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相关文学常识。找出这首词的意象,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3、背诵《水龙吟》。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反馈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讲授完成。   ...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知识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 人。祖父辛赞,未及南渡,...
阅读全文』...

 益阳市第六中学 张婉妮    一、教材分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该单元学习的是宋词。从编者的意图看,本单元除了了解词的一般规律外,还要求从题材范围、意境、语言、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比较阅读鉴赏,通过反复诵读更好地把握词作...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
阅读全文』...

 1.导入:    有些诗句大多人不知道它出自何人之手,却能永远铭记,千古传诵!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结合注释一走近作者,结合注释二三了解词人写作背景。    3.思考...
阅读全文』...

 武陟一中 冯红霞  本节课标:  1、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经历,理解辛弃疾的愤慨与痛苦。  2、体会辛词豪放的特点,比较苏辛词风,感受其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辛弃疾的名字导入:  &n...
阅读全文』...

      沙市一中 邓金平  一、解题、背景介绍    风雨飘摇的时局,弃置不用的悲愤,故“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王粲《登楼赋》)。  二、朗读  三、赏析  1、上片所见有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玉簪  韩愈: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断鸿  柳永...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教师用)  罗志辉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3.诵读全词并背诵  【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幼安  ,号 &...
阅读全文』...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3、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4、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
阅读全文』...

     一、导语 1  古代文人墨客不管是壮山河之美,抒安邦之志,发思古之幽情;还是表闲愁遗恨,达相思之苦,大都“爱上层楼”。登高临远,天地悠悠,或喜或悲,自然一吐为快,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声情并茂、动人心魄的诗词名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篇登高临远的名作—《水龙吟•...
阅读全文』...

    设计: 湘乡一中 唐丽玲  一、导入  有些词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   稻花香里说丰年,...
阅读全文』...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
阅读全文』...

 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稿    授课教师:王良地区:长沙市学校(通信地址):雅礼中学邮编 410000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4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水龙吟•等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两首》)  年级 高一  学期  下期  教...
阅读全文』...

 课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阅读全文』...

 课文研习   一、要点解析   1.词作的写作背景和主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设想  1、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
阅读全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吴忠高级中学 马晓华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