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岳阳楼记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杜甫的洞庭人生(教师随笔)
[2022-03-11] [阅读次数:209]
夫子学校高中部 张继全 公元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58岁的杜甫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朗读节拍
[2016-03-27] [阅读次数:1616]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阅读全文
』...
标新立异二月花——读《岳阳楼记》有感 教师随笔
[2015-10-09] [阅读次数:470]
标新立异二月花 ——读《岳阳楼记》有感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我的,在这第三节课里我复习了第三节课的《岳阳楼记》。临近课尾,我突发奇想:范仲淹和滕子京的思想境界到底高在哪里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惊目圆睁,有的欲言又止,有的慌乱查询,有的木坐枯等······返回...
『
阅读全文
』...
语文版八下第七单元课文分析(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2014-06-04] [阅读次数:2224]
语文版八下第七单元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篇篇都是千古美文,分量实在是太重了,不敢轻易怠慢。翻开书,一口气把这四篇文章读完,一个词,酣畅淋漓,一句话,前有大师,后无来者。文言文教学要想做到扎实而灵动,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底蕴深厚...
『
阅读全文
』...
品《岳阳楼记》,敬范仲淹真
[2012-03-08] [阅读次数:1064]
纵观悠悠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现古人终生有两个人生目标:一是习文,追求文满天下;二是做官,力求造福百姓。这两个目标前者多为后者服务。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些带着文人气质的为官者。可文人书生意气,不媚俗,不转圜,不谙世事。所以在追求仕途当中,总是磕磕绊绊。说也奇怪,文人在这一磕一绊中却悟得...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2011-12-22] [阅读次数:9676]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 1.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写。 (二)文言词语 1.古今异义 【守】古义:做州郡的长官。今义:看护,把守。【制】古义:规模。今义:多指制度。【气象】古义:景象...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011-11-03] [阅读次数:2547]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
『
阅读全文
』...
唐诗赏析:秋风词、春望、贫女、遣悲怀&其一(悼亡诗)、遣悲怀&其一 行宫、登岳阳楼(备课资料)
[2011-09-01] [阅读次数:1143]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注释】 [译文]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原诗及简析——长歌行|野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 (人教版)
[2011-03-27] [阅读次数:2901]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评析】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 》复习要点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1-03-19] [阅读次数:4961]
一、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人教版八年级备课资料)
[2010-04-21] [阅读次数:6215]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nb...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上显风流——浅析《登岳阳楼》(其一)(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论文)
[2009-10-08] [阅读次数:1397]
城关中学:付娟 夏菲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的春天,随着开封城破,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北宋灭...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9-05-04] [阅读次数:2679]
目录 1.原文 2.译文 3词义现象 4主旨分析 5.段意总结 6.文章成语 7.作者简介 8.整体感知 •9.问题研究 •10.写作背景 •11.相关资料 •12.文学常识&...
『
阅读全文
』...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写作背景
[2009-03-01] [阅读次数:2864]
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一诗,“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 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善长五言...
『
阅读全文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5943]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
『
阅读全文
』...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8949]
背景介绍及赏析: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他系舟岳阳城下,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杜甫一生仅此一次登...
『
阅读全文
』...
魏明伦呼应范仲淹,岳阳楼有“新记”(网友来稿)
[2009-01-16] [阅读次数:503]
童华池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家喻户晓,而近日,由“巴蜀鬼才”魏明伦撰写的《岳阳楼新景区记》则在岳阳楼新景区落成。 “八百里洞庭湖水,三百字岳阳楼记。文章何其短也!生命如此长哉!”近日,在岳阳楼新景区魏明伦撰写的《岳阳楼新景区记》正式与游客见面。这篇碑文雕刻在一整块太行石上,魏明伦...
『
阅读全文
』...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2008-07-23] [阅读次数:68181]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2008-05-21] [阅读次数:1206]
岳阳楼记 1)为什么藤子京被贬官仍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为何愿为他作记? (因他俩都能以百姓利益为重,不是太看重自己的得失) 2)“洞庭天下水”,如此壮观的美景,作者却寥寥几笔,为什么?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故不必详述,再者,此文写景是为下文议论、...
『
阅读全文
』...
读千古美文,悟人文情怀——赏读《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网友来稿)
[2006-10-18] [阅读次数:3429]
衡南县宝盖中学 廖湘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 ,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在备课时考虑到这三篇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
『
阅读全文
』...
浅谈《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的隐晦内涵(网友来稿)
[2006-05-23] [阅读次数:2015]
广东省平远县黄畲中学 杨绵书 课文教参上提到,《岳阳楼记》中的三、四两个自然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分别表现“迁客骚人”览物而悲和览物而喜的思想感情。不少资料书在提及《岳阳楼记》中此处的景物描写与人物(“迁客骚人”)的情感关系时,也提到是洞庭湖的“气象万千”之景观使...
『
阅读全文
』...
解读《岳阳楼记》(网友来稿)
[2005-10-27] [阅读次数:1866]
吴云 前几日,给人教网发过一篇题为“解读文本之象”的文章,人教网初中语文版即于8月17日刊出,同时编发人教社中语室温立三老师的评语。温老师评曰:“本文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依据,围绕‘个性解读,对话生成’展开详细论述。如果对《岳阳楼记》一课教学如何‘个性解读’作具体阐述就更好了。”今日,把缺的这部...
『
阅读全文
』...
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
[2005-10-04] [阅读次数:4262]
摘 要:《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在主题立意方面相近,但在结构技巧、表述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却又迥然不同,既可谓异曲同工,又各臻其妙。 关键词:比较 谓异曲同工 又各臻其妙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在创作背景上都是作者因倡导革新不成...
『
阅读全文
』...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网友来稿)
[2005-08-04] [阅读次数:1838]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供稿 [原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
『
阅读全文
』...
吞天吐地孟浩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网友来稿)
[2005-05-29] [阅读次数:1780]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
『
阅读全文
』...
异彩分呈两奇——葩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教师中心稿)
[2005-03-06] [阅读次数:1780]
——《 东海县初级中学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他们因倡导改革政纪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都是为表述他们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尽管这两篇佳作在主题立意方面相近,但在结构技巧、表述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却迥然不同,可谓异曲同工,...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补注三则(网友来稿)
[2004-12-10] [阅读次数:1259]
李玉山 一、“守” 课本注作“指州郡的长官”,是笼统的说法。把郡一级的地方组织的最高长官称为“守”或“太守”,最早起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郡主要设在边境地区,称其最高长官为“守”,实际上有保卫边疆、守卫国土的意思,所以郡守这一职务总是由武将担任。秦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一级的地...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是一篇精妙绝伦的赞美词(网友来稿)
[2004-10-06] [阅读次数:1552]
崔忠建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在分析这篇文章时,人们大多认为文章主题表现的是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其主要依据就是文中的最后一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也...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人生写真(网友来稿)
[2004-09-04] [阅读次数:2357]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历来为人景仰。他的名文《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备受赞美。文章充分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与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原因,范仲淹也有远避尘嚣、出世归隐的淡淡...
『
阅读全文
』...
洞庭湖畔一明珠 ——汉寿三中申报“市名优学校”汇报材料 (教师中心稿)
[2004-07-28] [阅读次数:1556]
在美丽的洞庭湖畔,在如画的沧浪水滨,一颗明珠,吸吮着大地的灵气,日月的光华,在古老的荆楚文化的孕育中,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拂下,在“三个代表”思想的启迪里,正愈来愈美,熠熠生辉…… 2000年元月,被认定为市“示范性完全中学”;5月,被确定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试点学校”;12月,被评为...
『
阅读全文
』...
抓住文脉,熟读成诵——《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背诵指导(网友来稿)
[2004-05-31] [阅读次数:3309]
高爱华 《岳阳楼记 》和《醉翁亭记》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几百年来传诵不衰,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更是我们中学生语文积累的必诵之篇。但有很多的初学者不得背诵要领,往往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这里简单谈谈有关这两篇文章的背诵要领...
『
阅读全文
』...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江南三大名楼之岳阳楼
[2002-09-22] [阅读次数:4776]
洞庭湖以东洞庭湖最宽广,这一带港汊纵横,丘陵起伏,景色旖旎,一览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曾为洞庭湖的壮丽景观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如李白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更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描叙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
『
阅读全文
』...
《岳阳楼记》八种导语
[2002-09-22] [阅读次数:10493]
文/韩 冬 一、警句导入 同学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是千百年来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它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我们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出这一名句的范仲淹的《岳阳...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