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仁义礼智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课文原文阅读及配套练习
[2020-02-19] [阅读次数:4567]
仁者爱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文原文之仁者爱人
[2019-08-04] [阅读次数:323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
『
阅读全文
』...
论“仁者爱人”(教师随笔)
[2018-06-21] [阅读次数:1257]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么一句:“仁者爱人。” 首先,让我们来一番“说文解字”。 是 。 即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普天之下不同身份地位的生活者。 即二,意思是均,齐,等同,相等,表示人人平等,亦即等而视之,视人若已,将心比心,同情包容。 ...
『
阅读全文
』...
论“仁者爱人”(教师随笔)
[2018-05-11] [阅读次数:609]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么一句:“仁者爱人。” 的确,“爱”是“仁者”思想行为的一个具体而重要表征,不过,“仁者”对人到底怎么个“爱”法呢?这得从“爱”的种类说起。 笔者认为“爱”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爱,一种是小爱。“仁者”的“爱”属于“大爱”之中的一类。 所谓“大爱...
『
阅读全文
』...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仁政的理想(文字稿)
[2012-12-06] [阅读次数:2703]
傅佩荣教授告诉我们,儒家仁政的理想从人性出发,把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只要施行仁政,就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也只有在仁政的基础上构建的社会才是百姓的乐土,国家才能稳固。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历代君主都不去实践仁政的主张呢?因为施行仁政需要一定的基础,那么孟子认为推行仁政必须具备哪些基础呢? ...
『
阅读全文
』...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儒家思想核心介绍
[2012-11-30] [阅读次数:2592]
儒家思想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
『
阅读全文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2011-05-20] [阅读次数:5381]
摘要:陶渊明的诗歌质而自然,充满着一种山水情怀,这与他“爱丘山”的本性相契合,与他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襟怀和意趣相统一。他的诗歌“论怀抱则旷而且真”,主要表现在他骨子里的山水情结和外因作用下任真闲适、欣豫自远的追求上。他作诗喜用山水意象,例如山和泽,他常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抒...
『
阅读全文
』...
关于仁义仁者方面的名言名句大全
[2011-03-24] [阅读次数:6809]
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公灵公》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
『
阅读全文
』...
《孟子 仁政》备课资料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2011-03-22] [阅读次数:834]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
『
阅读全文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教版必修教师随笔)
[2011-02-19] [阅读次数:73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这一段语录,中学教材里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读“yaò”,既然读“yaò”那就不是“喜欢、高兴、快乐”之类的意思能够解释的。不知道细节,据说余秋雨先生和这个语录也有瓜葛。我是这样理解的: 聪明的人如同水...
『
阅读全文
』...
孔子、孟子:天下国家,仁政
[2010-04-01] [阅读次数:1410]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
『
阅读全文
』...
论语:仁义礼智(2)
[2010-04-01] [阅读次数:2242]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是可以长久地处于(仁德地)约束之下,(如果在仁德的约束之下)是不可能长久地感到快乐的。有仁德的人安守在仁德的范围里,通晓仁德的人(的言行)...
『
阅读全文
』...
论语:仁者爱人(2)
[2010-04-01] [阅读次数:7045]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我欲仁,斯仁至矣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
『
阅读全文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课堂上的合作性教学(九年级)
[2008-10-10] [阅读次数:658]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获得两种思想,这就是合作的好处。 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几十个人济济一堂,听着同一个教师的讲授,读着同一本教材,学习着同一个课题,保持着同一...
『
阅读全文
』...
孟子与仁政
[2008-08-20] [阅读次数:1921]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
『
阅读全文
』...
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
[2008-08-20] [阅读次数:3907]
惜晴柔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
『
阅读全文
』...
行仁政:孟子读书笔记之二
[2008-08-20] [阅读次数:3144]
读论语 一、仁政的依据 1. 政权的价值在于慈爱民众,而君主先天具有的善性使奉行仁政,慈爱民众成为可能。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梁惠王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
『
阅读全文
』...
孟子的仁政学说
[2008-08-20] [阅读次数:11845]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使之成以“仁政”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推而广之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政治思想的标志。 一、孟子“仁”的...
『
阅读全文
』...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
[2008-08-20] [阅读次数:1840]
(二)作为政治学范畴的仁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把政治和伦理结合起来,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治之先河。 第一,道德是政治的基础。孔子首先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14]。...
『
阅读全文
』...
孟子的仁政的理解、参政方式
[2008-08-20] [阅读次数:695]
齐宣王有一天坐在堂上,堂下有人牵一头牛走过去,这头牛拼命的哀鸣。齐宣王就说,这个牛好像是没有犯什么罪,就被判了死刑,叫得那么凄惨,把它放了吧。这个牵牛的人就说,请问大王难道这样要废除祭钟的典礼吗。 古代有一个礼仪,一口钟铸好之后,要杀一头牛,用它的血涂在钟上,这钟才可以开始用,那么这个...
『
阅读全文
』...
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2008-08-20] [阅读次数:1665]
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认为君主以爱人之心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给人民以固定产业,使免于饥寒痛苦,再用礼仪教化,就可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暴虐的君主可以废黜是当时客观情况在孟子思想上的反映。孟子“仁政”...
『
阅读全文
』...
孟子与“仁政”(
[2008-08-20] [阅读次数:2005]
文/愚纯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子居。约生于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05年。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东南)。系鲁公族孟孙之后。受业于子思(史记未明其字,并记载受业于子思门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儒学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当时有名的辩士。其自视为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象孔...
『
阅读全文
』...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的异同
[2008-08-20] [阅读次数:9176]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
『
阅读全文
』...
施仁政,民归之如水之——《孟子见梁襄王》读书笔記
[2008-08-20] [阅读次数:2060]
《孟子》读书笔记(一)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
『
阅读全文
』...
孟子的生平及“仁政论”“性善论”“先王之道”
[2008-08-20] [阅读次数:2105]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①;大概他的老师不是有名望的人,所以孟子没有讲他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②孟子对...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