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陋室铭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孔子儒家“仁、礼乐、礼仪制度”内涵详解
[2023-07-06] [阅读次数:64]
仁、礼、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和礼、乐的关系: 礼是指一套社会规范和礼仪,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社会秩序。儒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秋词二首》赏析
[2017-11-08] [阅读次数:492]
秋 词 (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字词详解
[2017-06-06] [阅读次数:831]
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②灵:灵验。③斯:这。④是:判断动词。⑤陋室...
『
阅读全文
』...
儒家“中庸之道”辨义
[2017-03-10] [阅读次数:583]
彭国华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 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 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2-27] [阅读次数:2210]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
『
阅读全文
』...
儒家思想中的死亡观与生命态度
[2016-10-30] [阅读次数:827]
傅佩荣 儒家思想直接谈及死亡的地方并不多;不过,从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反映出死亡看法的倒有不少。我们就由这个角度来看看儒家的死亡观。 第一,儒家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结束,人既然出生,就无法避免老、病、死,死亡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在《论语·颜渊》中即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言,也有...
『
阅读全文
』...
读刘禹锡游玄都观诗随想 (教师随笔)
[2016-08-11] [阅读次数:551]
唐朝诗人刘禹锡,到玄都观游玩,做过两首诗。 第一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当时是刘禹锡因为参加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湖南常德,十年,被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这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2016-06-01] [阅读次数:151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复习资料
[2014-10-30] [阅读次数:861]
何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练习检测 一、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3-10-31] [阅读次数:4701]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 在...
『
阅读全文
』...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儒家思想核心介绍
[2012-11-30] [阅读次数:2592]
儒家思想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
『
阅读全文
』...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周公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857]
周公,为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2012-02-04] [阅读次数:2224]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诗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一说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2011-12-22] [阅读次数:5569]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2011-03-26] [阅读次数:3913]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刘禹锡 唐 【体裁】:七言律诗 【赏析】: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桃花源记、陋室铭、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备课资料)
[2010-04-21] [阅读次数:12321]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
『
阅读全文
』...
儒家思想简介(人教版七年级选修备课资料)
[2010-04-15] [阅读次数:1027]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于佛道有一特点,即它的“入世”精神。基于此“入世”精神而抱有较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下》中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自孔子以来,从中国历史上看,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也许可以说是儒家不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
『
阅读全文
』...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
[2010-04-01] [阅读次数:2433]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
『
阅读全文
』...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吾道一以贯之
[2010-04-01] [阅读次数:1742]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
『
阅读全文
』...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士志于道
[2010-04-01] [阅读次数:2494]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
『
阅读全文
』...
儒家"爱有差等"和墨家"兼爱"的区别
[2009-12-14] [阅读次数:6823]
墨家主张兼爱 由于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句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墨子》里有段话说明了这个分歧,有个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墨子·耕柱》) ...
『
阅读全文
』...
儒家是中国最早的政党
[2009-12-13] [阅读次数:793]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全面变革的时代。百家诸子都兴起于此时。 《汉书.艺文志》将先秦诸子划分为十家,认为每一家都是出于某一种“王官”(政治分工中的官属专业)。 但是作为历史学家的班固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一点:先秦诸子之分并不仅是不同的学术思想之分。这种...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9-09-11] [阅读次数:2564]
《陋室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陋室铭》是编排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9-03-07] [阅读次数:53987]
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 ...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赏牡丹》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3086]
刘禹锡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艳无比,池中的鞭蓉清净却少了些许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
阅读全文
』...
陋室铭(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7-06-28] [阅读次数:149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仿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阅读全文
』...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网友来稿)
[2007-04-09] [阅读次数:4161]
俞俊 孔子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心。今天,德育无论怎么改革,都离不开情与爱,德育“掘池”不能忘记“蓄...
『
阅读全文
』...
&《摘星铭》——仿《陋室铭》以诫儿
[2005-09-29] [阅读次数:1262]
2006.9.18. 前天教《陋室铭》,让学生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雅名,有起“雅梦斋”的,有起“寻味斋”的,有起“致远楼”,有起“美欣阁”,有起“如玉阁”的,我儿子范再春起的是“摘星阁”,有志气!故有感而发,为他仿《陋室铭》作了一篇《摘星铭》,以示勉励。不怕见笑于大方,现录于下: ...
『
阅读全文
』...
析《陋室铭》之“德馨”(教师中心稿)
[2005-08-19] [阅读次数:1237]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流露。文学作品能够折射出作者本人的认识水平、道德情操、思想趣味。认真阅读、透彻理解某一作者的作品,完全可以贴近他的心灵世界,感受其内心感受,洞悉其内在精神风貌。对《陋室铭》这样一篇“言志”“抒怀”性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从作品本身出发,分析作品的底蕴、...
『
阅读全文
』...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网友来稿)
[2005-08-04] [阅读次数:1829]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供稿 [原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
『
阅读全文
』...
千名中外师生头戴小红帽在长城脚下诵读儒家经典(教师中心稿)
[2005-07-31] [阅读次数:947]
千名中外师生头戴小红帽,今天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放声诵读儒家经典篇章,感动天公作美,原本阴沉的天空,突然晴朗起来。激情满怀的诵经声响彻整个山谷。被中国专家称之为“千年壮举”的“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一举成功。 诵经者,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
『
阅读全文
』...
非凡的秋词——刘禹锡《秋词》赏析(网友来稿)
[2005-07-29] [阅读次数:2117]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陶晓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
『
阅读全文
』...
一首生命的赞歌——刘禹锡《始闻秋风》赏析(网友来稿)
[2004-12-05] [阅读次数:2672]
刘廷富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级教师,校语文教研组长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飀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咏唱秋风的诗,一洗前人悲秋叹老...
『
阅读全文
』...
大业未成 英雄含恨——刘禹锡《蜀先主庙》赏析(网友来稿)
[2004-11-17] [阅读次数:1986]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钟永辉 陈伯伦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指刘备。这是一首凭吊诗,属咏古诗类。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极写顶天立地的英雄刘备,他那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
阅读全文
』...
仿《陋室铭》新作
[2004-10-04] [阅读次数:2006]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想女友。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 为官铭 山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尊。前有...
『
阅读全文
』...
析《陋室铭》之德馨(网友来稿)
[2004-09-04] [阅读次数:1217]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流露。文学作品能够折射出作者本人的认识水平、道德情操、思想趣味。认真阅读、透彻理解某一作者的作品,完全可以贴近他的心灵世界,感受其内心感受,洞悉其内在精神风貌。对《陋室铭》这样一篇“言志”“抒怀”性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从作品本身出发,分析...
『
阅读全文
』...
儒家系统的人格自尊
[2004-08-26] [阅读次数:862]
就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而言,首先认识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事物,之后从诸多具体事物之中再抽象出共同的东西,从而对一类事物的共性有所认识,从而造出类的概念。对自然界的认识如此,对人类的认识也如此。 在中国,对人的类别认识,是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开始的。他从追溯人的祖先开始,一直追溯到了人类...
『
阅读全文
』...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自然观
[2004-08-26] [阅读次数:1114]
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唐代佛教、道教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提倡,唯心主义继续泛滥,从反面刺激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继承了王充、范缜的唯物主义理论和战斗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其中以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为...
『
阅读全文
』...
王珪、魏徵:儒家诗教观的履践
[2004-08-26] [阅读次数:959]
聂永华 王珪、魏徵都是北方人[1],皆经历隋末的大动乱而进入贞观宫廷,他们不同于“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而是象房玄龄、来济之辈一样“以材术显”[2],渐为太宗所器重,成为心膂。在唐初并存的关陇、江左、山东三大地域文化体系中,显然属于以经世致用、致身通显为特色...
『
阅读全文
』...
贾谊——英年早逝的西汉初期儒家
[2004-08-26] [阅读次数:1388]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十八岁即以能诵《诗》《书》、通诸子百家言、善属文而闻名于郡中,为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所器重。后在吴公的推荐下,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其才华出从,很快超迁为太中大夫。 不久贾谊上...
『
阅读全文
』...
谈《陋室铭》的写作艺术
[2004-08-25] [阅读次数:1269]
郭霞 人教版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在“阅读提示”中提到《陋室铭》是托物言志的名作。笔者经仔细思考,颇不以为然。 因为,《陋室铭》并未将“陋室”的物性物态作为描述主体,甚至没有一句写到“陋室”的形状、颜色、结构、陈设等方面的特征,而是在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后...
『
阅读全文
』...
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2004-08-22] [阅读次数:2916]
人们常说:“历史不会重演。”人们又说,“阳光之下并无新事。”真理或者在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在中国人看来,从近代到现代直到今天的世界政治历史,很像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代的重演。 秦朝统一中国前的中国政治情况 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22-481年)得名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载入称为...
『
阅读全文
』...
读刘禹锡《陋室铭》
[2004-08-22] [阅读次数:2617]
苏涵 刘禹锡《陋室铭》的结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一个蕴涵深远的引用,一个确定不疑的反问,在行文上是紧扣着“陋室”的“陋”字而结,在意义上却恰恰打破了“陋室”的“陋”字,启发我们作出这样的理解:我的居室虽然狭小而简陋,但由于它的主人有着芳香馥郁的“德”,有着富于诗意的审美化的生活...
『
阅读全文
』...
素琴≠丝竹——兼析刘禹锡《陋室铭》(网友来稿)
[2004-04-26] [阅读次数:2031]
江苏金坛指前中学 213234 施小民 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语句。如果一句一句倒可理解。“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见教学用书),但作整体理解...
『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词中的“恋君”与“怨君”情结 ——辛弃疾对儒家“忠君”思想的矛盾判断 作者:杨锦辉(教师中心稿)
[2003-10-28] [阅读次数:1936]
内容摘要:作为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之一的“忠君”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坚定的信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现实生活当中,对“君王”的思想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借助君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一方面又因君王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而对君王的软弱充满了失望。辛弃疾以他的词作品,反映出中国文人的悲剧命运,同时...
『
阅读全文
』...
山大诵读班:儒家原典的义教课堂
[2003-08-27] [阅读次数:907]
中国教育报 2003-08-26 本报记者 陶继新 每逢周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阵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就在山东大学校园的夜空回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
『
阅读全文
』...
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论坛精华帖)
[2003-02-10] [阅读次数:1877]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4168 伊恬 作者单位: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一 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中国不...
『
阅读全文
』...
了解写作背景是正确理解古文写作主题的前提——《陋室铭》教学一得(网友来稿)
[2002-10-22] [阅读次数:4842]
作者:王秋生 邮箱:74243054@sina.com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一名篇的艺术性倍受中学语文教师的青睐和推崇。但其思想性却被定为“安贫乐道、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教学时往往要学生“批判的接收”。可是,如果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会发现,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是...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诗集
[2001-10-30] [阅读次数:2812]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简介
[2001-10-30] [阅读次数:21676]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