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词阅读之托物言志诗考点解读
[2021-12-25] [阅读次数:335]
考点: 1. (宋)韩琦《柳絮二阕》 2.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与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 白居易《五弦》 4.贺铸《踏莎行》 5.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考点解读】 一、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一个隐士对山水田园的情怀 (教师随笔)
[2016-12-01] [阅读次数:659]
缪加奇 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又被称之为孟山人。大家熟知的《春晓》可以说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了。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和生活真是闲适得有点懒散了。一觉醒来,不知春晓,天都大亮了,甚至处处是鸟声,方才微微被惊醒。“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又告诉我们,诗人醒...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 (高考复习指导)
[2016-10-05] [阅读次数:509]
1、石 灰 吟 于 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主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
阅读全文
』...
浅论即景抒情与托物抒情的差异 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
[2013-03-01] [阅读次数:455]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 熊 翃 邮编414000 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章之所以能引起读者共鸣,多半是因为抒写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有的情感。就抒情方式而言,多种多样:或因人、事或借景、物,或委婉含蓄或直露奔放。在这诸多抒情方式中,学生阅读写作往往模糊不清,常常混为...
『
阅读全文
』...
记叙文阅读之托物言志 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2013-03-01] [阅读次数:1920]
湖南省岳阳市十中 熊宏 邮编 414000 【阅读目标】 1、 通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2、 抓住所托之物的特点,理解其象征含义。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之间的相似点。 【即学即练】...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散文的读写能力培养
[2013-01-28] [阅读次数:3870]
一、能力培养之必要性 1、践行课标理念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 作文指导(九年级上册)
[2012-09-17] [阅读次数:2772]
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原诗及简析——长歌行|野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 (人教版)
[2011-03-27] [阅读次数:2890]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评析】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
『
阅读全文
』...
借宾定主,托物寓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论文)
[2010-09-17] [阅读次数:1983]
柳宗元(773—819)是我国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其与韩愈齐名,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又一倡导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由此可知,其散文方面的高深造诣。 柳宗元仕途坎坷,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其间,徒有空闲,百无聊赖,于是乎寓情山水,借“山水”浇愁,渲抑郁幽愤之情...
『
阅读全文
』...
中学生写作必备基本技法:借景抒情法、托物言志法、多种描写法、先抑后扬法、伏笔照应法
[2010-08-13] [阅读次数:2716]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36579-1-1.xhtmll 长河落日 任务:1、借景抒情法(包含了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动静结合法、移步换景法) 2、托物言志法(包含了以物喻人法) 3、多种描写法(包含了肖像、神态、细节、动作、心理、对话、景物等描写) 4、先抑后扬法(包含了跌宕起伏法) ...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简介
[2009-12-11] [阅读次数:10863]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宿建德江》赏析2
[2009-03-01] [阅读次数:1211]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宿建德江》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22742]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41385]
【诗文解释】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
『
阅读全文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2008-10-03] [阅读次数:1844]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诗歌鉴赏
[2008-10-03] [阅读次数:1265]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
『
阅读全文
』...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教师中心稿)
[2007-03-22] [阅读次数:1829]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托物起兴”和“托物言志”的区别(教师中心稿)
[2007-01-04] [阅读次数:2123]
“托物起兴”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之二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0931-3237439 邮编:730010  ...
『
阅读全文
』...
托物咏怀,自抒幽情——李清照《鹧鸪天》赏读(网友来稿)
[2006-10-20] [阅读次数:2133]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裕,晚年遭兵火战乱...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技巧
[2005-11-17] [阅读次数:6862]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即是“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像《红砖颂》,标题中的“红砖”便是所托之物,《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也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如《荔枝蜜》,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
『
阅读全文
』...
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学会分析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感悟的形式
[2005-11-17] [阅读次数:5303]
深圳市宝安中学 吴名赓 [读法概述] 散文这种体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它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而是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东道西,谈古论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散文也许就散在这里。在这点上它仿佛散步,步履轻松,神态闲适,不疾不徐。散文不像小说、戏剧,以完...
『
阅读全文
』...
要善于托物言志
[2005-11-17] [阅读次数:1813]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物首先要寄情于物。 1.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抓住了相似点去状摹事物,为言志架桥铺路,才能使托物和言志契合交融。 2.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
『
阅读全文
』...
吞天吐地孟浩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网友来稿)
[2005-05-29] [阅读次数:1770]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
『
阅读全文
』...
托物寄意,借贝言志——《一只贝》赏析(网友来稿)
[2005-03-25] [阅读次数:1480]
田宗昌 贾平凹先生的《一只贝》最宜在世俗的喧闹归于阒寂、浮躁的心气归于平静的深夜细细研读、慢慢品味。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和心境,才能走入文章的深处,领受到其中的真味。 一、表层解读 文章讲述的是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美丽斑斓的贝壳,却...
『
阅读全文
』...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2004-08-21] [阅读次数:1649]
作者:不详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
『
阅读全文
』...
洞庭湖畔一明珠 ——汉寿三中申报“市名优学校”汇报材料 (教师中心稿)
[2004-07-28] [阅读次数:1545]
在美丽的洞庭湖畔,在如画的沧浪水滨,一颗明珠,吸吮着大地的灵气,日月的光华,在古老的荆楚文化的孕育中,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拂下,在“三个代表”思想的启迪里,正愈来愈美,熠熠生辉…… 2000年元月,被认定为市“示范性完全中学”;5月,被确定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试点学校”;12月,被评为...
『
阅读全文
』...
论孟浩然的隐逸思想(网友来稿)
[2003-10-31] [阅读次数:2865]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 于傲洋 提要:孟浩然以布衣终身,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或壮游四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被后世目为“隐逸诗人之祖”。但纵观诗人生平行止与创作,我们会发现孟浩然也曾有过十分认真的求仕之心,只是在经历...
『
阅读全文
』...
高考诗歌简析——孟浩然专集(网友来稿)
[2003-10-04] [阅读次数:2342]
江苏省金湖中学 梁万年 孟浩然专集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怀人之作...
『
阅读全文
』...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2001-04-23] [阅读次数:6460]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
『
阅读全文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00-11-15] [阅读次数:3663]
mm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 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 ...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