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中国古典诗歌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古典诗歌代表诗人、词人风格知识清单(高考复习)
[2022-09-01] [阅读次数:160]
1、屈原:(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作品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叠词”手法的作用——以《声声慢》《迢迢牵牛星》为例(作品赏析)
[2020-10-13] [阅读次数:2665]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
『
阅读全文
』...
高三古典诗歌知识专题复习专题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2016-08-30] [阅读次数:524]
一、按体裁可以作如下分类: (1)古体诗: 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歌”、“歌行”、“引”、“曲”、“呤”等诗歌也属古体诗。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 ...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诗词的隐逸风格 (作品赏析)
[2016-04-30] [阅读次数:581]
中国古典诗词的隐逸风格 今天我们分享这样一个题目:中国古典诗词的隐逸风格,可以先从中国谈起。所谓中国可以是一个地理概念或是政治概念,但同时更应是一个文化概念。在古代,我们说东夷、西戎、北狄、南蛮,而中是什么呢,是中华,华其实就是有文化的意思,中国古人所居之处不但在地理位置上居中,更在文...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爱情小说里的男主角:千古绝唱窝囊废
[2013-09-17] [阅读次数:596]
青姐对中国古典文学很痴迷,家中的书架上,满满排着《红楼梦》、《西厢记》。在她的熏陶下,我也开始读起这些经典小说。看《红楼梦》,我为宝哥哥和林妹妹的爱情哭得梨花带雨,茶饭不思。看《西厢记》,对张生和莺莺那晚发生了什么很是好奇,但对张生敢于调戏红娘却很鄙视。 在阅读中我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古...
『
阅读全文
』...
升人文素质,培育科学方法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解读中国古典诗歌 教师随笔
[2013-07-04] [阅读次数:682]
内容摘要: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准对高中生鉴赏能力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教师指导的主要途径有:一、让学生了解诗人生活的历史,把握古典诗歌词语中的文化积淀。二、指导学生鉴赏诗歌要懂得知人察情。三、指导学生走进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第一、美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
阅读全文
』...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理论知识一览表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2013-01-28] [阅读次数:612]
形象 人物形象 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4、怀才不遇、壮...
『
阅读全文
』...
《培养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尝试》论文
[2012-12-12] [阅读次数:2092]
摘要:诗歌是一束耀眼的奇葩。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关键词:理论知识  ...
『
阅读全文
』...
浅析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2012-10-14] [阅读次数:1462]
下埠镇中 胡小丽 摘要: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
『
阅读全文
』...
透析古典诗歌鉴赏六大热点 中考复习(九年级)
[2012-10-11] [阅读次数:426]
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精练,倍受人们喜爱。在中考中,它是语文试卷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在此,作者总结了古典诗歌常见的六类题材,供同学们参考。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各类意象归类总结 中考复习(九年级)
[2012-10-11] [阅读次数:929]
有些同学在做诗歌鉴赏题时,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要想理解作者的真正所指,还要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诗歌中的意象。 一、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
『
阅读全文
』...
2012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高考复习(高三)
[2012-05-18] [阅读次数:1390]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
『
阅读全文
』...
浅论情感教育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2012-02-10] [阅读次数:864]
诗是诗人情感思想的凝聚与升华,它凭借简洁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多变的句式,优美的节奏,营造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审美世界。而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完美的表达技巧,更需要我们去深入理解,体会和鉴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
『
阅读全文
』...
培养学生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想象联想的能力
[2011-12-16] [阅读次数:1379]
李全亮 法门高中 古典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学生每年失分严重,因而也是学生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攻克这个难点,高三语文教师们千方百计的调整教法和学法。最后的情况是,古典诗歌的文化常识也积累了,鉴赏的方法技巧也总结了,必要的能...
『
阅读全文
』...
悲秋探源——中国古典诗歌的悲秋情结
[2011-11-30] [阅读次数:7641]
胡菲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悲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
『
阅读全文
』...
一生心事杏花诗 ——中国古典诗词“杏花”意象分析(人教版)
[2011-04-07] [阅读次数:5278]
张 波 杏花盛开时节,细雨蒙蒙,轻风剪剪,杨柳吐青,春风拂面。中国古代文人们悠然徜徉春色里,徜徉在杏花雨、杨柳风的意境中,让他们心旌摇动。他们将杏花入诗,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寄寓于杏花,“杏花”也就成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写常新的意象。 一、绮丽美艳:庾信的杏花诗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
『
阅读全文
』...
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技巧 (人教版高二)
[2011-04-03] [阅读次数:1105]
成安三中 杨莹莹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鉴赏古典诗歌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绝大多数学生在解读古典诗歌时常常会无从下手。诗歌是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的一种文学式样,其特点是用精炼的语言塑造形象来表情达意。要读懂一首陌生的诗歌,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外,还必须掌握...
『
阅读全文
』...
如何体悟古典诗歌中的情 (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2010-09-09] [阅读次数:742]
如何体悟古典诗歌中的情 万树相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是诗的魂,构思是它的骨,文字是它的血肉。我们只要根据它的骨骼脉络,透过文字表象,抓住了诗歌内里的情,就等于抓住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情就像散落在草丛里的珍珠,夜空里时隐时现的星星,使我们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捕捉。因为诗歌是借助纷繁多样的形式表...
『
阅读全文
』...
“对写法”――理解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备课资料)
[2010-06-13] [阅读次数:2015]
先看两道诗词鉴赏题: 例1:2005全国卷ІІ12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总结)
[2010-05-26] [阅读次数:1098]
田原 1、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作者的思想意趣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常识积累(人教版备课资料)
[2010-05-20] [阅读次数:1026]
第一章: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 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高三备课资料)
[2010-03-25] [阅读次数:1487]
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 柯智育 古往...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形论解读
[2009-07-03] [阅读次数:615]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形论解读 李庆毅 摘 要:“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魏晋时的王弼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提出来的。它强调在审美的至高境界中忘掉传达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忘掉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界限,完全陶醉于艺术形象所描绘的整体意境当中。  ...
『
阅读全文
』...
浅论古典诗歌“字眼”的教学与鉴赏(高三选修)
[2009-06-22] [阅读次数:846]
古典诗歌(包括现在运用古诗词格律所创作的诗和词)鉴赏进入到我国的高考语文试卷,从1994年至今,这种试题日见增大,形式日趋稳定,命题的技巧也日臻成熟。当然,为了古典诗歌的教学而更拥有文学鉴赏的要求,对于古典诗歌这一如美丽风景的鉴赏题而感到美味未尽的时候,我们在古典诗歌的教学方面也就不能不...
『
阅读全文
』...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浅析(高二必修)
[2009-04-14] [阅读次数:1551]
诗歌鉴赏的高度创造性决定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高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诗歌文本,培养学生的文本判读能力;其次要对接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最后要抒写学习感悟,培养学生的文本拓展能力。 ...
『
阅读全文
』...
“最后一个中国古典抒情诗人”——再论汪曾祺散文
[2008-09-30] [阅读次数:2259]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我曾经以《换一个角度读汪曾祺》为题初论汪曾祺散文,后来再读汪氏散文有意犹未尽之感。汪曾祺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出版时,我对封面上的“广告语”出自谁人手笔有猜测,疑是夫子自道。后来知道,确是作者自拟。这文字有两段,其一曰:“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字第二,画第三。有人说...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8-07-02] [阅读次数:2315]
第一课时 先秦诗歌 1、《诗经》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畿地...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鉴赏例谈(教师中心稿)
[2007-09-23] [阅读次数:1278]
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古典诗歌作为常青的艺术,总是内蕴无涯,发掘不尽。鉴赏者因阅历、教养个性的差异,也会造成各自的心得和收获。如何鉴赏古典诗歌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鉴赏例谈(人教版高三必修)
[2007-09-21] [阅读次数:1184]
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古典诗歌作为常青的艺术,总是内蕴无涯,发掘不尽。鉴赏者因阅历、教养个性的差异,也会造成各自的心得和收获。如何鉴赏古典诗歌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
『
阅读全文
』...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古典诗歌(语文版高三)
[2007-08-10] [阅读次数:3410]
解读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 2003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那么,表达技巧包括那些内容呢? 请看2001年的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试题(春季高...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教师中心稿)
[2007-07-16] [阅读次数:2653]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n...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照应”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7-16] [阅读次数:7109]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n...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用典”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7-04] [阅读次数:6439]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邮箱:zhfl1965@sina.com zhfl1598@163.com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叠词”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7-04] [阅读次数:1280]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邮箱:zhfl1965@sina.com zhfl1598@163...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6-13] [阅读次数:7178]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邮箱:zhfl1965@sina.com&nb...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抑扬”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2-26] [阅读次数:6070]
古典诗歌中“抑扬”手法的运用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几种关系(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4992]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几种关系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五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主客移位”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2543]
古典诗歌中“主客移位”手法的运用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一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几种方式(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1916]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几种方式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四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11656]
古典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十读”(教师中心稿)
[2006-12-22] [阅读次数:1057]
古典诗歌“十读” 一、读懂开头 文章如流水,古代诗歌亦如此。开头往往点题,交代写什么,或者创造氛围,或者奠定基调。要读懂一首诗词的开头,一是要努力联系诗题。二是要突出五“何”: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景,抓住了这五“何”,也就抓住了一首诗词的源...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解析(网友来稿)
[2005-12-04] [阅读次数:2818]
湖南双峰曾国藩实验学校 龚勇军 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 “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 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如《乐府诗集&...
『
阅读全文
』...
把握意象内涵,探索鉴赏技巧——谈2005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应考(教师中心稿)
[2005-05-14] [阅读次数:2256]
从1994年元稹的《菊花》诗进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作为高考语文测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鉴赏试题,其取材由诗歌到词曲,其题型由客观主观,测试内容愈来愈丰富,测试形式愈来愈多样,充分体现了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趋势和导向作用。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对仗10种浅探(教师中心稿)
[2005-05-04] [阅读次数:1187]
新疆奎屯市二中 邮编:833200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对仗”是“对仗奏事”的简称,本是一种唐代百官公开奏事的方式。仗,指皇帝上朝时宫殿上的仪仗队及其所持的仪仗,那都是两两相对的。唐代中央政...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可以这样复习(网友来稿)
[2005-04-16] [阅读次数:1529]
岳送军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古典诗歌五十余首,在中考复习阶段,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是诗歌复习的首要任务,为此我组织学生对全部五十余首诗词进行了分类整理,取得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赠别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有—— 《...
『
阅读全文
』...
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注意(教师中心稿)
[2005-02-24] [阅读次数:1392]
河南南乐一中 语文教研组 邮编:457400 诗歌鉴赏自1988年以来,一直都是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以前一直以单选题的题型出现,考查的一般也只是单项评价,2002年全国卷参照上海卷,改为文字表述题,对诗歌的考查也由单项评价提高到了总体把握,分值也由原来的3分提高到6分,...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的辩证表现手法(网友来稿)
[2005-01-20] [阅读次数:989]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下面以中...
『
阅读全文
』...
把准诗的“情”脉——古典诗歌阅读鉴赏方法摭谈(网友来稿)
[2005-01-13] [阅读次数:1054]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陶晓跃 “情”,可谓诗的气脉。没有了“情”,诗的气数也就尽了。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就是盛开“情”之花的历史。因此,把准诗的“情”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关键之所在。那么如何把准诗的“情”脉呢? 一、追溯“情”缘 唐代诗人以为“诗歌合为事而作”,也就是...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小说的常识(教师中心稿)
[2004-09-23] [阅读次数:2276]
邓浩 2.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层示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很少涉猎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只有忠诚勇猛的性格,无论是外部特征——刚硬的扎须,还是...
『
阅读全文
』...
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十大置疑角度(网友来稿)
[2004-09-16] [阅读次数:1874]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 于海生 诗歌的鉴赏资1988年以来,一直是高考重要考题。94年以前,重在考查排列、对偶、炼字、背诵、用典、文学常识等,94年以后,则重在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而真正侧重从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是从1999年。自2002年起,则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形...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