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14 故都 备课参考资料
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类文阅读之《北平的庙会》
[2021-03-02] [阅读次数:841]
本单元课文目录 1 社戏/鲁迅 2 回延安/贺敬之 3 安塞腰鼓/刘成章 4 灯笼/吴伯箫 课文主题概括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统编教材中本单元精选四篇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导读——秋
[2019-09-17] [阅读次数:1876]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14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话题链接——秋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甲骨文“秋”是象形字,蟋蟀。表示蟋蟀叫了的季节就是秋天。小篆“秋”,是会意字,表示秋天收获谷物之后,用火焚烧秸秆,顺便灭除害虫。楷书“秋”,将字形中的“...
『
阅读全文
』...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原文及赏析
[2019-06-29] [阅读次数:7640]
钓台的春昼 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的。正唯其是如此,我对于富春江上的严陵,二十年来,心里虽每在记着,但脚却没有向这一方面走过。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似乎又想玩一个秦始皇所玩过的...
『
阅读全文
』...
通俗而纯净的语言,简明而亲切的感情——《想北平》课文赏析
[2017-10-16] [阅读次数:714]
想 北 平 老舍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
『
阅读全文
』...
想北平(节选)(作品赏析)
[2016-12-27] [阅读次数:914]
动人的北平 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
『
阅读全文
』...
故乡的秋(学《故都的秋》下水作文)
[2014-05-19] [阅读次数:557]
秋,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为它描,为它画,为它诗,为它文,这里有悲的寂寥,有乐的笔调,有成熟的思考,有不尽地抒怀,仔细品味确实是一种纯美的享受。 故乡的秋确实是一种耕耘的汗水的结晶,是一种成熟,是一份喜悦,是一种对创造美的一种享受。 秋,确实如一枝神奇的画笔,被大自然这位淘气...
『
阅读全文
』...
秋冬有别异曲同工——郁达夫《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比较赏析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4-02-10] [阅读次数:1448]
散文《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的笔下能各尽其妙,又异曲同工,都体现了意境的唯美、生活的雅趣和都市文人的悠闲。 一、意境的唯美 在作者的眼中,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营造这“悲凉”的美的意境上,郁达夫的确是下了功夫的,全凭他独特的视角来调遣这身边的景。...
『
阅读全文
』...
民国大师们的谐趣与幽默(胡适、郁达夫、蔡元培)
[2011-11-10] [阅读次数:1411]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敬恒,便挑了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请他题词。因是超现实的抽象画,吴敬恒左观右览,不得要领,遂题打油诗一首: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 ⊙章太炎一向讨厌伍廷芳。伍廷芳死后,其子伍朝枢拜访章太炎,说:“先父身体康健,只因总理...
『
阅读全文
』...
想北平(课文鉴赏)
[2011-09-26] [阅读次数:20364]
【语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段):写自己对北平难以言传的热爱与思念。 第1小节作者交待自己对如何写北京的考虑。 第2、3两小节正面反映作者对北京特殊的爱。 第二部分(4—7段):通过对比等方法写出北京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京的喜爱。 第三部分(第8段):用直接...
『
阅读全文
』...
最是那回眸的一瞥 ───一一位独立的编外语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
[2010-11-04] [阅读次数:2264]
林安福 夏去秋至,细雨霏霏,转而雨过晴明,使人顿觉自然界的秋天是那么天朗气清,日色晶明,人生也时交深秋,几多感触,几多回味,再回首展读曾经教学过的秋的华美诗章──《故都的秋》,最是那回眸的一瞥,自然又品读出一些与前不同的“滋味”来。 (一)《故都的秋》之“情” 捧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
阅读全文
』...
析《狼烟北平》
[2010-10-06] [阅读次数:483]
...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1-14] [阅读次数:763]
《故都的秋》的全文框架图: ...
『
阅读全文
』...
颓废不属于90后:郁达夫《古都的秋》<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09-12-22] [阅读次数:718]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5374-1-1.xhtmll 金三斗 近来讲解郁达夫《古都的秋》遇到了麻烦,无论怎样分析,学生就是不能领悟。苦闷之余,不免有些愤愤然。 我们的中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如果是一般意义上的悲秋的文章,他们多多少少还能感觉到...
『
阅读全文
』...
《想北平》说课稿(粤教版高二必修)
[2009-08-10] [阅读次数:1280]
一、教材地位分析 《想北平》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散文,与之相对应的是课内文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同属写北平的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二者比较。本文的老舍先生的抒情之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文人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热爱在问中尽情展现,这里有动情的追...
『
阅读全文
』...
《动人的北平》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9-06-08] [阅读次数:6917]
《动人的北平》说课稿 高二组 王娜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 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品位,进而提高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设置选修教材则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动人的北平》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
『
阅读全文
』...
五月的北平(粤教版高二选修)
[2009-03-09] [阅读次数:441]
五月的北平(张恨水)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赏析
[2009-03-03] [阅读次数:91017]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
『
阅读全文
』...
《品一品故都的“秋味”》钱理群(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8-12-04] [阅读次数:2455]
品一品故都的“秋味”(钱理群) “秋味”无疑是郁达夫这篇《故都的秋》里的“关键词”,从开章第一段即提出“故都的秋味”,以后各段里不断地重复(强调):“秋的味”,秋雨“下得有味”,文人写得“有味”,“秋的深味”,秋的“回味”……一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身即是郁达夫的...
『
阅读全文
』...
《想北平》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2008-10-25] [阅读次数:1242]
教师寄语:今夜,寂寞的月柯间,定又归栖,一巢游子的心。 教学目标: 了解本文的对比手法 学习从平凡事物入手,书写自己主观感情的写法 体验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整体感知 一、文学常识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 &...
『
阅读全文
』...
《动人的北平》简案
[2008-09-30] [阅读次数:198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欣赏大师笔下的北平独特的“性格”和“动人”之处 过程与方法 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所体现的民俗、人文价值 教学难点 新与旧、雅与俗相杂的表达方式 教学关键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反复朗...
『
阅读全文
』...
《动人的北平》导读
[2008-09-30] [阅读次数:2594]
林语堂(1895~1976年),幼名和乐,又名玉堂,福建漳州人。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林语堂的祖籍地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今珠里村)。父亲林至诚在五里沙度...
『
阅读全文
』...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导读:动人的北平、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
[2008-09-30] [阅读次数:1585]
教学目标 一、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探究散文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单元说明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
『
阅读全文
』...
诗意故都(网友来稿——《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探
[2008-08-13] [阅读次数:1463]
河南省社旗县一高中 高喜伟 《故都的秋》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散文佳作,不少学生却不大喜欢。这让我不得不深思其中的原因:这篇散文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情景交融,意味隽永,为什么学生会不喜欢呢?如果教师还是按照教参上的介绍,一条一条地灌输给学生,恐怕学生听后还是难免一头雾水,不知其中的妙处。教师...
『
阅读全文
』...
动人的北平(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8-03-27] [阅读次数:3002]
教 案 课题 《动人的北平》 授课人 王焕军 课型 新授课 班 级 三年八班 时 间 2007.12.6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本文 的语言特点。 ...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说课稿(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7-11-05] [阅读次数:4141]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教材简析: 1.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四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说课稿(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7-05-30] [阅读次数:1664]
《故都的秋》说课稿 罗运群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瑕疵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2006-02-13] [阅读次数:1634]
《故都的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多年来一直被选入高中教材。我为郁达夫所勾勒出的“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深深陶醉。但面对文中的点点瑕疵,总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语言表达问题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这...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名句赏析(网友来稿)
[2005-10-25] [阅读次数:4514]
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李殿林 以“秋”为题材的抒情散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堪称名篇,并一直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北方人,很少有读了此文不为之感染的。这和作者对北方的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味是分不开的。体味之深,才能抒写之真。再加上作者多年的南国客居,思念之情早已不能自已,敏感的心灵...
『
阅读全文
』...
我教《故都的秋》的导入(教师中心稿)
[2005-09-06] [阅读次数:3908]
湖南永州八中 周先友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最喜欢的事或物吗?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你的喜爱之情吗?(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寻找思考,可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最爱,并让其用语言表达一下,不求很好,但求学生能动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情感动起来...
『
阅读全文
』...
白璧指瑕——《故都的秋》中两个句子的推敲(教师中心稿)
[2005-03-08] [阅读次数:1645]
武汉市新洲一中 我们来看摘自文中两个句子: 1、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2、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到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叫”字,在《现代...
『
阅读全文
』...
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
[2004-08-26] [阅读次数:1412]
在日本帝大读书时 郁达夫,1896年生于浙江富阳。 郁达夫的故居坐落在浙江富阳镇鹳山西端不远处一条普普通通的满舟弄(今称达夫弄)里。一道低矮的围墙内,有个小庭院和一幢坐北朝南的三开间楼房。 1945年8月29日晚,他在南洋的一个小市镇失踪,9月17日遭日本...
『
阅读全文
』...
日本学者披露:我找到了杀害郁达夫的凶手
[2004-08-26] [阅读次数:1428]
1945年8月29日晚, 著名作家郁达夫失踪之后,社会流传着多种有关郁达夫下落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被日本宪兵杀害了。但日本学者铃木正夫不相信这种说法,由此展开调查,调查结果令他自己都大吃一惊--郁达夫的的确确是被日本宪兵杀害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全世界宣告了无条件投降,但当时的苏门答...
『
阅读全文
』...
郁达夫与北大
[2004-08-26] [阅读次数:1343]
我曾在2002年9月致信张友仁教授,说:“您在文章中提到,郁达夫曾在北大经济系教统计学,我过去闻所未闻。我所读过的介绍郁的文字,亦不见提及此事,不知何故。郁的较为详尽的传记,不知是否有此记载。” 张友仁教授复信说: “郁达夫先生在北大经济系任教一事,文献上没有见到,是樊弘...
『
阅读全文
』...
漫论郁达夫
[2004-08-26] [阅读次数:1602]
刘海粟 六十年来,评价郁达夫作品的思想性时,颇有分歧;至于他的文学才能,则无人怀疑。 我自惭不是研究达夫的专门家,又不善于说长道短,出于友情,容易偏爱,加上作 家、画家所业不同,其中甘苦,不尽相通,只能抒发一点不着边际的外行话,向大家请 教。恰如其分地评定达夫其人其文,则应...
『
阅读全文
』...
怀念郁达夫
[2004-08-26] [阅读次数:1034]
幽壹 郁达夫,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名字。在二十世纪上半页中国文坛所涌现出的繁星之中,郁达夫是较多地被谈论然而却是较少地被理解的一位作家。他曾经是五四时期最卓有名望的小说家,也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名士,当七、八十年前,郁达夫的名字是很能让新潮的女学生心跳的。 其...
『
阅读全文
』...
说郁达夫沈从文和老舍
[2004-08-26] [阅读次数:2157]
车前子 4月初,去北京通县朋友家的草坪上烧烤,微风疏疏,落日溶溶,我说了句“春风沉醉的晚上”,妻子就笑。她在编我散文集时,已经几次读到这个句子。这是郁达夫的一篇小说的题目。这篇小说写了烟草女工———据说是“五·四”时期第一篇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的小说。郁达夫还有一篇小说的题目我也很喜欢...
『
阅读全文
』...
从抗战政论杂文看郁达夫及其人格精神
[2004-08-25] [阅读次数:812]
郁达夫的一生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人生的轨迹,思想历程贯穿在其五十年的年轮中。却是鲜明的。他是用一支永不生锈的笔来组合起其生命元素的,自他懂事起仿佛就和书和笔和写作联系在了一起,而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郁达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
『
阅读全文
』...
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老舍《想北平》异同点浅析
[2004-08-25] [阅读次数:4645]
刘芝华 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三册选了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并在读本中配以老舍的同是写北平的散文《想北平》。比较阅读之后,二文有不少异同点。下面笔者试作一点分析。 首先二文皆流露出浓厚的平民意识。前者选取的是北平最平常的民居、平常的牵牛花、无声无息落满一地的槐树的花蕊、叫声...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2004-08-25] [阅读次数:3246]
苏金良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笔者认为,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 第一组意象——萦绕着皇家气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艺术表现手法浅探
[2004-08-25] [阅读次数:4579]
徐建群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作者将故都之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就《故都的秋》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些浅陋的探讨。 联单 一、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
『
阅读全文
』...
《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解读
[2004-08-22] [阅读次数:2709]
曹津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体表现在以下列四个方面: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 开篇,作者就述...
『
阅读全文
』...
简析《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网友来稿)
[2004-07-30] [阅读次数:1749]
陕西商洛 龙国利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体表现在以下列四个方面: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 开篇,...
『
阅读全文
』...
《故都之秋》的硬伤(网友来稿)
[2004-03-16] [阅读次数:872]
浙江中天高中 凌川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选有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的名篇《故都之秋》,其中有两处语言上的瑕疵,现提出来“咬嚼”。 第三段有这样一句:“不逢故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十余年”即是“十多年”的意思。这里“十余年”是一个约数,“将近”“十多...
『
阅读全文
』...
郁达夫的东瀛之恋
[2002-11-08] [阅读次数:2863]
李兆忠 郁达夫留日十年...
『
阅读全文
』...
《郁达夫人文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2001-05-19] [阅读次数:1395]
富阳市郁达夫中学课题组 陈竹根 孙承安 苏立军 [内容提要]郁达夫中学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开发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到德育功能构架的相对稳固,再到"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初步形成,都显示了郁达夫中学开发利用郁达夫...
『
阅读全文
』...
鲁迅、郁达夫日记比较阅读
[2000-11-14] [阅读次数:3050]
谢泳 闲来无事,读鲁迅。郁达夫日记。鲁迅。郁达夫同为现代文学史 上的大作家,二人在现代文学的许多门类中都留下了传世之作,令人 肃然起敬。平日读书,多看他们的小说。杂文,与日记是较为疏远的, 最近读了,感到还是有话可说。把鲁迅、...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