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地之子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复活的土地 艾青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2-26] [阅读次数:1332]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
『
阅读全文
』...
艾青《我爱这土地》作品导读与赏析
[2018-09-28] [阅读次数:1024]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
『
阅读全文
』...
《我爱这土地》赏析
[2018-08-18] [阅读次数:2012]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
阅读全文
』...
《土地的誓言》知识点导学
[2018-02-26] [阅读次数:929]
作者与背景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1936年创作的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鹭鸶湖的忧郁》是他的成名作。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1931年9月18日,...
『
阅读全文
』...
《土地的誓言》新教师对比教学浅谈心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18-01-20] [阅读次数:518]
郑老师 这一次教研活动的形式可谓别具一格。采取“上课——改课——再上课”的模式。这种方式对于新老师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虽然这一次我并不是上课老师,但从这几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 一、横向比较(深思教师提问及追问的指向性) 谈一谈第一位老师,庞老师的...
『
阅读全文
』...
学生作文:心灵的土地 (学生随笔)
[2016-06-06] [阅读次数:561]
心灵的土地 时间总是永不停息的向前奔跑着。然而,成长路上,却总是拥有着不同的经历,它似乎正时时刻刻推涌着我去一个叫“心”的地方,使我的内心深处扎根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令我感触至深。 从小学刚毕...
『
阅读全文
』...
《我爱这土地》学习指导
[2015-11-23] [阅读次数:466]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代表作: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诗歌欣赏】 我爱这土地 艾青 ...
『
阅读全文
』...
《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 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11-05-14] [阅读次数:3120]
《黄河颂》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 ) 澎湃( )( ) 狂澜( ...
『
阅读全文
』...
“闲花”“细雨”开落在生活的土地上(高三教学论文)
[2010-03-15] [阅读次数:485]
马熙玲 今年的北京作文题一出,令多少猜题、押题、套题的人瞠目结舌。于是乎,斥责者有之,愤激者有之,大呼其难者更有之。然而,在激动、愤慨之余,我们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给了学生多少思维拓展的空间?我们有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有没有从重视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发展,...
『
阅读全文
』...
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教学论文)
[2010-01-26] [阅读次数:567]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主流文化与反传统文化并行,哪一方也没有彻底打败另一方,独占上风。像如今的物质社会,反传统文化日益泛滥,大有欲登大雅之堂之势。哲学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何况这种多元文化已经经历了两千年,彼消此长,传统文化占据主流而反传统文化并没有销声匿迹。“万物并行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
阅读全文
』...
我爱这土地——《脚踏一方土》设计与实施(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2009-11-01] [阅读次数:3180]
我爱这土地 ———— [设计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把中心内容定位为了解土地,教材列举了三个参...
『
阅读全文
』...
论文:用爱心撒向每一片土地(教学论文)
[2009-10-22] [阅读次数:1217]
用爱心撒向每一片土地 ——安阳县铜冶镇一中&nbs...
『
阅读全文
』...
《地之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9-02-23] [阅读次数:592]
整体感知 在上世纪30年代,李广田是与何其芳、卞之琳齐名的诗人。但因李广田的散文写得好,其影响掩盖了诗名。他在散文集《画廊集》的题记中说:“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就是现在,虽然在这座大城市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想着。”从这段话我们也能看出他的...
『
阅读全文
』...
艾青《我爱这土地》赏析
[2008-09-30] [阅读次数:148354]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
『
阅读全文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2008-09-30] [阅读次数:3292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艾青作(蒋海澄)。1937年发表。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
『
阅读全文
』...
忧思河汉广,赤诚昭日月——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2008-09-30] [阅读次数:4795]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原文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试用课本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没有一个人能把中国的灾难如此高度概括地加以展现,没有一首诗能够把中国人民的苦难如此真切地加以描述,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是非艾青莫属,非《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莫属。 ...
『
阅读全文
』...
重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008-09-30] [阅读次数:2042]
■ 杨庆茹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7年第6期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1937年12月28日。那是“七·七”事变后整个民族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中反抗挣扎的极端苦难的日子,正所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原本就因深重苦难而披遍“悲凉之雾”的二十世纪上...
『
阅读全文
』...
一组悲凉而深沉的恋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比较阅读
[2008-09-30] [阅读次数:2049]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以下简称“艾诗”)和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以下简称“穆诗”)这两首诗歌均写于日寇铁蹄践踏下的那段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日子,两位诗人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沉吟了一组悲凉而深沉的恋歌。 两首爱国诗篇不仅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相同,而且在艺术表达上也颇为相似,诗人都...
『
阅读全文
』...
“地之子”的心路历程
[2008-09-29] [阅读次数:33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广田无疑是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散文、诗歌、小说创作为新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且在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等方面也多有建树。然而,学界对其文化人格、文学贡献的研究与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相比尚有不少的距离,关于他创作与其人生体验之间复杂关系,一般读者也知之甚少,秦林...
『
阅读全文
』...
住在天国便失去了天国——读李广田早期诗文
[2008-09-29] [阅读次数:802]
高庆琪 最高尚的文学艺术应使作者和读者之间达到默契,引起读者共鸣。就以“汉园三诗人”而论,何其芳以艳丽和流畅著称,《花环》、《预言》令人目不暇接。卞之琳的隐喻和矜持把新诗引向一个新的高度,变化多端的句法和章法使人赞叹。而李广田却以其朴实无华、真挚和深厚赢得了读者,尽管他的早期诗作中也有清新、...
『
阅读全文
』...
李广田简介
[2008-09-29] [阅读次数:1315]
李广田 (1906~1968) 现代散文家。号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他出生於王姓的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舅父,改姓李。少年时代,一面读书,一面做些农活。1923年,到济南进山东第一师范学校,与朋友组织书报介绍社,曾因介绍中国进步文学与苏俄作品被捕入狱。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19...
『
阅读全文
』...
李广田《地之子》赏析
[2008-09-29] [阅读次数:6489]
地之子 李广田 我是生自土中, 来自田间的, 这大地,我的母亲, 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 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 我的襁褓; 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 保姆的怀抱。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 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 生长又死亡。 ...
『
阅读全文
』...
李广田《地之子》全文阅读
[2008-09-29] [阅读次数:1370]
地之子 我是生自土中, 来自田间的, 这大地,我的母亲, 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 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 我的襁褓; 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 保姆的怀抱。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 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
『
阅读全文
』...
李广田,“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2008-09-29] [阅读次数:864]
■牛汉 中华读书报 李广田 李广田是20世纪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作家。在他百年诞辰到来之际,出版一本传记来纪念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李广田于上个世纪30年代跻 身文坛,最早以诗歌名世,后来写过小说、文学理论,但成就最高的当属散文。我在青年时...
『
阅读全文
』...
读“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托尔斯泰)有感
[2008-09-04] [阅读次数:3437]
今天闲来没事,经朋友推荐,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文中的村民帕霍姆苦恼自己土地不够,一再扩充它们,却总是不满意,最终为扩充自己的土地而累死了。而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其实...
『
阅读全文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2008-09-04] [阅读次数:1274]
列夫·托尔斯泰 来源:《读者》 点击: 从前有一个农民名叫帕霍姆,为了养家糊口,他辛勤劳动,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他一直和四邻一样贫困。“尽管我们从小就在土地上耕耘,但我们农民到头来仍将一无所有。只要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经常想。 在帕霍姆的邻村住着一位夫...
『
阅读全文
』...
自然、历史和人生真谛——《黑土地》赏读(教师中心稿)
[2004-07-25] [阅读次数:1497]
秦葆 东北的黑土地,历来为人们称颂,她辽阔、富饶、深厚。无论你驱车驰游,或是驻足叩问,我敢说你都得为她动情,为她沉思,因为她有着自己的灵性。 韩静霆的散文《黑土地》同样把这种满腔激情融入了那片黑土地,因为黑土地的灵性早已同作者的灵魂完全浇铸在一起了。他生在黑土地、长在黑...
『
阅读全文
』...
一首深沉而悲怆的歌——艾青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欣赏(网友来稿)
[2004-03-26] [阅读次数:2742]
陶晓跃 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排脱枷锁的歌手”(艾青《诗论 诗与时代》)而蜚声于三十年代的诗坛。特别是抗日战争初期,诗人奔波于武汉、临汾、西安之间,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北方的农民带来的日益深重的苦难。那满目疮痍的国土,那挣扎流徙...
『
阅读全文
』...
《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2002-07-05] [阅读次数:6648]
王继波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合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它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
『
阅读全文
』...
孪生的麦地之子
[2001-07-29] [阅读次数:513]
燎原 ——骆一禾、海子及其麦地诗歌的启示 当中国诗坛突然大面积种植麦子的生活,我想少数在“麦子”这个词前黯然止笔的人心中定然是疼痛的。他们知道一个词的分量。知道深居在《说文解字》9535个字中的某一个,终而有一天同诗人们互相发现、互相击穿时的那种神秘机缘的意味。他们的...
『
阅读全文
』...
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中“三课堂”教育纪实
[2001-05-06] [阅读次数:1196]
中国教育报 2001-05-05 陈强 时值4月,正是高考的冲刺阶段,但在巩义市第二高中,操场上高三班级之间的篮球赛却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几百名围观的同学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操场上一片欢腾。...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