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扬州慢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扬州慢》教学讲义
[2021-03-09] [阅读次数:1610]
一、读准字音 堤沙(dī) 天堑(qiàn) 珠玑(jī) 叠 (yǎn) 罗绮(qǐ) 二、一词多义 (1)胜东南形胜(形容词,优越)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动词,能承受,禁得起)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形容词,尽) (2)将异日图将好...
『
阅读全文
』...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3-31] [阅读次数:1515]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复修起居注。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日:“以口舌论人,是阴中...
『
阅读全文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及练习
[2018-09-18] [阅读次数:518]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 扬州的二十四桥,在...
『
阅读全文
』...
扬州一觉,千年不醒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02-03] [阅读次数:1264]
朱文颖 有一个梦,或者一种现实一一它从来未曾证实,但也似乎永远不被否定。 我一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两岁,或者三岁,我们一家,我、父亲,还有母亲,在一个轻雾的早 晨,坐车来到水草极盛的河边,母亲替我梳着头发,然后指向远方: “喏,那边,那边就是扬州了呢.” 这个梦我母亲是否定的。她...
『
阅读全文
』...
槐树下的战争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05-24] [阅读次数:553]
老 舍 ①一号搬来了两家日本人,一共有两个男人,两个青年妇人,一个老太婆,和两个八九岁的男孩子。自从他们一搬来,冠晓荷俨然自居为太上巡长,他命令白巡长打扫胡同,通知邻居们不要教小孩子们在槐树下拉屎撒尿。他嘱咐倒水的“三哥”,无论天怎么旱,井里怎么没水,也得供给够了一号用的——“日本人是要天天洗澡的...
『
阅读全文
』...
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03-10] [阅读次数:2194]
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 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 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
『
阅读全文
』...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国对外战争史九大经典瞬间
[2016-09-03] [阅读次数:427]
1、蒙恬北却匈奴七百里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蒙恬大军收复河南地,击败匈奴主力,北却匈奴七百余里,以至于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霍去病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北进两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右贤王部遭遇后大获全胜,...
『
阅读全文
』...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原文及翻译
[2016-09-03] [阅读次数:342]
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②从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礼得龙兴佛舍,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而视后,则榛棘出入,不见垣端。指以语予曰:“吾将除此而宫之。虽然,其成也,不以私吾后,必求时之能行吾道者付之。愿记以示后之人,使不得私焉。”当...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2016-06-01] [阅读次数:152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
『
阅读全文
』...
世界不需要战争,人间需要和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稿) 教师随笔
[2016-01-15] [阅读次数:691]
世界不需要战争,人间需要和平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稿 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贺坳小学 杨帆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还记得七十年前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吗?还记得七十前那触目惊心的“万人坑” 吗?还记得七十前那令人...
『
阅读全文
』...
扬州游记 学生随笔
[2015-11-24] [阅读次数:428]
谈起这次“旅行”,不得不说,我们真是有够幸运的,因为我们这一届初二那可是代表整个江都区去的,心里无比自豪。看着其他人的羡慕、嫉妒、恨,心里更是别有滋味。 接下来,我们可是参观了扬州最文明的几大景点-----双博馆、火车站、国防园和瘦西湖。 微风轻轻地吹过,带动着嫩绿的叶,娇艳的花,初露的小牙...
『
阅读全文
』...
初中全部古诗经典名句赏析 (过零丁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水调歌头、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沧海)
[2014-05-28] [阅读次数:1516]
1《过零丁洋》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激情慷慨,豪气纵横,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誓死报国的耿耿忠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练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
[2014-05-08] [阅读次数:249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
『
阅读全文
』...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22次战役斩首181万(战争)
[2014-03-22] [阅读次数:853]
付金才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战争屠城记,累累尸骨垫起了皇帝宝座
[2014-03-01] [阅读次数:535]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10年第7期,作者:梅桑榆,原题:《中国血腥的屠城记载》 这里记载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战争,都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被杀,皇帝的宝座,确实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啊! 中国历代皇帝,对于反抗者与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屠杀,向来是极其残酷的。这种屠杀,往往...
『
阅读全文
』...
2013年江苏扬州中考优秀作文:渐至佳境 作品赏析
[2013-08-17] [阅读次数:374]
如果我说我喜欢长跑,估计没有人会相信。也难怪,一个跑八百米都要用四分多钟的女孩子,竟然会喜欢而不是痛恨长跑,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是,我就是喜欢长跑。 这种喜欢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吧。 高中...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十大天才名将简介(战争英雄)
[2013-07-16] [阅读次数:4074]
1、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平》各章情节摘要(娜塔莎教学辅助)
[2013-03-19] [阅读次数:6579]
战争与和平.笔记. 第一册.第1部 1... 1805年7月(嘉庆十年)的一天,俄国亚历山大一世皇帝母亲的女亲信安娜·舍列尔正在家里操办私人晚会,迎接陆续到来的客人。先到的贵客瓦西里公爵与安娜讨论起了风头正盛的拿破仑,而公爵此行的目的是请托安娜为次子阿纳托利谋求俄国驻维也纳使馆一等秘书的职位,...
『
阅读全文
』...
七年级上册单元作文导航及范文展播——战争与和平
[2012-12-21] [阅读次数:810]
单元作文导航 本单元作文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机会、珍爱和平生活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战争知识的掌握和对战争性质的了解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课文设置的“铸剑为犁应有日”包含四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是为了让我们对战争的根源和战争的历史有所了解...
『
阅读全文
』...
墨子简介(战争与和平)
[2012-11-24] [阅读次数:944]
墨子的政治主张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十个方面。 兼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
『
阅读全文
』...
2012年扬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不能没有你语文
[2012-07-19] [阅读次数:345]
你是良师,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你是益友,慰藉我受伤的心灵; 你是石子,铺平我成功的道路。 有时,你很让我讨厌, 但我的生活却不能没有你。 一开始我并没有喜欢你,甚至讨厌你, 但你没有因此而抛弃我,反而是处处帮着我。慢慢地,...
『
阅读全文
』...
2012扬州中考作文优秀范文:不能没有你
[2012-06-24] [阅读次数:1209]
2012扬州中考作文优秀范文一:不能没有你 在漆黑的深夜里,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刻,你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让我从黑暗中走向光明。不能没有你——我的朋友。 当我孤单一人走在生活的道路上时,面对迷茫的前程,是你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跌倒了无数次,是你,是你一...
『
阅读全文
』...
姜夔《齐天乐》鉴赏
[2012-02-22] [阅读次数:2101]
姜夔有《齐天乐》一词吟咏蟋蟀,词有小序,兹并录如下: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
『
阅读全文
』...
论姜夔词的意象 (粤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2-02-21] [阅读次数:832]
[摘要]:姜夔词的意象有其鲜明的特性。一是清冷,词中物象总被投上作者凄凉的心绪;二是空灵,主要表现为取象清虚、从虚处着笔,并且意象组合疏宕;三是醇雅,意象选择尚雅避俗、用典融化无迹,形成高雅的词境。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生活际遇以及作者的个性品质有关。 [关键词]:姜夔 意象 ...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亲: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鸿门宴)
[2011-11-28] [阅读次数:975]
文章摘自:《狼民族》 作者:元坤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版次:2011年10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侵扰商周,打劫战国、秦汉,践踏新莽、西晋,震摄欧洲。历史上,唯有匈奴民族如此剽悍。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强烈冲击,将衍生出一段怎样的传奇?尽在《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
阅读全文
』...
《憎恨战争》 学生作文范文集
[2011-11-14] [阅读次数:1064]
从前,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小城。一天,阳光温暖和煦地照耀这座小城的大地。一群群白鸽从人们的头顶上从容飞过,不时,还传来鸽子欢畅的歌声。人们翘首仰望这些白鸽呀!多么希望它们作短暂的停留。 然而,无情的炮火破灭了他们稚嫩的奢望! 随着一声声枪鸣,随着一声声炮响,白鸽四下里逃窜,那急促的而...
『
阅读全文
』...
蒙古征服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屠城(罪恶的战争)
[2011-11-07] [阅读次数:7187]
王晓明 在人类社会迈入纪元后的第13世纪后,一个民族开始崛起于蒙古高原的沙塞之间。他们是那样的强悍,以至于像一阵龙卷风般掠过亚欧大陆。所过之处,一切都被无情的摧毁,撕成碎片飘散于历史的烽烟中。从朝鲜半岛到多瑙河;丛极北苦寒之地到西奈半岛,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在蒙古兵的铁蹄下呻吟。屠城、大规...
『
阅读全文
』...
学生优秀文集——憎恨战争(语文版八年级)
[2011-10-03] [阅读次数:596]
学生优秀文集 憎恨战争八(3)徐星月 指导老师 余国福 从前,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小城。一天,阳光温暖和煦地照耀这座小城的大地。一群群白鸽从人们的头顶上从容飞过,不时,还传来鸽子欢畅的歌声。人们翘首仰望这些白鸽呀!多么希望它们作短暂的停留。 然而,无情的炮火破灭了他们稚嫩...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2011-03-26] [阅读次数:3921]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刘禹锡 唐 【体裁】:七言律诗 【赏析】: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
『
阅读全文
』...
阿那托尔与娜塔莎(四)(《战争与和平》节选)
[2010-03-07] [阅读次数:1143]
三个条件 彼埃尔从德米特力叶芙娜夫人家告辞后,立刻到阿那托尔可能去的地方去寻找他。 彼埃尔所到过的茶房或俱乐部各处,大家都正在那里谈论着娜塔莎被诱拐的事。彼埃尔听了感到内心很不舒服,但他表面上还是笑嘻嘻的,故意装作不在乎的样子。 可是,他要找的阿那托尔到底躲到哪里...
『
阅读全文
』...
阿那托尔与娜塔莎(三)(《战争与和平》节选)
[2010-03-07] [阅读次数:1372]
巴拉加看情势不妙,立刻跑来协助阿那托尔挣脱那大汉的纠缠,跟着朵罗豪夫狼狈地逃上橇车。 娜塔莎的绝望阿那托尔诱拐娜塔莎为什么失败呢?那是有下面的原因和对策的:德米特力叶芙娜夫人看到索妮亚在娜塔莎房间前面的走廊上吸位着,起了疑心,于是逼索妮亚说出了一切。夫人听了这消息后非常愤怒,立刻走进娜...
『
阅读全文
』...
阿那托尔与娜塔莎(二)(《战争与和平》节选)
[2010-03-07] [阅读次数:885]
娜塔莎看完信的时候,女仆走了进来。“小姐,有一个陌生的男人要我把这封信交给你。”这是朵罗豪夫开玩笑代阿那托尔起稿的信。这封信这样开始着:昨晚我的命运已经决定了,那就是能够被你所爱,我便可以快活地活下去,否则我只有死路一条,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娜塔莎把阿那托尔的这封来...
『
阅读全文
』...
阿那托尔与娜塔莎(一)(《战争与和平》节选)
[2010-03-07] [阅读次数:1821]
爱的诱 罗斯托夫伯爵一行到莫斯科以后,便寄寓在跟他们有深交的德米特力叶 芙娜夫人家。夫人是个巾帼英雄,她无论在任何人的面前,都会直率地把自 己所想的或要说的全都讲出来,因此,闻名于莫斯科社交界。 娜塔莎的名字也是夫人替她取的,所以夫人格外疼爱娜塔莎,这一次也 是她自动请罗斯托夫伯爵一...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平》简介及赏析
[2010-03-07] [阅读次数:15104]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故事梗概] 一八○五年七月,宫廷女官安娜·芭芙洛芙娜在彼得堡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会。到会的有上流社会名流。发·西...
『
阅读全文
』...
姜夔《扬州慢》赏析3
[2009-03-01] [阅读次数:5440]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
阅读全文
』...
姜夔《扬州慢》赏析2
[2009-03-01] [阅读次数:4573]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飘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
『
阅读全文
』...
扬州慢(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8-12-21] [阅读次数:1043]
思考: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 青青荠麦 景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 空城 &nbs...
『
阅读全文
』...
姜夔《扬州慢》赏析
[2008-10-03] [阅读次数:95474]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白石到达扬州之时,离金主完颜亮南犯只有十五年,当时作者...
『
阅读全文
』...
两部《战争与和平》
[2008-09-30] [阅读次数:2073]
来自: 深山夜读 (郑州) 很多年以前,高中时,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和一位好友谈起书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爱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爱的当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爱。他说。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平》名著赏析
[2008-09-30] [阅读次数:18593]
托尔斯泰于SPAN lang=EN-US1828/SPAN年SPAN lang=EN-US9/SPAN月SPAN lang=EN-US9/SPAN日出生在图拉省可拉皮文县雅纳斯·波良纳的一个大贵族伯爵家庭里,他的父母在他幼年时就先后离世,但是他 童年时代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SPAN lang=EN-US19/SPAN世纪SPAN lang=EN-US50/SPAN年代初期,陆续发...
『
阅读全文
』...
姜夔及其代表作
[2008-08-15] [阅读次数:2164]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平》中的三个主人公
[2008-03-17] [阅读次数:8311]
《战争与和平》有三个主人公: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 安德烈公爵出身军人世家。他参加了1805年、1812年两场战争,而战争就是要和死亡打交道。第一次他怀着对荣誉的渴望和对婚姻生活的厌倦上了战场,他渴望着他自己的“土伦”。但他没有得到他的“土伦”,反而负了重伤,只是侥幸没死。第二次他在万念俱灰中上...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平》中的五个家庭
[2008-03-17] [阅读次数:3694]
战争与和平主要描述了五个家庭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故事以拿破仑扩张进攻的战争为时代背景而展开,互相熟识的俄罗斯年轻贵族在逐步成年过程中生活和世界观的分化,以及他们的父辈们为子女营造生活的不同表现。时间跨度主要是1805-1812的七年,最后又补充了8年后的主要人物的生活状况。充分而翔实地描述了不同类型人物的...
『
阅读全文
』...
《战争与和平》与娜塔莎
[2008-03-17] [阅读次数:5412]
小姑娘娜塔莎 不漂亮,但是很活泼 她是那么快乐 她的笑声那么响亮 就是最古板的人 也不由得被她感染 在过命名日的晚会上 她模仿十足交际家的样子 和身边的舞伴攀谈 母亲取笑她可笑的样子 她脸红地笑了 并直率地嚷着: 妈妈,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年小的...
『
阅读全文
』...
真正的美丽与爱情——从《战争与和平》看列夭·托尔斯泰的审美观与爱情观
[2008-03-17] [阅读次数:2931]
2003年3月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3期陈慧敏(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宏篇巨著《战争与和平》里探索了一个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川什么是真工的美丽?什么是真工的爱情?这就是:只有内心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才能称得匕是真工的美、只有那些内心丰富...
『
阅读全文
』...
战争、历史与生命――重读《战争与和平》
[2008-03-17] [阅读次数:1405]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出来就被同时代最优秀的同行认为是世界文学经典。它想不是都不可能。屠格涅夫说,此书一出,作者“在公众的心目中便占据了首屈一指的地位。”福楼拜说:“这是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尽管托尔斯泰很不喜欢莎士比亚。以后即便作者自己思想转辙,自我贬低自己的文学成就也否定不了这部...
『
阅读全文
』...
名著微缩: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008-03-17] [阅读次数:1522]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长达130 多万字,历经7 年艰辛创作,受到列宁很高称赞。 小说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主线,揭露俄国首都彼得堡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伐...
『
阅读全文
』...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简介
[2008-03-17] [阅读次数:13440]
【小说】--引言 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
『
阅读全文
』...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研究
[2008-03-17] [阅读次数:3922]
整理者:李晨 一 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托尔斯泰研究专家,我所使用的材料只局限于中文资料,我愿意和大家交流我读托尔斯泰作品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也可能存在知识和材料上的错误。我的目的是要通过谈论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使我们一起有兴趣重新理解一种历史精神传统,这种传统不是局限于...
『
阅读全文
』...
读《战争与和平》
[2008-03-17] [阅读次数:1207]
文/柳树下的童年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