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833  2015-03-15
标签:教师随笔
散文延安印象 教师随笔
 延安印象

   

4月29日,我们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之下,终于于上午10时许。驱车登程,赶赴革命圣地延安。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谈笑风生。该放下的架子都放下了,该摆脱的套子都摆脱了,融融恰恰,嘻嘻哈哈,征途的疲劳都在哈哈大笑中消解了。而我却早已思接千里,浮想联翩了,幼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翻烂了的连环画,背诵过的诗词幻化成一幅幅发黄的照片,在头脑中纷纷扬扬。

   在我的印象中,延安总是土地般厚重,蓝天般高远,红日一样灿烂,岁月一样沧桑。延安的色彩甚至单调为土黄、瓦灰与鲜红,延安的味道是淳厚朴素的,延安的形象是原始古朴的,想象中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高耸入云的宝塔,是随处可见的革命遗址,是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是挥舞入云的红绸彩带,是头缠“白羊肚”足蹬解放鞋的陕北父老,随着车轮滚滚,看着窗外愈来愈荒凉的景象,我心中觅古追昔的情绪渐浓了,渐渐弥漫成窗外的浮尘天气。

傍晚七时许,我被一阵嘈杂声吵醒,见同事们纷纷站起身来,向车外眺望。“原来这就是延安”,话语里带着叹息。我也忙站起来舒活一番身体,顺便随喜一番,但见“山随平野尽”,一座富有“转型时期”气息的现代小城市出现在眼底,两道东西走向的山岭夹着一幢幢依山修建的灰黄的楼房,街道宛如羊肠,各类建筑杂乱摆放。“小孩玩积木”大概是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思想精髓,唉,通病难医。

进入市区,我的目光到处寻觅,总想早点看到心仪已久的那些久享声誉的革命遗址。同事调戏我:你这个家伙,贼心不死,一进延安就想找个“米脂婆姨”。然而,我是失望的。窗外除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五花八门的店铺再无他物,让人无法把这座城市和他光辉的过去联系起来。在一个连“西门庆的家乡”都争来夺去的时代,延安似乎没有一点参与其中的兴趣。或许它的历史太过辉煌,已经不屑与这些市井之争。延安是木讷的,或许是自负的。但于我,却有些心心惺惺相惜的感觉。

晚上,我们止步于“圣通大酒店”,并有幸享用了一顿颇具地方特色大餐。“羊奶炖鸡腿菇”、“小米油茶”、“洋芋擦擦”,至今回味,依然口舌生津。延安的吃喝,究其文化,表现为晋蒙饮食特色之交汇,那天端上桌的菜肴,羊肉则膻味浓郁,汤色清淡,凉盘则酸味十足,很“老西儿”,全不似我们靖远,羊肉的调料味颇足,凉盘则走川菜路子,倒叫我这个老饕餮舒坦了一回。

“酒足饭满”,我们同行三五人游兴甚浓,遂信步下楼,优游一番去也。漫步街头,华灯初上,红男绿女,络绎不绝。行至一处,见一桥,桥下波光粼粼。“这大概就是传说中主席濯足,总理饮马的延河吧”李君回头问我,“我看不是,根据贺敬之的回延安”,“张君急匆匆的说”,“延河水流应该湍急些,这分明是个人工湖”。我便向一路人询问,路人笑道,“这就是延河,不过已改造得不成样子了,也可以说是个人工湖了。”我顿觉兴味索然,仅仅过了一个花甲子,波光粼粼的延河竟变做这镜映天地的一湖浊水,人类改造地球的力量,无休无止,没完没了,却毫无诗意与敬畏之心。唉,读书人一声叹息。

翌日,我们登车游览壶口瀑布,汽车在山路逶迤间前行,陕北高原的大观在眼底起伏。车窗外果木成林,时有人家在桃红李白间闪过,黄河如带时不时出现在谷壑间,看起来水势太小,毕竟让人对壶口之行渐失了胃口,“筷子壮的一股水能够激起多大的浪,徒有虚名了。”有人幽幽叹息。车行两三时,路旁的招牌渐多了起来,“陕晋酒家”,“壶口旅舍”,“山西补胎”,看来是要到了。开窗抽烟,渐闻有闷雷之声自下方传来,不觉精神一振,有人做欢呼雀跃状,然而导游却说:“还早着呢,还得有半小时呢,”遂收势坐好。终于到了售票口,我便四下张望,方见远处人头攒动,而耳际早已轰轰然了,办好手续,三步紧做两步,大伙一齐奔向远处,半里地远,我就看见黄河了,只见黄河如蛇,从天际蜿蜒远来,在人头攒动处却倏忽消失,而雷鸣轰响踏地而来。就跑将起来,走到近前,只见黄河水如脱缰野马解羁金龙,在浅浅峡谷中奋勇狂奔,行至壶口,忽遭地形的暗算,便一头扎下石崖,便发出愤怒的狂嚎,虬劲的身段撞在坚硬的岩石上,七挣八拧间从崖底奔涌而出,怒吼一声,浩浩荡荡奔向远方,毫不留意那些站在崖畔上为他赞叹欢呼的所谓子孙后代!而他所吞吐的雄阔的气息却早在崖畔上斜挂三条彩虹,值得观览者欣赏半天了。看着崖畔下浩然远行的黄河,我久久叹服于他不羁的灵魂,洒脱的雄姿,渐渐嗅出自己的身心因困囚得久了而散发出发霉的气息。

    晚上回到了正常的热闹如昔的延安街上,便和李渤海老师一道觅食,却在一处僻静的街角,一家破旧的店面里吃到了一顿正儿八经的“陕北羊肉剁荞面”,浓香,热腾,有筋道,而碗大量足,而油泼辣子红艳艳,满头大汗间我恍惚触到了我心中陕北的感觉:厚实,稳健,宽容,朴素,一如大老碗中狗头枣般大小的羊肉疙瘩,一如谦卑的匍匐在黄土高原上的沉默千年的长满谷子,育着羊群的馒头山,陕北的延安,如记忆一样老旧,却如思想一样簇新。只有在这样实实在在的地方,也才能上演轰轰烈烈的历史,它,配!

而后,我俩又漫无目的的徜徉街头,一阵似曾相识的锣鼓声把我们拉进了一家大众舞厅。闪烁的镭射灯光,弥漫的烟草与香水味,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平川任何一家“迪厅”,可内中上演的内容却是我前所未见的,足有二百号人在扭秧歌,而且还有人不断涌入舞池:队伍却是整齐的,五个人打伞领头,五条长龙舞出千般花样,穿插迂回,阵行变幻不定,红绸翻飞,彩扇张风;队伍里有年愈花甲的老人,有刚染了黄发的小年轻人,却都热情饱满,动作幅度奔放不羁,夸张洒脱。

看着眼前这古朴的艺术形式,听着这响彻千年的高亢古韵,我眼前恍惚出现了一片荒凉的漠野,锣鼓响彻云霄,红旗漫卷西风。瓦灰的队伍,飞舞的红绸带,南腔北调的喝彩声,一齐涌向我的耳际,眼底,心头,我喃喃自语:我的延安还活着哩,他活在苍茫的夜色里,活在朴素的人群中,活在端庄的文学间,活在每一个有着蓝天白云的日子里,活在敬畏与信仰中,活在坚持与希望里,活在跋涉与前行里,活在虔诚与挚爱里!那片被热血浇灌,任战光焚烧过的土地中生长出的记忆早已深植入我们的基因里,并将在每一个庸常的日子里提示我:因为精神不灭,所以延安久存。于是我抖落一身俗气,艰难地从安逸已久的现实里站起。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白银五中语文组:牛宇

    电话 :13893061288

 

牛宇

标签:教师随笔 散文延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散文刺玫 教师随笔
下一篇:小说广场奇遇记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