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133  
标签:教学论文
走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认识误区之二--转变就是简单的替代吗?
                     2002年4月22日 文汇报   文/杨庆余

   转变学习方式是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几乎是让被动的“接收式学习方式”一统天下的,而这种学习方式注重的是已有的人类文化的复制。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在所谓的转变学习方式中,究竟什么是“转变”?要“转变”什么?“转变”是否就是一种完全的“替代”?

其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如同“接收式学习”一样,它们在实质上都是属于宏观方法论层面的概念,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模式,在这个方法论下面,可以构建出许多不同的具体的学习模式,如“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学习”、“动手做”、“主题性学习”等,因此,这儿所谓的“转变”,首先应该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转变。

其二,如果我们将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结构来剖析的话,在以往的学习方式中,其结构是单一的,即仅仅是“接收式学习方式”一个纬度,而这种线性的学习方式结构模式,已经明显地阻碍了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个体要在这复杂的社会中获得终身发展,已经不能单凭接受社会文化这一种学习方式了。因此,所谓“转变”,首先是转变学习方式的结构。

其三,从这个意义上看,“转变”不是一种简单地“替代”,而是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入到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去。因为不管是研究式学习还是接收式学习,都是我们获得有效学习的必要方式。

当我们在大力倡导“转变学习方式”时候,首先需要的并不是研究并归纳出“研究性学习”有哪些行为特征,而是要看这些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究竟是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还是多元的立体结构模式。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在这种多元的学习方式结构中,教师是否真正有效地转变了自己的行为角色。这包括:

1、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即无论是学习任务的提出,学习过程的计划,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甚至是学习结果的构想,都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2、教师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即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是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并共同去完成的一个过程。

3、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一个唯一的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常常还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做到“经验共享”与“教学相长”。

标签:教学论文 走出研究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走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认识误区之一--只是为了转变学习方式吗
下一篇:走出“研究性学习”认识误区之三--儿童的“研究”是科学家的研究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