会滋生失败心理。这方面的代理不言自明,无需多说。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做,才能不仅不伤害学生的写作信心而且还能提高这种信心。我认为:
1、评分不要脱离学生的写作实际和《大纲》要求。
不妨先看一看《大纲》要求;
初中:“能写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清晰,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中:“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这就是中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或接近以上要求的学生细作,就可以打很高或较高的分数。但在评分实践中,忽略《大纲》规定,提出过高要求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一些教师所提的要求过于全面,从构思立意到主体的发掘,甚至记叙文中人物的典型化,等等。这样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大纲》要求的高标准评分,势必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信心丧失。
2、评语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和期望。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研究,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希望会大大提高学生的 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这个道理,许多教师都知道。然而,由于工作的繁忙、学习习作中五花八门的问题对我们理智的干扰,陛下常会出现“文不对题!”“画蛇添足!”“罗嗦!”“为什么不动脑筋?”之类批语,配上大大的问号、感叹号,令学生不寒而栗。有一位参加工作多年的同志,对中学时期一次不合适的评语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他在一篇作文中引用农谚“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时,“饥”字误写为“鸡”,结果教师红笔批阅:“不懂不要乱用!”为此,它起门了好长时间。写作本不易,青年学生的自尊心有较强,嘴怕失面子,教师的训斥、讥讽及全盘否定只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3、要千方百计创造“谈作文”的气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为一道数理化习题的正确解法而热烈争论,就是不容易看到学生争论写作的场景。原因何在?与我们的作文训练程序有关。我们的作文训练通常到讲评就告一段落了。就是讲评,也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无法形成平等的互相讨论的气氛。这要从教师这头加以改进。实践证明,班级里“谈作文”的气氛浓厚,全班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就很浓,写作的信心也就增强。
4、教师要经常“下水”,要敢于“亮相”。夸梅纽斯说:“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发现教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其精神感召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不仅要“下水”,还要把“下水文”教改学生讨论、评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大胆发表意见,并酌情采纳。“写作是自身的暴露”(美国研究中心学生作文问题专家格雷夫斯特语),教师不能怕“露丑”。一旦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把老师的文章改得更好了,学生写作、修改的兴致和自信心也就提高了。]
二、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以“激起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皮亚杰语),评语要写得“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鲁迅语),让学生觉得你“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是命令者”(鲁迅语)。要使学生爱读教师的评语,心悦诚服地按教师的指导去思考,去努力。
摘录几条评语如下:
“修改后的作品好得多了,老师打心眼里高兴。请你告诉我:哪些地方改得最满意?”(初中)
“对话能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但尚可简洁些,试着建了急剧,但因为对你的写得人物不濡拟熟悉,也需改得不好,青拟读一读,是否要再改一改?”(高中)
“旁边空白处由几个汉字,请你与原文中的比较一下,哪个更神气?写好文章不写漂亮字,多遗憾!”(初中)
用这样的语气,师生的情感自然就加深了。有个学生第了这样的评语后写到:“每当我翻阅作文本时,看到老师的评语,总觉得是朋友之间在交换意见,感到有一股暖流在心中荡漾。”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吗?哪里还能从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吗?诚然,这样做,教师不能信手拈来,随便应用一些沿用一九得作文评语,二要多费时间和精力,但却可以加深师生见得情感交流,融洽师生见得心理氛围,也能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能较快得“上路”,教师也能慢慢“解脱”,做到“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29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评改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考试写作“四要”(论坛精华帖)
下一篇:
怀念走廊(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