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白马篇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中山恭王衮,建安二十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5-17] [阅读次数:1142]
中山恭王衮,建安二十一年封平乡侯。少好学,年十余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二十二年,徙封东乡侯,其年又改封赞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官属皆贺,衮曰:“夫生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多骄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每兄弟游娱,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
『
阅读全文
』...
练建安《药砚》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02-09] [阅读次数:4301]
河头城是汀江水路的一处大码头大墟镇。千里汀江发源于武夷山脉南段,流经闽西诸县,众水汇集,至粤东三河坝后称韩江,过潮汕入海。河头城往下走, 险滩密布,流急浪高。土洋山海货物,在此集散驳运。往来船只,俗称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 石坝码头石阶顶端的左侧,多有卖客家风味小吃的摊点。右侧,是一长溜的松木...
『
阅读全文
』...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01-22] [阅读次数:1074]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简入文渊阁,同值七人,荣最少,警敏。江西盗起,遣使抚谕,而令都督韩观将兵继其后。贼就抚奏至,帝欲赐敕劳观。荣曰:“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帝益重之。 五...
『
阅读全文
』...
练建安《药砚》 阅读题答案
[2017-12-17] [阅读次数:633]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
『
阅读全文
』...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3-29] [阅读次数:2851]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
『
阅读全文
』...
曹植:七步成诗、骨气奇高(魏晋名士的风流)
[2011-10-31] [阅读次数:1128]
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脍炙人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妇孺皆知。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晓,对曹植而言,七步成诗...
『
阅读全文
』...
曹丕和建安风骨(选修)
[2009-02-28] [阅读次数:2824]
【摘要】建安风骨不是慷慨悲凉、爽朗刚健的同义词,它还有便娟婉约的一面,曹丕诗歌风格清丽,感情婉转细腻,音调流转和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建安诗歌的美学内涵。曹丕是建安风骨的主将,同时也是建安时期最具主体意识和觉醒精神的作家。 【关键词】曹丕 便娟婉约 &n...
『
阅读全文
』...
曹植《洛神赋》原文新解注释(网友来稿)
[2006-11-22] [阅读次数:4435]
曲平 黄初○1三年,余朝京师○2,还济洛川○3。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4。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5,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6。背伊阙○7,越轩辕○8,经通谷○9,陵景山○10。日既西倾,车怠马烦○11。尔乃税驾乎蘅皋○12,秣驷乎芝田○13,容与乎阳林○14,流盼...
『
阅读全文
』...
彪炳文坛的建安文学
[2004-09-10] [阅读次数:1353]
历来作家把建安时代看作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建安文学所形成的“建安风骨为后世所钦慕。而建安文学中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钟荣〈诗品〉中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勘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七子”在政治关系上是“三曹...
『
阅读全文
』...
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陶渊明和竹林七贤
[2004-09-10] [阅读次数:10242]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一、掌握魏晋南北朝社会和文学概况。 第二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概说 一、了解建安文学的思想内容:一是反映了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的疾苦,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此外,也...
『
阅读全文
』...
建安七子
[2004-09-10] [阅读次数:2702]
行者 搜集整理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 “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 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 北海徐□伟长、陈留阮□元瑜、汝南应□德琏、东平刘 桢公□。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 骋骥□于千里...
『
阅读全文
』...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
[2004-09-10] [阅读次数:1194]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出生于名门世族。17岁(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阳和长安;17岁至32岁(193—208年)寄寓襄阳;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东汉著名文学家、左中郎将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常宾客满座。一次...
『
阅读全文
』...
未解之谜:曹植《洛神赋》中的神秘女子是谁?
[2004-09-09] [阅读次数:619]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9 13:46 新浪文化 位列“三曹”之一,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但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这就兄弟之道言...
『
阅读全文
』...
游侠的困惑与选择——另类解读《白马篇》(网友来稿)
[2003-11-25] [阅读次数:1612]
麻文 才子诗人曹植在诗作《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舍身为国的少年英雄形象。多年来,人们在解读这首作品时,着眼点主要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英雄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高尚品格,本诗在结构、语言上的形式美,本诗所寄托的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等等。其实,我们在解读这...
『
阅读全文
』...
建安诗(曹操三父子与建安七子)
[2000-10-10] [阅读次数:4492]
建安诗三百首评注 建安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当时的国政已经持于曹操之手,而文学上的建安时期比建安这个年号所存在的时间前后各长二十年。 建安时代,上承《诗经》、《楚辞》,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高峰,...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