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1、白杨礼赞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2024届作文专题训练“共聚传承文化之力,托举民族未来”作文导写及范文
[2023-09-15] [阅读次数:7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加坡媒体AsiaOne网站报道称,自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问世后,中国的动画家们一直从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产业推出了几部根据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改编的热门电影,如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和2019年的...
『
阅读全文
』...
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民族复兴类
[2023-02-06] [阅读次数:68]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回顾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时新素材:新时代变革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1-07] [阅读次数:642]
引言: 历史洪流奔涌向前,总是一浪高过一浪。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时庄严宣示,新的壮阔征程就此启航——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命题示范、审题及范文:眯眯眼是否辱华(文化自信,民族情感)
[2022-01-04] [阅读次数:1458]
01新闻呈现: 三只松鼠丑化国人?上海消保委发声:26日,三只松鼠针对模特妆容涉嫌歧视回应,该产品于2019年10月上线,该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同时深表歉意,第一时间已进行页面的替换,且已安排排查公司其他产品页面,杜绝类似情况产生。 对此,上海市消...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传辛亥革命精神,兴中华民族伟业
[2021-12-14] [阅读次数:357]
一、辛亥革命相关阐释 1.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
『
阅读全文
』...
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2021-11-25] [阅读次数:552]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将于10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点评】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写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亟...
『
阅读全文
』...
血凝情铸民族魂(叙事诗)——汶川地震大救援侧记
[2021-09-05] [阅读次数:222]
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惊世大地震,随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救援闻名于世。英雄们用汗和血、心和情演奏了一曲撼天动地的民族壮歌。 一 一刹时,天柱动! 山摇地裂,房倒楼倾, 黄尘盖地,日月朦胧, 走兽恐吼,飞禽惊鸣…… 一场惊天魔难, 吞噬了多少同胞生...
『
阅读全文
』...
2021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押题:民族复兴,高质发展
[2021-05-18] [阅读次数:639]
【话题解读】 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形势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各国唯有加强合作,拧成一股绳,合力对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完善国际公约、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勇担社会责任,实现资本的健康流动,促进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各国主动作为、适度管理,释放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
『
阅读全文
』...
豹子头林冲 茅盾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6-11] [阅读次数:871]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地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虽说莽撞粗拙,林冲有时候却也粗中有细;当他把一桩事情放在心...
『
阅读全文
』...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课文原文
[2017-07-09] [阅读次数:5166]
美联社罗马(2001年)12月22日电 再见了,卡;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票面上的弗洛伊德;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在欧洲一体化名义下取消的是民族文化的一切象征;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纸币;咔嚓一生摄下多少风流人物;——著名摄影记者艾格纳逝世美联社马萨诸塞州大巴灵;因斯...
『
阅读全文
』...
中国传统钱币文化(《钞票上的民族文化》教学辅助)
[2017-06-27] [阅读次数:588]
前言:中国钱币发展演变过程与钱币文化概览 “中国钱币”:指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货币,我国历史上用作交换的媒介,时间范围涵盖从商朝到中华民国时期,上下四千年;包括贝、玉、石、金、银、铜、铁、铅、锡以及麻布、棉纸等不同质材,从贝币到银圆铜圆,以方孔圆钱为主要货币形态。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
『
阅读全文
』...
血凝情铸民族魂——四川省汶川地震大救援侧记(教师随笔)
[2017-01-16] [阅读次数:322]
赵杉领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一百多个城市、乡村突发一场惊心震魄的8·0级强烈地震。也强烈震憾着中华同胞的心。 一 一刹时,天柱动, 山摇地裂,房倒楼倾, 黄尘盖地,日月朦胧, 走兽恐吼,飞禽惊鸣…… 一场惊天魔难, 吞噬了多少无辜生灵! 顷刻间—...
『
阅读全文
』...
茅盾的乌镇——如真似幻的梦境(作品赏析)
[2016-12-27] [阅读次数:707]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来去都如风,梦过无痕。缘深缘浅,如此这般:无数的相遇,无数的别离,伤感良多,或许不舍,或许期待,或许无奈,终得悟,不如守拙以清心,淡然而浅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缘来缘去。 茅盾的乌镇 刘...
『
阅读全文
』...
《火把节之歌》:一首民族风情的狂欢之歌 (作品赏析)
[2016-08-29] [阅读次数:2498]
通州区实验中学 狄袁辉 《火把节之歌》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充闾所写的一篇反应彝族节日——火把节的散文,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作品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彝族重大节日——火把节的盛况,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艺术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
阅读全文
』...
心中有棵“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有感 (德育论文)
[2016-05-13] [阅读次数:1884]
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陈爱强 心中有棵树,那是民族之树,它的名字叫“华夏”! 心中有棵树,那是精神之树,它的名字叫“炎黄”! 心中有棵树,那是团结之树,它的名字叫“九州”! 心中有棵树,那是长青之树,长盛之树,长寿之树,它的名字叫“中华”! 这棵树...
『
阅读全文
』...
加大民族教育基金投入,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 教师随笔
[2015-10-04] [阅读次数:415]
加大民族教育基金投入,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 陆庆开 摘要:随着网络、广播、电视等文化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农村乡村每个角度都充塞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改变了农村文化生活方式,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山歌、民间刺绣工艺等已有所复兴,但因为外来文化的渗...
『
阅读全文
』...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 作文指导(高三)
[2015-02-08] [阅读次数:3447]
【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前不久,全国高校200多位英语教师云集上海,批阅26万专业英语四级卷。一道关于端午节的试题四问:一问屈原的性别?回答非男即女;二问:屈原生活的年代?答东周西汉的,南唐北宋的,淸末民初的,花样繁多;三问:屈原之死?答被国王一刀砍了脑袋...
『
阅读全文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茅盾《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2014-05-04] [阅读次数:8166]
第五章 茅盾 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由三个系列中篇所作成:《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中的各种矛盾和阶级分化。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
『
阅读全文
』...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材料 (七年级上册)
[2014-02-19] [阅读次数:1667]
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班会,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感情。 二、班会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收集6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3、准备两串塑料葡萄,...
『
阅读全文
』...
语文是民族思维训练
[2013-12-16] [阅读次数:506]
中考、高考已经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极端功利的学习,人类的文化、高尚的情思,都被小块切割打包,当作积木出卖。 快餐式学习,理科式学习,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愚以为,当代语文教学最大的不幸是不“产生”思想。 说到底,语言训练是民族思维的训练,阅读训练是民族思维的训练,写作训...
『
阅读全文
』...
演讲稿:响应时代召唤,弘扬民族精神 主题班会稿(九年级下册)
[2013-05-07] [阅读次数:695]
演讲稿:响应时代召唤,弘扬民族精神 巍巍魁山下,悠悠东河畔,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耸立着一座千古不倒的丰碑,以其炙热的灵魂温暖着质仆的中江儿女,他虽离我们而去,却不能阻止我们对其绵延的敬意和爱戴之情。 驻足英雄的丰碑前,我不禁思索着一个问题:何谓英雄?终于,我明白,英雄是将青春碧血献丹...
『
阅读全文
』...
《民族的脊梁》学生作文 (高三)
[2013-03-21] [阅读次数:278]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
『
阅读全文
』...
2012年各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编——学会舍弃、全心、知恩图报学做人、民族的脊梁、勿以善小而不为、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2013-03-07] [阅读次数:2046]
一、全国大纲卷2012高考满分作文 全国大纲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
『
阅读全文
』...
扬首义精神,铸民族灵魂 学生作文范文
[2011-10-06] [阅读次数:48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扬首义精神,铸民族灵魂”。 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页,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
『
阅读全文
』...
绘南北雪景展民族精魂——鲁迅散文诗《雪》解读 作品赏析(苏教版九年级)
[2011-09-22] [阅读次数:4709]
《雪》写于1925年,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而北方还被封建军阀盘踞,处于一片寒冻之中。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的斗争着,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雪》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前文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绘出了...
『
阅读全文
』...
民族精神 (作品赏析)
[2011-08-29] [阅读次数:493]
中华民族有没有本土精神?如果有,为什么在近9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自己不提倡自己的本土精神?回答这两个历史问题必须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本土精神发展中的两大波折,一是长期封建主义的压制。本土精神中的先进因素被学术界忽略,封建糟粕充斥文化教育市场。二是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本土精神被当作旧东西遭到全盘否...
『
阅读全文
』...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澜沧民族中学朱永存(教学论文)
[2010-05-26] [阅读次数:5834]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沉闷,缺少活力的现象,而活力语文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活力课堂 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是一直以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
『
阅读全文
』...
以“读”为抓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边疆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澜沧民族中学朱永存(教学论文)
[2010-05-26] [阅读次数:1436]
摘要:边疆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通过引导学生的“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进而改变学习的现状。 关键词:朗读 激发兴趣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发现边疆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与内地和沿海大城市里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边疆学生的语文学习...
『
阅读全文
』...
中国民俗文化:立春风俗、原始信仰习俗、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民族民俗、服饰的变化
[2010-05-08] [阅读次数:2696]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
『
阅读全文
』...
谈谈鲁迅小说中的民族描写(沪教版)
[2009-03-14] [阅读次数:1279]
中国很早就关注民俗,并把它作为国家治乱的表征。近现代以来,不少作家重视作品的乡土气息,有意识地在写作中作较为细致的民俗描写。鲁迅那些以绍兴为背景的小说就很注意对江南民俗的描写,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鲁迅不是民俗学专家,其作品中细致的民俗描写只是出于追求写作的...
『
阅读全文
』...
人大常委会委员:文理分科致民族整体素质降低
[2008-11-30] [阅读次数:34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深圳讯(记者刘启达、廖嘉明)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等主办的“国际人才高峰论坛”昨日在深圳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论坛上作了“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的演讲,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 文理分家导致人文情怀缺失 朱永新指出,...
『
阅读全文
』...
茅盾简介
[2008-09-23] [阅读次数:9663]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
『
阅读全文
』...
茅盾与《子夜》
[2008-09-23] [阅读次数:11516]
《子夜》原名《夕阳》是茅盾(作家)的代表作,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长 篇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主人公是吴荪甫 《子 夜》导读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
『
阅读全文
』...
强化对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尊重(网友来稿)
[2008-04-13] [阅读次数:872]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一中 王秀玲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方面我们比常人更多的感受着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她深感骄傲,另一方面,我们又比常人更深刻的感受到他所受到的不恭不敬,为她深感不平。 我的学生是初中考上来的尖子生,编在实验班里。实验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考好点的大学。学生...
『
阅读全文
』...
民族之魂——汉语(教师中心稿)
[2007-06-27] [阅读次数:509]
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是这样地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
『
阅读全文
』...
母乳、母语及民族图腾(教师中心稿)
[2007-06-13] [阅读次数:395]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吟诵着唐人的诗句,我们沿着蜿蜒东流的黄河一路走来。沿途有浩瀚荒凉的漫漫大漠,有风光秀美的乡村小镇,有万象更新的繁华都市。如血残阳中的袅袅炊烟,伴随着浪潮涌动,向我们诉说着母亲河给予我们的一切:那孕育生命的乳汁,那蕴藏无限深意的语...
『
阅读全文
』...
余光中:台湾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2007-01-01] [阅读次数:952]
2005年6月11日,农历端午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怀揣着数十年来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时隔六年之后再次来到屈子怀沙自沉之地,引领30万民众诵读其新诗《汨罗江神》祭屈原 。 中新网5月14日电 中国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余光中,十三日抵达湖南石门,参加在石门举行的“二○○六中国湖南石门茶文化论...
『
阅读全文
』...
鲁迅:永远的民族魂(网友来稿)
[2006-08-20] [阅读次数:2690]
湖北襄樊五中 李锡林 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和觉醒…… 他走了,他的“呐喊”还回响在我们的耳畔1 他走了,他与“铁屋子”寂寞而韧性的战斗仍在我们的眼前! ...
『
阅读全文
』...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昨颁奖:张洁的获奖感言
[2006-07-26] [阅读次数:912]
2005-7-27 乌镇昭明书院曾是以首编《昭明文选》闻名于世的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的读书处,昨晚,这里成了当代文学界的一大文学盛事“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地。除了《东藏记》的作者宗璞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到来,其他四部作品的作者:《张居正》作者熊召政、《无字》作者张洁、《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以及...
『
阅读全文
』...
浅谈“近体原则”在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中心稿)
[2006-02-22] [阅读次数:694]
【摘要】“近体原则”使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它缩小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特别是运用在少数民族学生身上较为突出。因为它对于改善教学氛围,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确实是很有效果的。 【关键词】近体原则 民族学生 教学应用 现代教育思...
『
阅读全文
』...
由《子夜》看茅盾的忧国意识(网友来稿)
[2005-09-11] [阅读次数:1317]
张超 茅盾,中国社会剖析小说的坛主。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他,经历了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创作出《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茅盾作为一位社会 —— 政治型的作家,作品总是反映出时代的旋律,几乎所有作品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忧国意识。 ...
『
阅读全文
』...
战斗的鼓点,民族的意志——田间的两首抗战诗鉴赏(网友来稿)
[2005-06-01] [阅读次数:1269]
李明隆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抗战时期,他倡导街头诗运动,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抗日热情的诗篇,收入《给战斗者》《呈在大风砂里奔走的岗位们》《抗战诗抄》等诗集中。闻一多在《时代的鼓手》一文中,称赞田间的诗说:“这里没有‘弦外之音’,没有‘绕梁三日’的...
『
阅读全文
』...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出(附历届获奖名单)(网友来稿)
[2005-04-12] [阅读次数:1650]
童华池 转 《张居正》等五部作品当选 张洁成我国首位两获大奖作家 2005-04-11 00:00:00 晨报讯(记者 王锋)备受关注的第6届茅盾文学奖昨日下午评出,《张居正》、《无字》、《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和《东藏记》这5部作品最终上榜。 其中张洁...
『
阅读全文
』...
壮士一一远去我们还记得他们身上的民族魂吗(教师中心稿)
[2005-03-28] [阅读次数:678]
《狼牙山五壮士》未删 教育部称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丢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3月28日 08:04:4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3月27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针对近日部分媒体报道“小学语文教材删除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
阅读全文
』...
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2005-01-28] [阅读次数:533]
林思云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不少情况下显得比较尴尬。比如19**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
『
阅读全文
』...
《白杨礼赞》中抒情段的作用(网友来稿)
[2004-11-06] [阅读次数:1784]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茅盾先生的名篇《白杨礼赞》一文共有四个抒情段,且每段只有一句话。其作用主要有二: 一是增强文章结构的严密性。 本文开头便以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独自成段,以“实在”一词作强调,以感叹号作结,开门见山,直抒胸意。这种排空而来的强烈...
『
阅读全文
』...
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赏析(网友来稿)
[2004-10-21] [阅读次数:4535]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繁密朦胧,表达新奇怪异,情思深奥晦涩的诗歌。语文教材注解寥寥,教学参考书只收录了一篇介绍穆旦诗歌的评论文章,与《赞美》关系不大,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种教辅丛书也有意无意的回避对此诗的解读,最近两三年的语文教学杂志、报纸也少有刊登解读《赞美》的文章...
『
阅读全文
』...
民族心 民族魂——鲁迅作品综合品读活动(网友来稿)
[2004-09-22] [阅读次数:2873]
策划者: 宜昌市第五中学 李惊 项目创意: 拓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深邃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辨析能力和实践精神 项目名称: 民族心 民族魂——鲁迅作品综合品读活动 时间范围: 200...
『
阅读全文
』...
民族英雄文天祥与《易经》
[2004-08-26] [阅读次数:133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的名言。 近代中国人对这位民族英雄几乎家喻户晓。他那充满着中华民族气慨和高尚节操的诗句,以及他好唤起中华大地民族正义的《正气歌》,永远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象屹立在华夏国土上空,浩气长存! ...
『
阅读全文
』...
胡适不提“民族主义”及钱穆主张
[2004-08-26] [阅读次数:383]
盛邦和 我们说建立民族的信仰。然而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有民族传 统文化做它的基础。熊十力是中国当代新儒家思想的奠基者,他的信 仰当是民族的信仰,而其信仰的根底来自中国的传统。 他自述较早从王船山思想处获得信仰建立的启示: “乃忽读《王船山遗书》,得悟道...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