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10、唐雎不辱使命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战国策目录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5-26] [阅读次数:659]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
『
阅读全文
』...
《春秋》之所治,人与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9-03-23] [阅读次数:1783]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不乱矣。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
『
阅读全文
』...
剧本《水上春秋》(教师作品)
[2018-10-24] [阅读次数:486]
字幕: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西北边陲的增埗河又叫做螺涌。解放前后,河涌畔的吊脚寮和石船社的住户多为船民,他们中间曾上演过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第一幕:疍民悲歌 时间:解放前夕。 背景:“增埗邨”三字牌坊,广东饮料厂储麦罐及卸货码头,几艘停靠在对岸堤围吊脚寮下的木船。俩两两交叉的竹...
『
阅读全文
』...
战国战神吴起的故事
[2015-03-10] [阅读次数:2316]
如松 战国初期,晋国在三家分智之后,经过东周天子册封,分裂成韩、魏、赵三路诸侯。 魏文侯礼贤下士,实行儒、法兼治融合多家的策略治理国家,逐渐强大。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
『
阅读全文
』...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弑君悲剧(为政以德备课资料)
[2014-04-22] [阅读次数:431]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曾发生过一次离奇的弑君案。《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宋闵公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南宫长万,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大力士。由于宋闵公的一句玩笑话深深伤害了南宫长万,故“万怒,搏闵公,绝其脰。”结果,宋闵公被南宫长万所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
『
阅读全文
』...
爱“装傻”的国君:春秋五霸楚庄王一鸣惊人
[2013-11-04] [阅读次数:356]
伍参,伍氏,名参,楚国大夫,伍子胥的曾祖父。 当大夫伍参颤巍巍地走在通往大殿的石阶时,这个国家的内政已经混乱太久,这个国家的君主已经昏聩太久。 大殿深处钟鼓齐鸣,淫词艳曲和嬉笑打闹之声把这个本该用来处理政务的国家中枢变作了欢乐场和温柔乡。伍参稍稍犹豫之后,整了整衣冠,毅然走...
『
阅读全文
』...
《唐雎不辱使命》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013-09-24] [阅读次数:995]
唐雎不辱使命 一、课文内容重点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这本书是由 (年代) 人名根据战国史书整...
『
阅读全文
』...
2012年各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编——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感受爱,感恩爱、人生中的赛跑、大隐隐于“乐”、生不必逢时、我想生活在唐朝、春秋百代,各有千秋、我爱这时代
[2013-03-07] [阅读次数:1682]
三、全国高考课标天津卷2012优秀作文及点评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
阅读全文
』...
春秋弑君案大全(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备课资料)
[2012-12-04] [阅读次数:871]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1、卫州吁弑卫桓公(隐公四年) 隐公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注:州吁,卫庄公之子、卫桓公异母弟,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弑兄即位。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
『
阅读全文
』...
战国之鲁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641]
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武王伐纣,歧周代商。武王发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而淮夷、徐戎作乱,伯禽作肸誓,平徐戎,定鲁。鲁国先后传二十五...
『
阅读全文
』...
战国七雄之——晋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646]
关于晋国的立国有两个传说,互为依托: 一、左传曰:“邑姜方娠太叔。”根据历代注解,邑姜是姜太公吕尚的女儿,嫁给武王发,梦到上天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她生的儿子据此名叫“虞”。 二、史记曰: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
『
阅读全文
』...
战国七雄之——齐国简介(为政以德、管仲列传备课资料)
[2012-11-27] [阅读次数:1463]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姜姓齐国,简称姜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齐国...
『
阅读全文
』...
春秋三家分晋的历史故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
[2012-11-24] [阅读次数:681]
晋国到了晋顷公时,国君的权力已日渐转移到了卿大夫们的手里了。到了晋出公的时候,历史已进入了战国时期。这时掌握晋国实权的,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和智伯瑶四个卿大夫了。 晋出公见四卿的权力太大,自己倒成了他们的傀儡,心中很不情愿,就秘密地派人向齐、鲁两国借兵,想消灭掉四卿。哪知齐、鲁两国出...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课文注释修正(人教版教师随笔)
[2010-07-13] [阅读次数:3524]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书注: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请。 书注“微”:假如没有,表假设关系。而译文为“即使……”,表让步关系。前后不一致。此句中的“微”是表否定假设的连词,译为“如果没有”,“要是没有”,可参看上课《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
『
阅读全文
』...
夫唐雎之刺秦王也……——《唐雎不辱使命》备课札记<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2009-12-11] [阅读次数:1141]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5238-1-1.xhtmll 五柳先生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发表版有删节。) 古籍也要用怀疑的眼光去阅读,才能读出真味。《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撰的。古代文献大多文史哲不分。人们习...
『
阅读全文
』...
《唐雎不辱使命》赏析2
[2009-06-12] [阅读次数:2611]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题目为后人所加,“劫”不是“劫持”,这么讲不符合原文,应讲为“胁迫”。内容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
『
阅读全文
』...
《唐雎不辱使命》赏析1
[2009-06-12] [阅读次数:1216]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
『
阅读全文
』...
春秋笔法
[2009-03-28] [阅读次数:2203]
选修课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5-6讲 共4课时)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教学目标: 一、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二、 了解“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
『
阅读全文
』...
九年级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复习巩固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2008-09-04] [阅读次数:4762]
九年级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复习巩固资料 徐少华 编写 一...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士唐雎简介
[2008-09-04] [阅读次数:6376]
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战国策》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布衣之怒”的故事 秦王气势汹汹地对唐雎说:“你听说过什...
『
阅读全文
』...
朱自清白马湖春秋
[2007-01-03] [阅读次数:3428]
1924年的9月,实为江浙多事之秋。这月3日,直系的江苏军阀和皖系的浙江军阀火拼,福建的直系军阀出兵浙江平阳,企图取道温州,袭击浙江皖系军阀的后方,以声援江苏的直系军阀。风云突变,大祸来临,温州全城为之震动。朱自清在宁波从报纸得知战争消息,家中又无来信,心中十分烦躁不安。13日是传统的中秋节,可是浓云四合,...
『
阅读全文
』...
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首霸齐桓公之谜(教师中心稿)
[2006-11-25] [阅读次数:985]
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首霸齐桓公之谜 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礼崩乐坏”,周王朝急剧衰落,失去了控制列国诸侯的力量。列国诸侯各自为政,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分激烈。在我国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由大国争霸的局面。齐桓公是春秋争霸的第一人。 周平...
『
阅读全文
』...
源自《战国策》的成语(网友来稿)
[2006-11-24] [阅读次数:4871]
山西省沁县中学 刘建东 《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武帝时,刘向进行了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取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
『
阅读全文
』...
《吕氏春秋&顺民》的原文和译文(教师中心稿)
[2006-10-22] [阅读次数:4343]
《吕氏春秋•顺民》的原文和译文 武汉市江夏一中 赵孝云 翻译 【原文】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
『
阅读全文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
[2005-11-18] [阅读次数:6762]
春秋战国时期(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着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学者不止一人,流派不止一家,着书不止一种,故称之为“诸子”,又谓子“诸子百家”,又谓之“百家争鸣”。官失其守,学术分裂,由天子而诸侯、而私学,乃百家之背景也。《庄子·天下篇》言“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
『
阅读全文
』...
下水作文:三尺讲台写春秋(教师中心稿)
[2005-08-15] [阅读次数:4379]
六月下旬的一天,准备铃响过,一位女教师匆匆跑来。“邓老师,你的孩子摔了腿……” “在哪里?” “桥西。” 邓官朝下意识地撒腿就跑,可刚跑了两步,他感到了手里教案、教具的沉重,汗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孩子摔了腿,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不行!”这个硬汉说着,回转身擦去脸上的汗水,毅然向教室走去...
『
阅读全文
』...
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增加春秋假期 老师学生反应迥异——议案提交者张旭称,杭州率先推行中小学一年四个假期对他有所启发
[2005-01-31] [阅读次数:1486]
新京报 2005-01-31 王荟 赖颢宁 “假如一年里除了寒暑假,再增加春秋假,你们愿不愿意?”昨天下午,朝阳区某小学一群五六年级的同学听到...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2
[2005-01-28] [阅读次数:2342]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
[2005-01-28] [阅读次数:2008]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它的作者不可考,有人疑出于蒯通。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
『
阅读全文
』...
高中新课改进入“战国时代”
[2004-12-31] [阅读次数:2054]
广州市番禺区鱼窝头中学 段新立 2004年秋季,广东、海南、山东与宁夏四省区全面开始高中新课程的实验,至今为止已近一学期,语、数、英三个学科已进行了一个学段的学分认定,其他各个学科的学分认定在即。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先锋,亲临前线,过关斩将,流下的泪水、汗水,无可名状,个...
『
阅读全文
』...
春秋简介
[2004-08-26] [阅读次数:3677]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人物] 管仲、鲍叔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越王勾践 孔 子 老 子 墨 子 孙 子 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
『
阅读全文
』...
春秋时代的天道观念
[2004-08-26] [阅读次数:1713]
● 陈来 (本文2001年收入《汤一介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 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 ----范蠡(《国语》) 春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西周文化的同质的延伸和渐进的展开。然而,春秋时代在继续完善礼乐文化的同时,也在延伸中发生变异,不断产生着新的思想观念。这些变化...
『
阅读全文
』...
春秋左传
[2004-08-26] [阅读次数:1156]
作者: 左丘明 左丘明,姓丘明,鲁国史官。史官分为左史、右史,丘明为左史,因此习惯称为左丘明。左丘明与孔子同时,孔子为作《春秋》,同左丘明共同查看大量鲁史资料,并向弟子传授《春秋》,主要以口授。左丘明深谙孔子之道,恐日后弟子对《春秋》之意领会有异,而失其真,便将孔子讲授《春秋》记录在案...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的启示
[2004-08-25] [阅读次数:4227]
提起《战国策》,人们首先想到的大约都是让孩子从小受磨练的"触龙说赵太后",由"吾与徐公孰美"引发统治者应广纳众言、多听批评的"邹忌修八尺有余",从"出无车,食无鱼"之叹说明要尊重人才的"齐人有冯谖","荆宣王问群臣"中使人回味无穷的"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些确是值得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因此,从中学课本到各种"...
『
阅读全文
』...
《战国策》简介
[2004-08-25] [阅读次数:31028]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
阅读全文
』...
战国简介
[2004-08-22] [阅读次数:1783]
战国 (公元前 476 年 ~ 前 221 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
『
阅读全文
』...
战国初期的楚国
[2004-08-22] [阅读次数:1685]
战国初期,楚惠王继续执行安邦定国、伺机发展的方针,在对外争夺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公元前473年(楚惠王十六年),越灭吴后,勾践称霸诸侯,势盛一时。勾践为了缓解与楚国的关系,主动以淮上地与楚,此则有利于楚国的进一步东向。其后,楚通好于秦,当晋内部斗争激烈、三家分晋和越国渐走下坡路时,公元前4...
『
阅读全文
』...
《杏坛春秋》第二章<平羌赌酒>(教师中心稿)
[2004-08-14] [阅读次数:501]
liuyuan 第二章 平羌赌酒 丁一可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1点了。 半途上接到平羌中学校长范林莉的电话,说今年普九的财政经费乡上不打算给,要求他给协调一下。于是车顺便就在平羌停了下来。这一停就停了五个多小时,其中平羌乡政府林乡长的酒可把他灌了个够,小田的表现也把他吓了一大跳。 ...
『
阅读全文
』...
《杏坛春秋》第三章<杏坛圣徒>(教师中心稿)
[2004-08-14] [阅读次数:396]
liuyuan 第三章 杏坛圣徒 其实,丁一可不知道,范林莉已有六年教龄(上任才八个月,他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翻看每个校长的履历),在教育系统,25岁还不结婚,早已是老姑娘了,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对范林莉来说,却是一段永远的痛。这也是她为什么如此痴迷,甚至近乎宗教似的...
『
阅读全文
』...
亦文亦史《战国策》
[2002-06-28] [阅读次数:3212]
亦文亦史《战国策》 安徽 蒋新 通常人们把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历史散文有《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其中《战国策》被认为是文学成就相当高的。但《战国策》的性质从它问世起,似乎就有分歧。那么多的别名就是证明。既叫《国策》。又叫《短长》;既《国事》,又叫《事语》...
『
阅读全文
』...
《春秋》与史学传统
[2001-12-05] [阅读次数:2426]
(光明日报)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又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编年史,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从多方面创立的史学传统,对司马迁及以后的历代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481年)共242年史事,...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