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55  2015-03-22
标签:教师随笔
冬虫夏草论 教师随笔
 

青海之西,昆仑之南,古国悠悠,当属羌蛮。碧草漫漫无际,牧游者怡然。王有二子,性各异端。长子忤暴,窥柄权久矣;次子慧敏,常游戏山间,倜傥放诞。兄谋诛之以绝后患。走而入山,仙人化虫匿焉。兄为鹫鸟盘旋啾啾,虫入土化草而隐。兄暴如雷,喷怒而毙!遂立志益人,动摄天神。自以生雪峰苦寒之地,受天地精华,食者长生。懦者畏艰,不可得也;勇者有志,益寿延年。冬则蠕蠕为虫,夏则簌簌然草冠而行。及气化转移,二形聚成,即为虫草,可采为上药。乃此如幻之形,当属天地灵物乎!

已而千年,泽被三江之源。源者,本也,本正则源净。虫草生于兹长于兹,当秉承本意,护佑山川,以其青草依依、碧水悠悠、天蓝地精为任,以其民纯俗正、勤勉自强、造福四方为务。且本为避祸隐匿,乐善助人矣!

然求者芸芸,不期致祸。每岁山气未开寒意料峭之时,即有入山苦寻者,以手驻地,以膝慢移,目聚一处,几如寻针沧浪、失珠碧野。偶得者如获至宝,欢呼雀跃,攀岩援石不觉疲累。此时虫体盈实,座芽短褐,色黄如金,乃最佳也,往往佰不能鬻其一。弗得者则焦慌窃叹,终日无获者则顿足捶胸曰:“呜呼!天不遂我愿乎!”皆是也!继而日气渐暖,百草复苏,三餐在肩,满腹怀思而至者如蝼蚁。高寒少氧之地,寝不能眠,食不能饱,稍有不慎,心肺即损,更有命丧群山、魂魄不归者。然人人欲钵满盆满,欲念之下生命何轻!纵然兵警当道、地税惊人亦不自惜,极尽聪明之能事以求进山。奈何自然之物生不可逆,物稀人丰,况此灵物!无获者愈多,欲得者愈多,趋之若蚁,回环恶循。鬻者紧随其后,一日三价,瞬即飚升。如此不出数载,大江南北人人知其益,售卖者蜂拥。

凡物则稀而贵,贵而贪,贪而愈求,求之则毁。其依于山则山毁,依于水则水涸,古今涸泽而渔者比比,况虫形草性本奇异!玉树果洛二州,本水草丰茂,牧游怡然。然短短二十余载,苍翠不复,践踏遍至,满目人迹,疮痍密布。初为天然牧场也,如今阡陌交通,错综复杂,无处不至;初为茂林密布,灌木丛生,野芳缤纷,今几近秃,风光不再。人富物乏,人欲不减;物匮难负人欲,终至枯竭。清风作沙暴,明月匿灰霾,城市如蜃楼,日日啖尘埃。始觉自然之物不可贪,然贪欲已成;始觉天地灵异各有数,然其数已尽。

羌王之子欲益人,人获益亦获欲矣。王子所益者,人之脏腑肝脾,以四体康健为要。然人欲凿凿,远非其心。虫草性固善,亦因其善成就其恶。故谓之世之以善成恶者,为恶之首也!

 

李玉梅

标签:教师随笔 冬虫夏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侃马说》—韩愈找伯乐的艺术
下一篇:生命之缘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