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窦娥冤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窦娥冤》全文阅读(作品赏析)
[2021-03-29] [阅读次数:2234]
楔子 (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
『
阅读全文
』...
《窦娥冤》备课资料精选
[2018-05-05] [阅读次数:750]
第1课 窦娥冤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殿堂里,有这样一些奇女子:“举身赴清池”的刘兰芝、“感天动地”的窦娥、“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她们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抗争精神,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人物画廊中闪耀着异样的光芒。《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顶峰之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
『
阅读全文
』...
《窦娥冤》教学反思(高一必修四)
[2018-05-03] [阅读次数:813]
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 李杰 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实施对语文老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还要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我和沂南一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坚定不移地认为,新课标指导下...
『
阅读全文
』...
桃杌是贪官还是昏官——《窦娥冤》之桃杌再认识
[2015-08-30] [阅读次数:2167]
天津市实验中学语文组 安杨华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觉得有些奇怪,因为虽然人们对《窦娥冤》中的主要人物的认识向来是见仁见智的,但对桃杌的评价却鲜有分歧。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在该文第二折注释部分对“桃杌”的解释是:“可能是借用古代所谓四凶之一的梼...
『
阅读全文
』...
中国戏剧戏曲学笔记(综合艺术知识)
[2014-05-17] [阅读次数:1013]
戏剧和戏曲的区别 狭义的戏剧专职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载欧洲各国发展起来既而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在中国称为“话剧”; 广义的戏剧即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传统的以及现当代的各种戏剧形式。 戏剧的划分 西方:戏剧学类单指话剧,歌剧(音乐)、舞剧(舞蹈)都被排除在外; &nb...
『
阅读全文
』...
举世误读《窦娥冤》 教师随笔
[2012-10-28] [阅读次数:657]
沙市一中 邓金平 提起关汉卿的《窦娥冤》,我想大家眼前一定浮现起那善良刚强、指天斥地的窦娥形象,也会又一次地唤起对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的愤怒和对以贪婪凶暴的桃杌太守为代表的万恶封建社会的仇恨。可我现...
『
阅读全文
』...
湖南民俗与地方戏曲 学生作文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2011-05-12] [阅读次数:1520]
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不可避免地要在生长它的土壤里吸吮乳汁,湖南地方戏曲也广采博取民情风俗,来充实自己。 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把民俗大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类。其中岁时节日民俗和民间信仰是人们最熟知的民俗。通过仔细阅读《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湖南卷),笔者...
『
阅读全文
』...
湖南节日民俗与地方戏曲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1-05-12] [阅读次数:980]
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不可避免地要在生长它的土壤里吸吮乳汁,湖南地方戏曲也广采博取民情风俗,来充实自己。 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把民俗大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类。其中岁时节日民俗和民间信仰是人们最熟知的民俗。通过仔细阅读《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湖南卷),...
『
阅读全文
』...
元杂剧知识简介(人教版高二备课资料)
[2011-01-28] [阅读次数:2539]
元杂剧即元代的戏曲。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名称,意即各类的戏。杂剧约始用于唐末,宋金两代虽已有杂剧名称,但所包括的内容,有歌舞、滑稽表演、杂耍,讲唱文艺等类的技艺,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到了元代,在前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真正的元代戏剧。他在十三世纪后期繁荣起来,形成我国文艺...
『
阅读全文
』...
从人性的角度看窦娥的悲剧命运(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10-06-26] [阅读次数:1339]
【剧情回顾】 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
阅读全文
』...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教学论文)
[2010-04-11] [阅读次数:3328]
肖理嫦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 湖南涟源三中 肖理嫦 一.悲剧地位的界定 王国维认为《窦娥冤》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悲剧佳作。 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第三种,...
『
阅读全文
』...
窦娥冤(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2009-10-28] [阅读次数:973]
一、要点解析 1.窦娥:一个不幸、善良而又坚强的女子 窦娥身上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她三岁丧母,七岁别父,寄身蔡婆婆家当童养媳,以偿还父亲欠下的高利债。十七岁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她成为年轻的寡妇,二十岁冤死刑场。这就是窦娥极短暂而极悲惨的一生。 窦娥是贞节、...
『
阅读全文
』...
古代戏曲鉴赏(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6-04] [阅读次数:2627]
古代戏曲鉴赏提纲 一、中国传统戏曲概念(综合性舞台艺术。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及 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二、古代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
『
阅读全文
』...
窦娥刑前那叱骂(网友来稿)
[2007-09-29] [阅读次数:838]
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学 王冬云 窦娥去法场的路上,叱天骂地:“天地也!做得个欺软怕硬,却原来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骂得真是酣畅、淋漓。这一骂使窦娥由封建礼教、道德驯服下的奴成长为人,由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星辰,让人对这个贤孝的小媳妇由怜...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戏曲教学浅谈(教师中心稿)
[2007-09-23] [阅读次数:2100]
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因其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戏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综合性艺术,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呈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自出现于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常说“人生恰如一出戏”,不同的人演绎不同的戏,一个个角色粉墨...
『
阅读全文
』...
中国戏曲之最(教师中心稿)
[2006-09-24] [阅读次数:641]
中国戏曲之最 河南号称“戏曲之乡”,也是当今公认为戏曲大省。以下理由,足可使其成为中国戏曲之最而当之无愧。 戏曲起源早 从记载看,夏启时中原已有优伶出现。商、周傩仪规模巨大,两汉和隋唐,洛阳均是“百戏”活动的中心。有关“兰陵王”、“踏摇娘”和 ...
『
阅读全文
』...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教师中心稿)
[2006-09-24] [阅读次数:2805]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
『
阅读全文
』...
多彩的戏曲行头(教师中心稿)
[2006-09-24] [阅读次数:822]
多彩的戏曲行头 中国传统戏曲服装历史悠久,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已记载了发生于春秋时代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到元杂剧时期,戏曲人物的服装已初具规模。杜仁杰在元曲《庄家不识勾阑》中写了一个庄稼汉在勾阑(宋元时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看戏,戏台上:“一个女孩儿转了几...
『
阅读全文
』...
戏曲的表演程式(教师中心稿)
[2006-09-24] [阅读次数:605]
戏曲的表演程式 是戏曲中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技术格式。戏曲表现手段的四个组成部分——唱、念、做、打皆有程式,是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语汇。 程式  ...
『
阅读全文
』...
《窦娥冤》自学辅导与训练(网友来稿)
[2006-02-27] [阅读次数:4514]
陈顺华 一.元杂剧与关汉卿: 1.关于元杂剧的知识: (1)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
『
阅读全文
』...
窦娥冤(节选)(教师中心稿)
[2005-05-27] [阅读次数:4101]
窦娥冤(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理清节选的剧情,初步把握窦娥的形象。 3、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教学重点难点: 1、元杂剧常识。 2、对[端正好][滚绣球]及三桩誓愿的理解。 教学时数: ...
『
阅读全文
』...
对窦娥“三誓愿”的多解
[2004-08-25] [阅读次数:2684]
黄蔼北 《窦娥冤》第三折开头对天地的指斥和结尾把昭雪冤屈的希望寄托于天神的描写,是理解窦娥性格的关键之一。 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的心目中天理本应是公正无私的。唱词中说:“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大剧作家曹禺在《日出》扉页上题道:“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
『
阅读全文
』...
谈谈明清传奇和元杂剧的区别(网友来稿)
[2004-07-30] [阅读次数:3067]
陕西商洛 龙国利 “传奇”,以其情节奇特、神奇得名。它一般指唐宋文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霍小玉传》、《莺莺传》、《李娃传》等。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高中语文第四册的戏剧单元里,既选了“杂剧”,又选了“传奇”...
『
阅读全文
』...
元杂剧唱词的鉴赏(网友来稿)
[2004-06-16] [阅读次数:1886]
万学俊 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北方戏曲;人物语言有韵文,也有当时的白话。本文主要谈谈人物韵文即唱词的鉴赏方法。 唱词其实也是戏剧人物的语言,因此,鉴赏唱词首先必须通过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如《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天”与“地”,在...
『
阅读全文
』...
深入浅出,激发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戏曲大舞台”的一些做法(网友来稿)
[2004-05-07] [阅读次数:2136]
潘云妹 广西南宁高峰中学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
『
阅读全文
』...
《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简析(网友来稿)
[2003-11-05] [阅读次数:1562]
内蒙扎赉特旗一中 李殿林 这是一篇论述中国戏曲美学特征的文艺学论文,是配合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学习的“垫底”文章。下面对其作简要的分析。 总体上看,文章分为五个层次,围绕“虚实”主要讲了四个问题,即“虚”的表现、“虚”的条件、“...
『
阅读全文
』...
维护社会的公正性 --读关汉卿的《窦娥冤》 (教师中心稿)
[2003-04-11] [阅读次数:7739]
242000 安徽宣城培英中学 邢少山 我国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写的是一个弱小无助的寡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而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至今读来对...
『
阅读全文
』...
浅谈我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意识及特征(网友来稿)
[2002-12-08] [阅读次数:3068]
涂利锋 在我国戏曲美学中虽没有明确提出悲剧概念,但并不是说我国没有悲剧。“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则有悲剧在其中……最有悲剧之质者,则如关汉卿《窦娥冤》纪群祥《赵氏孤儿》。”(汪国维宋元戏曲考)。除以上两部之外,还有《汉宫秋》《梧桐雨》...
『
阅读全文
』...
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
[2002-09-07] [阅读次数:5633]
文/陆精康 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是中国戏曲史上两种不同戏曲体裁的名称,它们既有戏曲文学的共性,又有戏曲文学的个性。明代吕天成《曲品》卷上论其区别云: ...
『
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戏曲演出场所及虚构的世界
[2002-06-12] [阅读次数:3333]
摘自中国戏曲 戏台溯源 观演场所建筑化,见诸记载的,始于汉代,是为广场上看角抵、百戏而设的帐棚,这当是最早的看棚。 把表演区也建筑化,大约始自唐代,除乐棚外,还出现了歌台、舞台。 到了宋、...
『
阅读全文
』...
别具风采的戏曲音乐
[2002-06-12] [阅读次数:2304]
摘自《中国戏曲》 戏剧音乐的特性 作为与戏曲相结合的音乐,中国戏曲音乐与其它形式的音乐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体现着、适应着戏剧性的要求,要为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服务。它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这种戏剧音乐有白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
『
阅读全文
』...
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
[2002-06-12] [阅读次数:5603]
摘自《中国戏曲》 歌舞化 在戏曲表演艺术中,音乐因素属于主导地位,特别是歌唱。由于有歌唱,念白就不能保持生活语言的自然状态,它必须是吟咏,强调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语言同音乐不同程度的结合,使语言音乐化。形体动作也提炼到舞蹈化的高度。演员的身段、表情、工架和武打均突出外在节奏,夸张变形为一...
『
阅读全文
』...
民间文艺哺育了中国戏曲
[2002-06-11] [阅读次数:2276]
摘自《中国戏曲》 原始歌舞: 许多古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载都这样地告诉我们:原始歌舞是先民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再现氏族采集、渔猎、驯养农耕、战争生活和男女爱悦,并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及对生殖的崇拜。歌舞产生之始,就与先民宣泄情绪的心理和寄托祝愿的观念...
『
阅读全文
』...
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与个性
[2002-06-11] [阅读次数:5890]
摘自《中国戏曲》 始终趋于综合 一般来说,古代各个民族在前艺术阶段(即原始宗教阶段),各种艺术因素的萌芽是综合在一起的。到艺术阶段,欧洲各艺术种类趋于逐渐分化。譬如在古希腊时代的欧洲戏剧是有歌有舞的,后来经过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人的...
『
阅读全文
』...
窦娥艺术形象分析
[2001-05-28] [阅读次数:23035]
作者:刘萍 指导教师:胡祥云 内容摘要: 窦娥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著名的悲剧典型。造成窦娥悲剧还有内存因素,即窦娥自身的性格原因,窦娥的性格具有二重性,她的性格体系中有两大既对立又统一的脉络:自觉高尚和伦理精神和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两脉络又由很多具体的...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