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蒹葭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与《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关雎》《蒹葭》这两首诗的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2.教师设疑,适当...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中的纯洁真挚健...
阅读全文』...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宽广,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有多么宽广。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我们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有哪一些?  生:我认为母爱、亲情、友情等都是。  师:很好,这些情感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小桥流水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爱的赞歌,这些爱...
阅读全文』...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 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
阅读全文』...

   五河三中 王小利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掌握朗读古诗的技巧,熟读成诵。  2、能体会诗歌中追求者、伊人形象的含义。  3、品味赏析诗歌优美的意境。  【过程方法】  1、四个层次朗读法。  2、音乐感染,创设情境。  3、研讨诗中的形象含义。  &nbs...
阅读全文』...

 《蒹葭》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诗。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教学整体出发,在读中品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联想。  课前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蒹葭》作铺垫。  导入: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
阅读全文』...

   课题:24《关雎》《蒹葭》 主备:罗有志 审核:罗有志   姓名:  &n...
阅读全文』...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
阅读全文』...

   姓 名 李梅 单 位 新疆新源县第六中学  新疆新源县教育局  单位地址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六中学 邮政编码 835800  联系电话 15299028088 E-mail地址 1214593478@qq.com  题 目 《蒹葭》 授课时间 2011年6月  所属学科 语文 适用...
阅读全文』...

 1.李白《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阅读全文』...

   湖州十一中葛玉兰  一、入题。《诗经》是从华夏先民内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课前放蒹葭音乐。  师:我国古代文化文化源远流长。唐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歌是养出来的。诗经是我们诗歌的源头,今天我们就学习诗经中非常经典的一篇《蒹葭》。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请大家齐读诗...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 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阅读全文』...

 关雎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蕴涵的美的情感、美的意境。  2、揣摩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  2、 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
阅读全文』...

 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案设计思路,清晰明了。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重点诵读教学。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第二课时,重点体味情感,难点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美好形象的深层意蕴。体味情感,把握语文教学情感之美。意蕴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
阅读全文』...

 郑雅艳    第1课时  《关雎》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
阅读全文』...

   诗是生命永恒的琴弦,诗是生命永远的海洋。不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诗语即心语,读诗是一次心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也就赋予诗丰富的生命内容和思想内涵。这切合新课标对诗词鉴赏的要求: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
阅读全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阅读全文』...

 上海中学 彭振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
阅读全文』...

 《蒹葭》教案  杨金萍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音乐美。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含...
阅读全文』...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阅读全文』...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
阅读全文』...

 《关雎》、《蒹葭》两篇比较阅读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之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
阅读全文』...

  《蒹 葭》教学设计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226300) 狄袁辉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
阅读全文』...

 金华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赏析】 西山上皑皑白雪护卫着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
阅读全文』...

            《诗经》三首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坻、埘、桀。  【教学重难点】  1.把...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