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拟行路难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课后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精选(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
[2022-04-16] [阅读次数:416]
《拟行路难(其四)》理解性默写汇编 1.鲍照《拟行路难》中,以比喻写人生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2.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以宿命论来寻求解脱的两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鲍照《拟行路难》中,“泻水置平...
『
阅读全文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诗歌译文及赏析
[2022-01-26] [阅读次数:239]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
『
阅读全文
』...
失意人生的不同选择——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主题的互补整合
[2020-11-08] [阅读次数:832]
北师大二附中 陈立今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第16课将苏轼的《赤壁赋》与姚鼐的《登泰山记》合编在一起,这种编排组合在教材中还是首次。 《前赤壁赋》特点是“以文为赋”,《登泰山记》是“桐城散文”,初看似乎相似点很少,但仔细研读,这两篇文章其实可...
『
阅读全文
』...
四川一女生高考失意,割腕喝农药自杀身亡
[2013-06-25] [阅读次数:3270]
华西都市报报道:为了出人头地、回报父母,20岁的崇州女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复读。今年,复读了一年的她,差理科三本线仍有6分差距。在得知这个成绩后,她选择了割腕、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以为这样能让父母轻松点,不想这却成为父母一生中的痛。 6月22日晚,在查询高考成绩一个小时前,身在拉萨的王...
『
阅读全文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泄水置平地”)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09-11-23] [阅读次数:6638]
(一) 泻水置平地,① &...
『
阅读全文
』...
鲍照
[2008-08-15] [阅读次数:676]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
『
阅读全文
』...
鲍照及其创新
[2008-08-15] [阅读次数:1614]
寒士的呼声 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 对七言诗的贡献 出身寒微的鲍照,是一位极有抱负的才士。他不甘于自己低下的地位,迫切地想凭借自己的才智,在上层社会找到一席之地。《南史》本传载:照尝谒临川王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
『
阅读全文
』...
田园诗,失意诗人对农家的皈依------《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赏析(网友来稿)
[2003-11-29] [阅读次数:4377]
安徽省当涂一中 陈帆 邮编243100 电话0555—6726918 Email fcr32003@yahoo.com.cn 13026081811 2003年11月28日 综观古代诗坛,由于官场...
『
阅读全文
』...
政途多失意 悲愤出奇文----中国古代被贬文学初探(网友来稿)
[2003-11-07] [阅读次数:3053]
安徽省当涂一中 陈帆 邮编243100 电话0555---6726918 大凡有才华的人,都有点清高孤傲,卓然不群。而大凡有点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人,总不会见容于当权者,他们或被贬斥,或被杀戮。因此他们都有身世浮沉,怀才不遇之感。他们文学的顶峰就出现在他们被贬的时期。从...
『
阅读全文
』...
北大才子长安卖肉 母校愿帮助失意校友
[2003-07-28] [阅读次数:643]
华商报 2003-07-28 周春林 江雪 李杰 当年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 阴差阳错现今以卖肉为生 华商报...
『
阅读全文
』...
失意后的无奈,无奈中的企盼初二册---《夜雨寄北》试解
[2002-10-20] [阅读次数:5534]
广东新丰县丰郊中学 陈有力 唐李商隐诗作之解难,古有微词。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是什么,我理解不着。李诗往往因其意蕴...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