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第七单元 教案 教学设计、导学案
花深有梯路,高远自低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2021-08-30] [阅读次数:364]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指定阅读《红楼梦》。展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应以回目为抓手,组织学生研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对《红楼梦》进行选本编辑和评论研究;引导学生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思考解读,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关...
『
阅读全文
』...
自然与生命的契合——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自然与生命的契合:我与地坛、赤壁赋、故都的秋》群文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2021-07-26] [阅读次数:527]
教学目标: 1.学习品味文本语言,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 2.通过景物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增强思维和审美认知能力。 3.学习认识景物描写中蕴藏的哲理,找到与生命的契合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景物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认识景物描写中的哲理,寻找...
『
阅读全文
』...
景与情的共奏——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2021-07-26] [阅读次数:961]
学习目标 1.关注两篇散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分析作家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和景情融合的手法。 2.感受作家的情感和审美趣味,体会两篇散文中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 3.利用本课所学,进行写景片断的写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体会作家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预习及拓展学案
[2021-07-26] [阅读次数:279]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互动探究】 秋天,是文人们最常吟咏的对象。同学们能想起那些有关秋的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预习及拓展教学设计
[2021-07-25] [阅读次数:1444]
【学习目标 】 1.理解文中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互动探究 】 秋天,是文人们最常吟咏的对象。同学们能想起那些有关秋的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登泰山记》教学简案设计
[2021-07-25] [阅读次数:457]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三、教学过程 1、导...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姚鼐《登泰山记》优质课教案
[2021-07-25] [阅读次数:1181]
【教材定位】 《登泰山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赤壁赋》优质课教案
[2021-07-25] [阅读次数:518]
《赤壁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写于宋神宗时期。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上重要的分水岭,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本文为前《赤壁赋》,文章写景充满诗情画意,并...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名师教学设计
[2021-07-25] [阅读次数:677]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 感悟作者珍爱生命、自我救赎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学习《我与地坛》学生需要从中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地坛给我的生存启发。高一的学生在认知上,对情感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精确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体会生命的涵义。 ...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优质课教案
[2021-07-25] [阅读次数:1131]
《我与地坛(节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5篇课文,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文中除了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朱自清《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
[2021-07-24] [阅读次数:874]
《荷塘月色》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篇课文的第二课,本文写于1927年7月,是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写堪称绘物细致、形象传神。朱自清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发了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仿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郁达夫《故都的秋》名师教学设计
[2021-07-24] [阅读次数:777]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3.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品味散文语言。 三、教学过程 1、导...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2021-07-24] [阅读次数:955]
《故都的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篇课文的第一课,在这篇文章中,郁达夫抓住了“秋味”这个中心,没有详细地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冬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以一种独特而细腻的视角,描述不一样的北平之秋。文章以独特的手法,描绘不一样的秋...
『
阅读全文
』...
前生今世存在的证据: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2021-07-24] [阅读次数:230]
新教材开始使用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参悟课程理念是教学一线教师最为常见的理解途径。去年调查时,很多老师喜欢问的就是:什么时候有教学设计。为此,借助温州市核心素养项目组的力量,我们组建了开发教学设计的八个小组。八个小组的成员在没有先行的经验条件下,自行学习有关理论,借鉴名家设计,多次线上线下讨论...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荷塘月色》名师教学设计
[2021-07-17] [阅读次数:410]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情感。 2、品味清新隽永的语言,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感受优美意境;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名师学案
[2021-05-17] [阅读次数:283]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研读重要人物判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体验。 4、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把握...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学案设计
[2021-05-17] [阅读次数:262]
教学目标 1.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品味《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在文学层面鉴赏人物形象提升欣赏水平。 3.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术资料,完成专题研究成果加强思想深度,提高写作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理小说情节理清人物...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设计
[2021-05-15] [阅读次数:836]
一、主题:《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二、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红楼梦 》是汉语言艺术的宝藏,这部小说几乎汇集了古典小说和古典文学的所有语态。其语言大致分为四类:纯粹口语体、白中带文的白话体、浅显的文言体、古典雅致的韵文和散文。四种语体统一为基本体式接近口语的白话。(1)...
『
阅读全文
』...
统编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
[2021-05-14] [阅读次数:523]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能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能够将具体的语言文字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通过梳理和整合,能够品味和欣赏小说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名师教学设计
[2021-05-14] [阅读次数:422]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研读重要人物判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体验。 4.文化理解与传承: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名师教案设计
[2020-11-21] [阅读次数:530]
导读:《红楼梦》被王国维誉为“艺术的绝大著作”,被周汝昌先生评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和集大成”,被王蒙赞为“生活的百科全书,语言的百科全书”。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成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重要课程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升阅读鉴赏的能力,学习和思考中华优秀的传统...
『
阅读全文
』...
基于主题深度学习的任务群教学——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2020-11-16] [阅读次数:1192]
高翀骅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对于主题的阐释与概括,则是经典小说阅读绕不过去的存在。因此, 可以围绕“主题阐释”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以下四种见解为多数人所认同:...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赤壁赋》公开课学案
[2020-11-09] [阅读次数:58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赤壁赋》参赛学案
[2020-11-09] [阅读次数:447]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积累文言知识。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景、情、理有...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赤壁赋》精品教案
[2020-11-09] [阅读次数:71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实用导学案
[2020-11-07] [阅读次数:700]
素养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轨迹。 2.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技巧。 3.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名师教案
[2020-11-07] [阅读次数:444]
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名师教学设计
[2020-11-05] [阅读次数:496]
《荷塘月色》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朴素、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了优美的荷塘月色,进而展现了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在写...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优质课导学案
[2020-11-02] [阅读次数:3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简明学案
[2020-11-02] [阅读次数:21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景象时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景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2020-11-02] [阅读次数:489]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学习对比衬托的写景方法 3.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散文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领略作者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主观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
『
阅读全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写作指导《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学设计
[2020-01-10] [阅读次数:1005]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写景抒情、以情入景、以景言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悟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散文优美的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学会在散文中表现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登记泰山》精品教案
[2020-01-02] [阅读次数:563]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分析赏鉴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姚鼐笔墨简洁,用词传神,真切生动,以神韵为宗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 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学习写景方法。 ...
『
阅读全文
』...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七单元)
[2016-12-19] [阅读次数:787]
【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他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加之陶渊明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以王...
『
阅读全文
』...
《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小二黑结婚》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2012-10-02] [阅读次数:1725]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2、掌握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作家介绍 &nb...
『
阅读全文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2008-12-02] [阅读次数:1829]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教科院 王 琳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学生已学过不少现代记事文,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现代记事文的有关知识,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将此类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文言记事文的学习中,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本单元选编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简单,...
『
阅读全文
』...
第七单元改写《曹刿论战》
[2006-10-17] [阅读次数:9259]
第七单元 改写《曹刿论战》 一、训练目标: 1、学会改写的要领 2、忠于原作又不拘泥于原作,大胆想象要合乎情理。 3、恰当剪裁又要加以补充,自由发挥创造能力。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改写,就是对原文进行内容或形式的改变,是按照要求和需要把一种文章改变为另一种...
『
阅读全文
』...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七单元我将这样度过寒假(教师中心稿)
[2005-07-08] [阅读次数:3263]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 第七单元 我将这样度过寒假 [写作要求] 1.主题鲜明:要表现快乐与充实的主题。 2.适当想象:发挥想象力,注意内容合理。 3.表现细节:重点写一、两个细节,不能写成“流水帐”。 4.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叙述明晰,结构完整。 [参考例文] ...
『
阅读全文
』...
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 古诗两首 (教师中心稿)
[2003-09-06] [阅读次数:1477]
夏建萍 教学目标: 1、学会 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句中对伏句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
阅读全文
』...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导读
[2001-04-20] [阅读次数:5174]
张建斌 【考点导释】 本单元作品均为宋代散文的名家名篇。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对“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的承传和影响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史知识。重点学习宋代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语言畅达、思路清晰、长...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其他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