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27、现代诗二首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社戏》《回延安》复习资料
[2021-03-02] [阅读次数:828]
一、《社戏》仿写——童年趣事 夏塘之忆 夏日里翠绿的蝉鸣从喧闹的叶丛中漏到雨后湿润的土地上,铺开成一片墨绿的影,空气里水气很足,使我的鼻头痒痒的,也使我的心痒痒的。 “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准时从楼上下,手上拿着一盘线,一张网,冲我一招手。“我们今天玩什么啊?”我吸了一下鼻子...
『
阅读全文
』...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0-06-15] [阅读次数:1525]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日者①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
『
阅读全文
』...
贺敬之《回延安》原文、作者简介及赏析
[2018-03-05] [阅读次数:50600]
《回延安》原文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儿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的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
『
阅读全文
』...
语词拿捏关乎心灵——谈《荷塘月色》的“悄悄”与《再别康桥》的“轻轻”
[2017-03-14] [阅读次数:842]
段增勇 曾于无意间看到池田大作的一句话:“每一句话里都有一颗心灵。”我很喜欢这句话,恰好也共鸣了我在语文教学上的诸多困惑。当上了语文教师,免不了咬文嚼字,免不了微言大义的深究,免不了对作者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秘。愈是如此强求自己,也就愈多逼迫和煎熬。积多年的习气,渐渐地,也就有了一些兴...
『
阅读全文
』...
一座沟通真善美的桥——《再别康桥》教法初探(教学论文)
[2016-10-19] [阅读次数:675]
绍兴县财经学校 相明祥 摘要:以康桥为放射原点的意象美景物美,以康桥为中心重心的意境美绘画美,以康桥为视觉基础的建筑美结构美,以康桥为听觉基点的音乐美节奏美,以康桥为思辨基准的理性美真善美。 关键字:意象美 意境美 建筑美 音乐美 真善美 ...
『
阅读全文
』...
革命圣地延安(陈祥书) (教师随笔)
[2016-09-20] [阅读次数:435]
革命圣地延安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21510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
阅读全文
』...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2016-09-02] [阅读次数:1684]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研究性学习》 一、徐志摩和他生命中的康桥 1920年9月24日,徐志摩带着激情与梦想登上了赴英的航船,漂洋过海去寻求自己的信仰。罗素的诱惑,使他大胆地也是自然而地迈出了到英国求学的脚步,此后的人生便骤然耳目一新。 1922年,一心要见...
『
阅读全文
』...
复沓,让诗情更浓郁——评《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复沓之美
[2016-06-04] [阅读次数:2146]
王长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一并收录了《雨巷》和《再别康桥》,与艾青的叙事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合并为“现代新诗教学单元”。正如教材编者所言,“新诗的‘新’,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中国现当代新诗继承了古典诗...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 诗歌欣赏
[2016-05-17] [阅读次数:612]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
『
阅读全文
』...
王旭明炮轰假语文:再别康桥不是讲热爱祖国
[2015-04-12] [阅读次数:1066]
“语文教育脱离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充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语文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师不能单讲课文,摒弃生活”……近日,在厦门市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 “真假语文”引发语文教育争议 2012年11月23日,在福建省泉...
『
阅读全文
』...
散文延安印象 教师随笔
[2015-03-15] [阅读次数:847]
延安印象 4月29日,我们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之下,终于于上午10时许。驱车登程,赶赴革命圣地延安。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谈笑风生。该放下的架子都放下了,该摆脱的套子都摆脱了,融融恰恰,嘻嘻哈哈,征途的疲劳都在哈哈大笑中消解了。而我却早已思接千里,浮想联翩了,幼小时候看过的...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欣赏赏析
[2011-03-23] [阅读次数:114693]
青花瓷片 《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诗人...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赏析2
[2011-03-23] [阅读次数:4562]
《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赏析
[2011-03-23] [阅读次数:804]
再别康桥①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
『
阅读全文
』...
别了,康桥!别了,志摩!<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2010-09-08] [阅读次数:554]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跟着这样的诗句走,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被带到清一个和谐,安详,宁静的境界。这是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会走进他所创设的清新,自然,优美的意境。 ...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简介 (人教版教师随笔)
[2010-07-13] [阅读次数:1114]
徐志摩在家乡浙江海宁小学毕业后,父亲徐申如把他带到上海,投师于著名书法家郑孝胥。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又拜在梁启超门下成为声名显赫的梁启超的入室弟子。北大预科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入克拉克大学历史学系,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获硕士学位。旋即赴英,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后转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习政治经...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告别对象探讨(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2009-11-28] [阅读次数:2071]
《再别康桥》告别对象探讨 湖南邵东四中 沉沉 古往今来,离别诗就像文学长河里的颗颗璀璨的明珠,迄今仍然闪耀着晶莹的光芒。而在众多的离别诗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它独特的美广为流传。 《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告别...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计划)
[2009-10-12] [阅读次数:1378]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曾永华 一、教学目标:1、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三美”;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以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把握徐志摩诗的纯艺术美。 四、教学方式: 1、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
『
阅读全文
』...
《现代诗二首》《歌词三首》讲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2009-06-30] [阅读次数:1881]
一. 教学内容: 《现代诗二首》《歌词三首》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的含义,理清本诗的情感脉络。 2、激发学生对意境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情感,引导其热爱生活。 ...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背景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8-12-20] [阅读次数:2236]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冰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他潇洒的外表,飘逸的风姿,热情的性格和他的浪漫的诗想感...
『
阅读全文
』...
转益多师是汝师——《再别康桥》教后记(网友来稿)
[2008-12-08] [阅读次数:1289]
山东省胶州市第三中学 张守卫 上周三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组内的同事都去听了课。教导处张主任暨高二、高三的几位美女同仁也都莅临指导。事后觉得这节课有几个地方自己处理得还是挺有意义的,想早点写下来跟同仁们交流。腹稿是有了,无奈头脑老是乱糟糟的进入不了状态。这周大休了两天...
『
阅读全文
』...
人教版选修《现当代诗歌散文赏析》第二单元同步练习:贺新郎、葬礼、再别康桥
[2008-09-29] [阅读次数:1552]
1.查找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其他词作,并与《贺新郎》比较。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参考:词的上阕写的是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起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愁苦...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中的“轻轻”与“悄悄”(网友来稿)
[2007-09-09] [阅读次数:2537]
张州 读这首诗,我最喜欢的还是“轻轻”和“悄悄”,问为什么喜欢,一下子说不出。细想一下,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韵律与诗意相合。这两个词都是第一声,读音本来就很轻,两个字放在一起读,后者读得更轻,更柔。这正与诗人对康桥的情感相合。康桥是诗人的精神家园,是诗人心中的圣地,备...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中的“梦”(网友来稿)
[2007-09-06] [阅读次数:1407]
张广雄 高语一册《再别康桥》一诗我教了几遍了,对第四节中的“梦” 始终不能理解,虽然课本对“梦”有注释,但是看了之后更糊涂。课本的注释是:暗指作者昔日的愿望和理想。这一节“那绿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前四句明明是写景,怎么会突然插入自己的理想呢。...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网友来稿)
[2004-11-08] [阅读次数:3548]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自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问世以来,人们对诗歌的主旨探讨向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诗歌运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极富文化传统内涵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依恋、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的珍视和告别。剖析这些意象在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深...
『
阅读全文
』...
徐志摩和他的"康桥情结"——《再别康桥》的延展美读(网友来稿)
[2004-06-27] [阅读次数:6109]
威远县龙会中学 李新明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意象解读(网友来稿)
[2004-04-10] [阅读次数:5301]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意象是指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凝聚一体的艺术形象。它可以存在于诗文字里行间,也可以浮现于言外之意,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从解读意象的角度去品味诗歌,就可以收到纲举目张,融会贯通的效果。 ...
『
阅读全文
』...
《荷塘月色》之主客体分离与《再别康桥》之物我一体比较(网友来稿)
[2004-03-23] [阅读次数:2563]
冉启学 《荷塘月色》开篇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势,一开头就渲染了一种不和谐的气氛。说“心里颇不宁静”不仅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而且也给读者以“不宁静”的心态去阅读此文,实在与一般散文有别。在此,本人拿该文与《再别康桥》作一比较,目的是通过这一比较来找到两文在作者(主体)与作者...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教学一得——让学生在“唱”中学诗词(网友来稿)
[2004-03-23] [阅读次数:3886]
黄小娟 《再别康桥》是第三册第二课的一首诗,我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今年我有两个平行教学班),根据自己的充分准备进行了极为详细的讲解,大至作者思想基础、写作背景、文章思想内容,小至句子词语、标点符号,经明纬晰,绝无旁漏。我以为这样学生定会大有收...
『
阅读全文
』...
重读《再别康桥》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2004-03-21] [阅读次数:3163]
◇陈 慷 高中新教材选入的《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笔者在教学该诗时,揣摩吟咏中,对诗中的有些章节,结合作者的背景生平及创作意图,有一些个人的理解体会,述与此,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对《再别康桥》中开头和结尾以及“轻轻的”与...
『
阅读全文
』...
《荷塘月色》与《再别康桥》比较谈(网友来稿)
[2004-03-11] [阅读次数:3609]
陶晓跃 朱自清和徐志摩都曾以他们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蜚声于二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文体虽然不同,但在抒发情感,描绘意境,运用语言等方面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许构成这些相同之处的原因可谓多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一是他们的身份相同,即都为大学教授...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中的比喻艺术(网友来稿)
[2003-11-10] [阅读次数:2745]
易水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再别康桥》这首清新的诗歌道出了徐志摩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徐志摩曾在自己诗文中三次描写康桥,足见对他当年康桥那段生活的珍视。在他看来,康桥是一个有情感、有性灵的生命。康河的水,也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
『
阅读全文
』...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网友来稿)
[2003-10-27] [阅读次数:2823]
常红杰 changhj@eyou.com 徐志摩曾经在康桥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正如他所说“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 怜,算也不曾虚度。我的生活是自然的。”大自然那脱离尘埃,清澈秀逸的纯美给诗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近于完美的生活毕竟是太过于短暂了,当诗人回到中国以后, 二十年代的中...
『
阅读全文
』...
解读《死水》《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2002-12-08] [阅读次数:11280]
415000 湖南常德市一中 杨智慧 宅电:0736-7260126 《死水》《再别康桥》是新月诗派主要代表诗人闻一多和徐志摩的经典名作。仔细赏读这两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诗派绘画美的丰富意蕴。 “死水”激起人们的总是肮脏、腥臭、死气沉...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备课三题
[2002-09-15] [阅读次数:10504]
汤登仲 一、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的确认 《教师教学用书》上说,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助读
[2001-07-04] [阅读次数:6087]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导读
[2001-05-27] [阅读次数:6844]
新增课文助读: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
阅读全文
』...
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角色 以《学习》杂志事件为例
[2001-05-19] [阅读次数:1080]
谢泳 () 一、延安知识分子及来源 从延安整风以后,毛泽东确立了自己在党内的地位,同时也基本 完成了新意识形态的建立,这一切无疑是毛泽东独特个性和权力愿望 的具体实现,新意识形态的完成虽然以毛泽东为主导,但这个完成过 ...
『
阅读全文
』...
红色都城的第一才女—丁玲到延安的前后
[2001-04-09] [阅读次数:1475]
丁玲是个有着火一样性情的新式女性。早在中学时代为反抗封建婚姻,她离开了湘西那个像《红楼梦》中贾府一般的家,“作为一个流放的叛徒,到上海去”。20年代莎菲式的苦闷阴鸷,到30年代已变成上街游行、写标语、贴墙报、散传单、飞行集会等革命行动。她不愿坐在家里写文章,也不满足于只是写几篇文章。1931年...
『
阅读全文
』...
徐志摩诗《再别康桥》欣赏
[2000-12-19] [阅读次数:9697]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
『
阅读全文
』...
再别康桥·徐志摩
[2000-10-15] [阅读次数:11336]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