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阅读:639 2014-10-22
标签:
教学反思
高一教学反思
让精、细、准提高阅读教学的含金量 ——《劝学》之教学反思(高一必修二)
黎平县第四中学:杨伟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阅读教学的含金量一直是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根据学校安排,我上了一节公开课,篇目是《劝学》,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我原本设想改变学生从初中以来就养成的老师讲、学生记的上课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但从教学效果来看,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评课时老师们的点评可谓直言不讳,句句中肯 ,“三亮三暗”说得我心服口服。
亮点一:师生之间有很浓的亲和力。
亮点二:导入课堂风趣幽默、形象生动。
亮点三:板书规范清晰。
暗点一:教学语言缺乏严谨性。
暗点二:知识生成处理不够完善。
暗点三:问题设计缺乏严谨性、代表性、科学性。
从老师们的点评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含金量,必须在“精、细、准”三方面苦下工夫。
一、备课要精心
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驾驭教材,而且要细心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还要善于联系实际。如教学《劝学》一文时,学生朗读“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句子时,句中的“中”应读“zhòng”,“生”应读“xìng”,我对学生读错的字不给予及时纠正,更为可笑的是课堂上,有位同学在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时,把“己”读成“已经”的“yǐ”,可我毫不知晓,竟然也跟着学生这样读,岂不误人子弟?这些看似小问题,却反映出老师在课前是否精心备课。我若精心备课了,就不会出现如此低下的错误。尽管大多数老师对教材比较熟悉,但每年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因此每年都必须重新备课,做到常备常新,因材施教。因为精心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二、教学要精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对教学工作而言,它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是件不折不扣、马虎不得的大事。要做好课堂教学,必须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反映出教学的良与莠。教学细节,不是浅显的表面作秀,而是靠教师精心创设,精细打造,不断挖掘的。譬如我用“《劝学》是一坛常品常新的老酒”,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在了解荀子时我点拨了他提倡的“性本恶”思想,巧设问题:“如果老师说,‘人之初,性本恶’你会赞成吗?”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其实课堂教学中很多细节表现在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这就要求老师要善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去捕捉。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实现人们向善的目的。而在《劝学》一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体现,也是支撑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关键。在当前“读书无用论”思潮影响下,我们有必要搬出经典,搬出具有教化作用的知识涤荡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爱的阳光和温暖。如果我能抓住这个细节加以点拨,课堂教学岂不更完美。然而在教学中,我没有将这个亮点加以呈现,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
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教学过程千万不能忽视细节,它能够表现教学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教学整体的完美。
三、语言要精准
毛泽东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表达,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师教学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教学时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乎”字的理解,学生提出这个“乎”字怎么理解?我当时给学生的答案是“对吧”一种摸棱两可的解释。其实这是自己教学中对知识的预设性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身为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在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方面达到高精尖的要求。但是,因为平时不大注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甚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养成随意的习惯,导致教学语言缺乏精准。正如杨老师点评的一样“你的语言节奏缺乏起伏性,语速偏慢,抑扬顿挫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从此次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凡事都应该追求精益求精,不能因为一些随意性的语言影响对文本的深刻意义的解读和感悟。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一定要注意精准。
总之,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场漫无目的的表演,更不是一场T台的走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精心备课,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就很难达到科学化、艺术化,更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杨伟
标签:
教学反思
高一教学反思
让精、细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
下一篇:
《离太阳最近的树》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